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所见的语法成分

作 者:

作者简介:
武振玉 长春市吉林大学文学院;邮编:130023

原文出处:
古汉语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1〕(以下简称《行记》)四卷, 日本高僧圆仁撰。圆仁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 年)至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作为请益僧在中国巡礼。 《行记》便是他在这十年中写的日记。这部语体文的《行记》对研究晚唐时的汉语词汇和语法均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描写《行记》中所见的语法成分。

      一、《行记》中所见的介词

      (一)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处所。这类介词在《行记》中特别丰富,又可细分为以下几个小类:

      1.表示动作行为起自何处。以“从”最为常见。如:

      从扬州北行三千里有长安都。从扬府南行一千四百五十里有台州。(卷一)

      “从”的这一用法从先秦至唐一直呈上升趋势,《行记》体现了这一点。除“从”外,有时用“自、於”引进处所,但不多见。

      2.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主要有“於、在”。“於”引进处所宾语可用于谓语动词前,亦可用于谓语动词后。如:

      於当寺瑞像阁上,刻造三尺白檀释迦佛像。(卷一)

      更令新罗人留於岸上。(卷二)

      但总的说来,用于谓语动词前者多于用于谓语动词后者。

      “在”兼动词、介词两种用法。其中用为动词者约110余例, 用为介词者约80余例。用为介词者绝大多数用于谓语动词前,如:

      且在此院过夏,待秋谷就,出行稳便。(卷二)

      有时用于谓语动词后,但不多见。如:

      多有宝物散在地中,每雨下后拾得。(卷二)

      “於、在”均源于上古汉语中,在《行记》中出现频率均很高。表明“在”正在与“於”平分秋色。但《行记》中“於”从总量上尚多于“在”。

      3.表示动作行为朝向何处。以“向”最为常见。这是一个古老的介词,在《行记》中,亦兼有动词、介词两种用法。其用为动词者近50例,而用为介词者约140余例。介词“向”常常引进处所词, 特别是方位词,组成“向·宾”结构,多用于动词前。如:

      啜茶之后,便向县家去。(卷一)

      向西南行二千余里,得到长安也。(卷三)

      也有用于动词后者,但较少见。如:

      被头陀引向南台去。(卷二)

      此外,《行记》中还有“临、望、往、指”等几个介词,亦用于表示动作行为的朝向。如:

      临海立州,州城去海一二许里。(卷四)

      到新罗国东南,出到大海,望东南行。(卷四)

      为春暖,欲往诸处巡礼。(卷二)

      未时风止,摇橹指西南行。(卷三)

      这几个介词均比较晚起,且多兼有动词的用法。在《行记》中的用例亦不太多。

      4.表示动作行为依傍、经由何处。主要有“从、寻、傍”。如:

      未时,泛艇从海边行,渐觅江口。(卷一)

      寻谷东行十里,向东北行十里,到大花岩寺。(卷二)

      傍汾河西南行十里,到灵石县。(卷三)

      其中《行记》中的“从”主要用于表示动作起自何处,表示动作经由何处的用例不多见。“傍、寻”乃汉以后出现的介词,在《行记》中的用例亦不很多,各出现约10次左右。

      (二)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有“以、於、从、于、自、逮、临、比至”等。这组词多源于上古汉语。其中“以”最为常见,它常引进具体的时间,“以·宾”多用于动词前。如:“此僧缘腹病兼患脚气,以当月三日下船。”(卷一)“自、从”则常与其他词或词组构成介词词组表示时间。如“自后”、“自……以后”、“自……已来”、“自……起首”、“自……至……”、“从……已来”、“从……至……”等。其他介词出现频率不高。

      (三)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对象。主要有“与、共、为、於、向、替、对、随、依、以”等。以下各举一例。

      道玄与新罗人商量其事。(卷二)

      大使家人高山就便船往楚州,共大使商议。(卷四)

      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卷一)

      传语於道玄,转为官人令申来由。(卷二)

      大使宅公客不绝,向大使请闲静处过冬。(卷四)

      替余勤勾当行李,努力侍奉。(卷三)

      众僧对外国僧即道:“今日冬至节,和尚万福……”(卷一)

      右圆仁等为求佛教,随朝使过海。(卷三)

      依天台法花三昧行法修行。(卷三)

      开元寺僧贞顺私以破釜卖与商人。(卷一)

      以上这一组词中,“与、为、於、以”来源于上古汉语,其他介词则是汉以后才出现的。其中“与、共”出现频率最高。

      “与、共”均主要为引进偕同对象的介词。“与”源于上古汉语,而“共” 则是魏晋以后才虚化为介词的。 在《行记》中“与”约出现40多例,而“共”出现近30例。这表明“共、与”已渐成平分之势。

      (四)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目的。《行记》中表示原因的介词以“缘”最为多见,如:

      缘公事未备足,不得进发。(卷一)

      其次有“依”字,如:

      依萼和尚钱物衣服并弟子悉在楚州,又人船已备,不免奉邀,从此发送。(卷三)

      此外,尚有“为、以”,均不多见。

      《行记》中表示目的的介词主要是“为”字。如:

      大使等为憩漂劳,於此宿住。(卷一)

      有时用“以”,如:

      都维那僧法遇赠檀龛像一躯,以充归国供养。(卷四)

      二、《行记》中所见的副词

      (一)范围副词

      1.表全体总括的。有“皆、悉、尽、并、俱、咸、全、都、总(總)”等。其中“皆、并、尽、悉、咸、俱”均源于上古汉语,《行记》中“皆”出现频率最高,约57例,“尽”次之,约39例,“并”又次之,其他副词用例不多。有时,为了表示强调,同义的单音副词可连用。《行记》中有“皆悉、皆并、并皆、咸皆、尽皆、尽俱”几种形式,但出现频率都不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