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遗书《字宝》专录唐口语词,作者强调“今天下士庶同流,庸贤共处,语论相接,十之七八皆以协俗。既俗字而不识,则言话之讹
矣。”(见《序》),与当时正统字书一味重古迥异。所以,周祖谟先生说它“是很难得的一部书。称为《字宝》,称为《碎金》,言其可贵,值得珍视”(见《敦煌唐本字书叙录》)。当时人“白居易”、“王建”等名家也曾交口赞美,有诗云:“墨宝三千三百余,展开胜读两车书。人间要字应来尽,呼作零金也不虚。”案《字宝》收口语词四百余条,加上注文与自序,字数达三千三百余。综合今存写卷近之。 如今此书只见于敦煌写卷,写卷共五件:P2058、P2717、P3906、S619、S6204。彼此之间,文字各有短长,内容互有详略, 亟需整理却未见整理(迄今唯有P2717卷有过二次全文刊布,均未作校勘。 第一次见于《敦煌掇琐》,第二次见于《瀛涯敦煌韵辑》)。此其一。书的本身如周先生所说“在唐本字书中别具一格。惟只注字音、不注字义,未免美中不足。虽说都是口语常谈,当时未必人人领会。在字的写法上,奇特的也不少,几乎不知何所取义”(同上)。有待疏证而未有疏证。此其二。遂致明珠光暗,龙剑尘埋,千年古籍难以为用。有鉴于此,我尝试着从校勘入手,取P2717为底本,会合诸卷,验证引书, 《字宝·序》称“余今讨穷《字统》,援引众书:《翰苑》《玉篇》、数家《切韵》,纂成较量,辑成一卷”。案《字统》为後魏杨承庆撰,早佚。《翰苑》为唐武后朝张楚金作、早佚。《玉篇》为梁顾野王作,早佚,清末黎庶昌、罗振玉先後在日本发现残卷,加以刊布,1984年中华书局汇集影印,合为一书,名为《原本玉篇残卷》,存其部分。“数家《切韵》”则凭《唐五代韵书集存》而见其仿佛,通常借助《广韵》),定其文字。随後分析全书,探其体例,得并列见义、衬字见义、傍通见义和又字假借等数条,认明了不释义而义明的用心。 一、存当时字书未收之口语词
《孟姜女变文》“壤壤髑髅若个是?”《降魔变文》“忽见一窠蚁子,壤壤遍地而行,莫知其数”。《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说“这两个例都有多义,後一例更明显地兼有乱义”。《字宝》恰有“乱攘攘而两反”和“乱氅氅尺两反”二条,与《通释》之说相合。 “僰面地蒲北反。”僰面,P2717 卷误合为一字作“
”,据P2058、P3906及S6204三卷正。 “僰面地”即变文的“匐面在地”。《
山远公话》:“于相公闻语,举身自扑,匐面在地,更不再起。”《伍子胥变文》:“乃至吴王殿所,匐面在地,哽咽声嘶,良久而起”。《唐太宗入冥记》:“时呼万岁,匐面在地,专候进旨。”皆其例,系当时常语。《广韵》“僰”与“匐”并音“蒲北切”,“僰”是借字。 二、存唐西北方音
三、纠後人考唐口语词中的失误 “言謞謈仆角反。下剥。”“謞謈”,大呼自冤。《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作“呼服”,云:“其春,武安侯病,专呼服谢罪。”《汉书·田蚡传》又作“謼服”,同。其文云:“春,昐疾,一身尽痛,若有击者、謼服谢罪。”颜师古引晋灼曰:“服音瓝。关西俗谓得杖呼及小儿啼呼为呼瓝。”“瓝”与“謈”同音,是借字。“得杖呼”指受刑呼冤;而“小儿啼呼”指小儿受责呼冤痛,“呼瓝”系关西俗语。字又作“呼謈”,《原本玉篇残卷·言部》:“謈,蒲卓反。《说文》:大呼也,自冤也。野王案:《汉书》郭舍人不胜痛呼謈是也。”“呼”、“謞”双声。《广韵·肴韵》作“嗃”,云:“嗃,嗃謈,恚也”,“呼交切”;又觉韵云:“謈,嗃謈,大呼。《说文》作謈,云:大呼自冤也”,“蒲角切”。“嗃謈”是涟语、故也可缩成一字曰“謈”。《孟姜女变文》“姜女目雹哭黄天,只恨贤夫亡太早”之“雹”,就是“謈”的同音借字。“自雹哭黄天”意即向天喊冤。《敦煌变文字义通释》释云“就是‘
’、‘扑’,同音假借,投掷的意思”,未确。所引语证如《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的“遂乃举身自扑”、《
书》的“雹釜打铛”以及《开天传信记》的“扑杀佛子耶?”并音近而义别。所谓同音未必就同义。又注称“下剥”,《广韵·觉韵》“剥”音“北角切”,读清音帮纽;而“仆角反”和“謈”皆读浊音并纽。用作借字,也是清、浊音字相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