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一生约有一半时间生活在三国时期,东汉灭亡才十几年他就出生了。《三国志》成书于西晋初,按王力先生的看法,此时仍与先秦两汉同属汉语史中的上古期〔1〕。也就是说, 该书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上古汉语末期将向中古汉语转化时的语言情况。本文打算以《三国志》一书的双音词(因为双音词占当时复音词的绝大多数,基本上能代表复音词的发展情况)为对象,对有关汉语词复音化的一些现象作些研究探讨。 一 双音词的数量分布 经过调查统计,我们把《三国志》双音词的数量情况列成了下表: 总数2182 单纯词 合成词 非 附加式 联 偏 结 构叠叠 加 加 合 正 分 类音音 前缀后缀式 式 词词 数 目55 84 14 461168 625 百分比 2.52% 3.85% 0.64% 2.11% 53.53% 28.69% 谆谆逍遥有汉眸子干戈先王 例 词 区区鹈鹕有司赫然制度清谈 元元弥漫阿党燠若倾覆不肖 翼翼歔欷 贫穷非常 总数2182 合成词 陈 支 补 连 结 构述 配 充 动 其 分 类式 式 式 式 他 数 目10 88 74 13 4 百分比 0.46% 4.03% 3.39%0.6% 0.18% 口吃更衣持久识别友于 例 词 地震知音惊动闻知弱冠 冬至作色蝗虫归附首级 寒心丁壮 对这个表格,应当作如下说明: (一)《三国志》中许多双音结构处于由词组向词发展的过程中,鉴别它们是否双音词时令人颇费踌躇;有些词的结构类属不太鲜明(例如“缢杀”、“绞杀”在统计中我们归入偏正式,但算作补充式也不无道理)。所以,表中所列数字只能大体上反映各种双音词的数量和比例情况。 (二)本文旨在探讨汉语词复音化的某些规律和双音词的结构情况。有些双音词在《三国志》中出现的频度颇高,却不太能反映上述规律,笔者就没把它们列入上表的数字之内。这些词包括:1.人的姓名、表字,例如“夏侯”、“董卓”、“孟德”等。2.职官名或其他称号,如“司空”、“太祖”、“卞氏”、“齐王”、“贤良”等。3.方国、部族名以及地名,如“鲜卑”、“兖州”等。4.星宿名、年号、干支、书名等,如“太白”、“癸酉”、“建安”、“周易”等。 根据上表,《三国志》中的双音单纯词不多,附加式合成词更少,而联合、偏正则是最多产的两种构成双音词的方式。在其余几种形式中,支配式和补充式稍多,剩下的形式在数量上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了。 笔者对这些词的词类分布也做了大体考察,发现他们主要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其中名词1000个左右,接近总数的一半,动词约770 个,形容词约360个,这三类就占总数的97%~98%了。其余的有副词、代词、数词、连词和语气词。因为当时词的兼类现象很普遍,所以这些数字和比例也只能是大致上的。 二 双音词的结构词类分析 (一)联合式 联合式在《三国志》双音词中虽然数量最多,但其构成方式却较单一,大多用两个语义相同、相类或相反的语素结合而成。下面分词类阐述。 1.名词 最常见的是〔名+名→名〕的形式,如: (1)《三国志·魏书·程昱传》(以下《三国志》引文, 只 标国名、篇名):“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 (2)《魏书·贾逵传》:“自为儿童,戏弄常设部伍。” 这样的例子还有: 宾客人民容貌精神形势规模 锋芒纲纪旗帜坟墓骨肉妇女等等。 此外还有〔动+动→名〕和〔形+形→名〕式,例如: (3)《魏书·东夷传》:“其人性愿愨,少嗜欲, 有廉恥。” (4)《吴书·吴主权传》:“周旋民间,语言饮食, 与人无 异。” 这两种形式的例子还有: 举动著述消息书契教化玩好 忠良故旧老小奥秘盛衰精锐等等。 还有很少数联合式双音名词,其中的两个语素性质不同,总结起来,有〔名+形→名〕式,如:“权贵”、“机要”;〔形+名→名〕式,如:“荣利”;〔形+动→名〕式,如:“虚无”等等。 2.动词 绝大多数是〔动+动→动〕的形式。例如: (5)《魏书·卫觊传》:“今议者多好悦耳, 其言政治则比 陛下于尧舜,其言征伐则比二虏于貍鼠。” (6)《蜀书·魏延传》:“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 这样的例子还有: 萌生攻击驱逐防备救援休息 杀害谈论解放宠爱哭泣焚烧等等。 非〔动+动〕式的联合双音动词在《三国志》中极少,如“经纬”是〔名+名→动〕式;“友善”是〔名+形→动〕式。 3.形容词 几乎全是〔形+形→形〕的形式,例如: (7)《魏书·于禁传》:“且公聪明,谮诉何缘!” (8)《蜀书·诸葛亮传》:“臣敢竭股肱之力, 效忠贞之节 ,继之以死!” 这样的例子还有: 危险辛苦艰难肥美美丽壮烈 温暖荒芜茂盛奢侈公平谦虚 空虚和睦刚直清高软弱廉洁 非〔形+形〕式的双音联合形容词数量极少,如“狼狈”是〔名+名→形〕式,“光明”是〔名+形→形〕式,“危亡”是〔形+动→形〕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