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调是单音节语的一种普遍类型特征。它的起源问题的讨论大多着眼于韵尾的消失和变化。根据音节结构的响度变化原则和汉语方言的声母变化对声调发展的制约作用,我们认为制约声调起源的关键因素是声母位置上辅音语音特征的变化,韵尾的消失和变化对声调的起源和发展一般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现实语言的音变机理可以印证我们的假设。 一 字的单音节性和声调产生的条件 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语言形式是单音节还是多音节,这涉及到语言系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问题,其中包括寄生于音节的非线性语音特征。声调的起源和发展需要联系这种结构特征进行讨论。基本的情况是:词是多音节语的基本结构单位,字是单音节语的基本结构单位。词的超音段语音特征是重音,着眼于词内音节之间的强弱对比;字的超音段语音特征是声调,着眼于音节内部的音高变化。它们的共同性质都是使其所控制的音段能够成为对现实进行编码的基本结构形式。字虽然是从汉语研究中提炼出来的一个概念,但具有普通语言学的意义,适合于东方单音节语的研究。声调是字的一种语音特征。 根据声调语言的研究,人们发现不同语言的声调类型非常相似,但它们都是独立形成的,不是同一祖语的分化。例如汉语、藏语和越南语。所以,声调是单音节语的一种普遍类型特征,与发生学没有关系,不能用来进行不同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这一性质决定了声调起源的研究必须从音节结构的原理中去寻找它的成因。 音节结构的原理是什么?这可以从汉语的音节结构的原理中得到明确的线索。字的基本结构原则是一个音节联系着一个意义,形成汉语“一个字·一个音节·一个概念”这样的基本结构格局,一一对应;而一个音节的结构原则,如不考虑单位本身的具体内容,也是一一对应的结构,由“一个声母·一个韵母·一个声调”构成;声母由辅音充任(包括零声母),韵母部分可分韵头、韵腹、韵尾,也是一一对应的结构。只有这种单音节结构的语言才有可能产生声调。这种音节结构的规则如用公式来表示,就是:t/o(m)n(c)。这个公式中的o表声母或音首,m表韵头或介音,n表韵核或韵腹,c表韵尾,t表驾驭整个音段的声调,()中的成分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这虽然是从汉语的研究中提炼出来的结构原则,但却具有普遍理论意义,不仅适合东方单音节语的研究,而且对西方多音节语的语音结构的研究也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因为音节的深层结构原理大致是相同的。美国语言学家从汉语音节的声、韵、调分析中受到启发,创立了韵律单位层级说,促进了生成音系学、非线性音系学的发展。据生成音系学的创始人M.HaLLe告知, 他们在各种语言的韵律规则的研究中都发现了辅音在音节首和音节尾的功能不同,因而发现汉语音韵学的音节层次结构说原来是一种普遍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原理已被普遍接受,其惊人的解释力令许多音系学家震惊(王洪君,1994,310)。 这种已被普遍接受的模式的结构原理可以简述如下:音节的核心是音核,由元音充任;音核前的成分是音首,其后为音尾。从音首到音核,音素的发音响度渐次增强,而从音核到音尾,响度则渐次减弱。汉语音节结构的各个位置都只能出现一个音素,情况比较简单,如像印欧系语言那样,音节的音首或音尾多为复辅音,那么复辅音各个音素的线性组合就需要严格地遵守“音响顺序原则”(sonoritysequencing principle)排列: 从音首到音核方向的各个音素, 其响度逐渐增强;从音核到音尾方向的各个音素,其响度逐渐减弱;音核的响度最高。已经确定各种音素的音响度的级别为:元音>介音>边音>鼻音>阻塞音(石毓智,1995)。这种响度说的基本精神与以往的紧张说是相通的,因为紧张说也是以元音为核心,在元音音峰前紧张渐次增强,音峰后紧张渐次减弱,只是没有强调首、尾辅音的作用的差异。声调是单音节语的一种后起的超音段现象,寄生于音节,它的起源和发展无法摆脱这种一般结构原理的控制。 那么,是不是最小的句法结构单位只要是单音节的,语言中就会有声调呢?那也不一定,因为单音节只是语言是否有声调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足条件。例如七世纪时藏文文献所反映的藏语,现在甘肃、青海地区的藏语,其结构单位都是单音节的,但是都还没有声调,究其原因,就是音节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辅音有清浊的对立;有前置辅音;韵尾有单辅音韵尾(如b,d,g;m,n,η;r,l,s ), 也有复辅音韵尾(ms,nd,ηs,bs,gs,ld等)。所以,一种语言或方言的声调的有无,还得具备一个条件,就是单音节的结构规则比较简单,如果借用汉语音韵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声母和韵母中的韵腹、韵尾都只能由一个音位来承担;即每一个位置只能出现一个结构成分,相当于我们所说的“1 ”(徐通锵,1991c)。这种结构格式如代之以公式, 大体上类似汉语的上述的音节结构公式,只是(m)位置上的音不一定象汉语那样成系统。 公式中的每一个位置大体上只出现一个“1”, 这可能是一种语言是否能产生声调的一个充足条件,因为语音的简化减少了语言的区别手段,需要声调之类的新区别手段的补偿。苗语(大南山)
音节中的复辅音声母是向“1”演变过程中的残留现象,因为和苗语有亲属关系的勉语、畲语等已单化为一个音素(马学良等,1991,611)。这就是说, 一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单位如果是单音节的,而音节中的o,m,n,c位置又只能出现一个“1 ”,那么它就有可能产生用音高变化来区别句法结构单位的声调。 在已经形成以“1”为基础的音节“o(m)n(c )”中是各个位置的音素与声调的起源都有关系呢,还是只有其中的某一种音素与起源有关?根据音节的响度分布原则,可靠的回答应该是后者,即只有在音首位置上辅音的标记性语音特征(如±浊、±送气等)的变化才是声调起源的关键。为什么?音节结构以元音充任的音核为核心,其前面音首部分的音素的发音响度渐次增强,语音特征的变化会使它的高低强弱的音量转化为超音段的语音特征;其后的音素响度渐次减弱,语音特征的变化会改变韵母本身的结构,它的减弱了的音量无法直接转化为超音段的语音特征。汉藏系语言(此处泛指东亚有声调或可能有声调的语言和方言,下同)在声调没有产生以前,它的音节结构的公式,参照现代音节结构还比较复杂的语言,大体上是:P·O·M·N·C·S。P 代表前缀音,S代表后缀音,O、M、N、C仍旧分别代表音首、介音、音核和音尾, 只不过音首和音尾有可能是复辅音。根据音节响度的分布原则,我们提出如下的假设:元音是音节的核心,“心”前的音素由于响度逐渐增强,因而它的标记性语音特征的变化会引发音核元音高低强弱的演变,导致声调的产生;“心”后的音素由于响度是渐次减弱的,它的变化或消失只会影响音核元音的长短或松紧,难以对高低强弱产生重大的影响,因而与区别性声调的起源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一假设可以成为声调起源研究中的一条指导原则。我们下面联系具体语言,参照这一假设,探索声调的起源和发展,并对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