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意域项的赘举、偏举与复举

作 者:

作者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100875

原文出处:
中国语文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引言

      在传统语言学中,有所谓“兼言”、“并言”、“并及”、“连类而及”、“复语”、“复文”、“复用”、“连文”、“连言”和“连语”等说法。现代人一般不提“兼言”、“并言”、“并及”,而将其辞例归入“连类而及”,同时又将“连类而及”看成“偏义复词”,有的还跟“连文”、“复语”、“连语”等混为一谈。于是这几个相关术语就笼而统之地变成了一个概念,似乎反映的都是同一种语言现象。例如河北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传统语言学辞典》解释说:

      连类而及训诂学术语。亦称“连文”、“连言”、“连语”。指古人行文中为凑音节而增加与前(或后)词义同类的词的表达习惯。如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6:“古人之文,多连类而及之, 因其一并及其一,《禹贡》亦然。‘江汉朝宗于海’,汉入江,江方入海,因江入海,汉亦同之。……皆连类之文。”连类而及的词虽然在文中只有增加音节的作用,但它总是与前(后)词在意义上相关。如《礼记·玉藻》:“大夫不得造车马。”车可造,马不能说“造”,这里的“马”是连类而及,因为马和车都是人借以代步之物,是一类事物。这种连文,有的到后代发展成为固定的“同义复合词”。(引者按,引文中的标点有所更正)

      连文 训诂学术语。即“连类而及”的表达方式。又称“连言”、“连语”。如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六:“不敢戏谈。……戏而嘲之谓之调,亦谓之谈。故以戏谈连文。”清王言《连文释义》曾辑古书中连文273条,分为10类,各加解释。参见“连类而及”条。

      又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学大辞典》解释有关条目说:

      连类而及

      相当于“偏义复词”。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指出:“古人之文,多连类而及之,因其一并及其一。《禹贡》亦然,‘江汉朝宗于海’,汉入江,江方入海。因江入海,汉亦同之。”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二将连类而及列为“古人行文不嫌疏略”条例。(引者按:俞樾列举的相关辞例为因袭孔颖达曾论及的“以索马牛皆百匹”、“润之以风雨”、“沽酒市脯不食”、“大夫不得造车马”等,这种现象孔颖达称为“兼言”,王楙称为“并言”。)

      其实,上述各家涉及的言语现象并非同一性质的东西。我们可以将有关的辞例分为三组,经过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很容易显示出来:第一组属于异意域相关信息项的赘举,第二组属于同意域相关信息项的偏举,其表达特点和理解机制是完全相反的。至于第三组,则属于相同信息项的复举,与第一组和第二组也不是一回事。下面我们分别加以归纳说明。

      二 异意域相关信息项的赘举

      所谓“意域”是指言语交际中特定语句所表现的实际语意范畴。所谓“信息项”是指具有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其载体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或短语。“异意域相关信息项”即指虽然与语句中的某个词义相关但与整个语句的实际语意范畴不相符合的信息项。由于某种修辞目的而使语句中出现了这样的信息项即属于赘举。前人对赘举现象已有初步的认识,如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七“通鉴注”条云:

      “虞翻作表示吕岱,为爱憎所白。”【原注】语出《吴书》。注曰:“谗佞之人有爱有憎,而无公是非,故谓之爱憎。”愚谓爱憎,憎也。言憎而并及爱,古人之辞宽缓不迫故也。又如:得失,失也。《史记·刺客传》:“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利害,害也。《史记·吴王濞传》:“擅兵而别,多他利害。”缓急,急也。《史记·仓公传》:“缓急无可使者。”《游侠传》:“缓急,人之所时有也。”成败,败也。《后汉书·何进传》:“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同异,异也。《吴志·孙皓传》注:“荡异同如反掌。”《晋书·王彬传》:“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异同。”盈缩,缩也。《吴志·诸葛恪传》:“一朝盈缩,人情万端。”祸福,祸也。晋欧阳建《临终诗》:“潜图密已构,成此祸福端。”皆此类。

      又卷二十五“名以同事而章”条:

      《孟子》:“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考之《书》曰:“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此禹事也,而稷亦因之以受名。“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考之《烈女传》曰:“哭于城下七日,而城为之崩。”此杞梁妻事也,而华周妻亦因之以受名。

      又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二《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

      古人言“陟降”,不必兼陟与降二义。《周颂》“念慈皇祖,陟降庭止”,“陟降厥土,日监在兹”,以“降”为主而兼言“陟”者也。《大雅》“文王陟降,在帝左右”,以“陟”为主而兼言“降”者也。

      我们把这种赘举现象编为第一组,分作两类:

      一组一类 上举“禹、稷”言禹,“华周、杞梁”指杞梁,即是。另如(/后为实际所指):

      (1)尧、舜伪以天下让许由。(《列子·杨朱》)/尧

      (2)孔丘、墨翟昼日讽诵习业,夜亲见文王、周公旦而问焉。 (《吕氏春秋》)/孔丘

      (3)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论语·宪问》)/稷

      (4)昔文、襄之霸也,其务不烦诸侯。 (《左传·襄公三年》)/文

      (5)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 (《左传·昭公十三年》)/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