今天所能见到的通行本《广韵》有一些是据宋本覆刻或影印的,其底本不外乎三种,即南宋国子监本、海盐张氏所藏巾箱本和建宁黄三八郎书铺本。本文介绍俄国收藏的另一种《广韵》,这个本子出土八十余年来一直鲜为人知,过去俄国学者曾猜测它刊印于12世纪30年代的南宋,而现在我们则有比较确切的证据认定这是公元1023年至1127年间的北宋刻本,这意味着它应该被视为现存《广韵》刻本中年代最早的一种。 俄藏本《广韵》于1909年与大批西夏文献一并出土于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黑水城遗址,随即被科兹洛夫(Π.K.KoзлOB )率领的俄国皇家蒙古四川地理考察队携往圣彼得堡,今藏俄国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编号TK.7。伯希和在1914年首次向学界报道了这个刻本, 〔1〕孟列夫则在70年后披露了该书的版刻形制和存佚情况,并刊布了一帧书影,为去声第13 页。〔2〕1993年,俄国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开始合作整理出版俄国黑水城特藏,中方学者得以赴俄亲手翻阅了包括这个刻本在内的大量原始文献并摄得全套照片。这些照片现在编入《俄藏黑水城文献》一书,于1996年起陆续分卷出版。 俄藏《广韵》原件为蝴蝶装刻本,纸幅18.5×27厘米,版框15.5×23厘米,半叶14行,四周双栏,白口单鱼尾,版口下端署“李”、“秦”、“郎”三个刻工姓氏。原书上平声、入声两卷全佚,其余三卷亦多有残缺。现存部分如下: 下平声一先“肩”字至四宵“雲”字,10面;又九麻“斜”字至十阳“商”字,2面。 上声三十小“膘”字(敷沼切)至五十琰“獫”字(良冉切),18面。 去声十三祭“蠣”字至五十八陷“绖”字,38面。 原书各卷的首尾均已亡佚,没有刊刻题记保存下来,人们目前还无法得知这部书的确切刻印时间和地点。孟列夫猜测它是12世纪30年代在杭州刻印的,仅仅是看到书中的字体近似南宋监本,此外并没有提出什么直接的证据。事实上,俄藏《广韵》本身的避讳字例已经比较清楚地显示了这部书的刻印年代:书的现存部分有“玄”、“朗”、“珽”、“敬”等字缺笔以避宋太祖以上讳,“胤”字缺笔以避太祖讳,“炅”字缺笔以避太宗讳,“偵”、“遉”等字缺笔以避仁宗讳,而于南宋以下诸帝的名字如“构”、“昚”等都不避讳。与此相对,巾箱本《广韵》则不但避北宋讳,而且“构”、“ 昚”二字也缺笔以避南宋高宗、孝宗讳。这些讳例显然可以证明俄藏《广韵》是仁宗至钦宗时代(公元1023—1127年)的北宋刻本,可惜在这部书的现存部分里没有出现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的讳字“曙”、“逎”、“煦”、“佶”、“桓”等,否则我们将能够确知它刻印于哪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可以相信,俄藏北宋本《广韵》是像同时出土的其他汉文书籍如《刘知远诸宫调》、《吕观文进庄子义》等那样从中原传入西夏的。黑水城另出土了一部西夏韵书《文海》,书的有些叶面利用了1124年至 1131年间宋代官府文书的纸背来印刷,〔3〕这也可以使人感到俄藏《广韵》传入西夏的时间有可能是12世纪30年代或者稍晚一些。 俄藏《广韵》为半叶14行本,版刻形制与半叶10行的南宋监本、巾箱本以及半叶12行的黄三八郎书铺本迥异,但其内容则显得与巾箱本比较接近,我们甚至可以假定它就是巾箱本的祖本。周祖谟1938年在校勘《广韵》后曾发现,日本金泽文库所藏北宋监本《广韵》和涵芬楼所藏影写南宋监本之间的文字歧异不多,唯去声谏韵士谏切一纽本当收五字,北宋本仅有“輚”、“棧”、“羼”三字,而南宋本则有“輚”、“羼”、“棧”、
六字。〔4〕以这条校例对照, 宋巾箱本和俄藏本的士谏切一纽均收“輚”、“棧”、
五字,而以训“羊相间”的“羼”字入初雁切纽下,准确无误。〔5〕 现存张氏泽存堂和黎氏《古逸丛书》覆刻的南宋监本《广韵》于文字多有改易,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原书的本来面目,〔6 〕因此我们只取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的海盐张氏涉园藏宋巾箱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黄三八郎书铺本与俄藏宋刻《广韵》比勘,以见其中的文字异同,现分类举例如下: (一)巾箱本误而黄氏本和俄藏本不误〔7 〕:如先韵古贤切“
,黄氏本、俄藏本不误;先韵乌前切“胭”字注“胭潏”,“潏”字巾箱本误作“鬱”,黄氏本、俄藏本不误。 (二)黄氏本误而巾箱本和俄藏本不误:如仙韵子仙切“湔”字注“水名,出蜀玉垒山”,“玉”字黄氏本误作“五”,巾箱本、俄藏本不误;琰韵良冉切“獫”字注“犬長喙也”,“犬”字黄氏本误作“大”,巾箱本、俄藏本不误。 (三)俄藏本误而巾箱本和黄氏本不误:如先韵五坚切“俓”字注“又牛耕切”,“又”字俄藏本误作“人”,巾箱本、黄氏本不误;先韵胡涓切“悬”字注“俗,今通用”,“今”字俄藏本误作“作”,巾箱本、黄氏本不误。 (四)巾箱本和黄氏本皆误而俄藏本不误:如先韵徒年切“滇”字注“滇污,大水貌”,“大”字巾箱本、黄氏本皆误作“次”,俄藏本不误;仙韵王权切“貟”字注“又云運二音”,“運”字巾箱本、黄氏本皆误作連,俄藏本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