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国语言地图集》与汉语方言分区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编纂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下文简称《地图集》),由香港朗文(远东)有限公司于1987年和1990年分两次正式出版。有中文、英文两种版本。《地图集》共有50×36厘米彩色地图三十五幅,每幅图附有必要的文字说明。为了照顾非语言学专业的其他读者的实际需要,文字说明中分区的地理、分区的特征行文比较详细,具体的语言或方言事实的描写都尽可能简单。《地图集》包含三部分内容:A是五幅综合图,其中A2是“中国汉语方言图”,宏观地展示了汉语诸方言分布的全景;A5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语言图”,表现了广西境内汉语诸方言和各少数民族语言分布的复杂面貌。B 是十六幅汉语方言图,其中B8是“东南地区的汉语方言”,B10 是“安徽南部汉语方言”,B11是“江西省和湖南省的汉语方言”,B13是“广东省的汉语方言”,B14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汉语方言”,B16是“海外汉语方言分布图”,分a、b两张。这几幅图都是从区域出发讨论方言。其他各图都是从方言出发讨论分区。C是十四幅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图。 这种用多幅彩色地图的形式,把汉语方言和各少数民族语言加以分类分区,标出它们的地理分布,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因此,《地图集》的出版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被认为是我国科学文化领域的一项基本建设。 《地图集》中汉语方言分区图及文字说明部分,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组织全国部分方言工作者共同编制的,由李 荣、熊正辉、张振兴担任主编。这项工作包括方言调查,新旧资料整理分析,绘制分区草图和编写文字说明等几个步骤。 起始于1983 年, 全图定稿于1987年,最后校对时略有改动。这是中国汉语方言学界1979年重新振起以后承担的第一项大型工程,得到了有关各方的大力支持,体现了中国汉语方言学界集体合作,协同攻坚的优良传统。工作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在此之前所取得的汉语方言研究成果,以及积累起来的丰富的调查材料,同时又组织力量对广东、江西、安徽、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面上调查,对某些复杂地区的汉语方言也进行了部分核查。这些调查与核查涉及到将近600 个市县或相当于市县的方言点,调查人员的行程达数万公里。因此,在这个基础上绘制的汉语方言分区图和随图的文字说明,不仅精炼地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汉语方言的研究成果,同时包含了大量汉语方言研究的最新信息。它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汉语方言分区的实际面貌,比较清楚地表述了汉语各个方言区的重要特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汉语方言研究的一次重大进展。 《地图集》第一集出版至今,已经整整过去了十个年头。十年来,汉语方言研究取得了很多新的成绩,不断有新的事实,新的材料公诸于世。特别是近年来,海内外的很多学者,对汉语方言分区问题表现了一轮新的热情。无论如何,讨论汉语方言分区的时候,总是要涉及到《地图集》里对汉语方言分区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因而引发了对汉语方言分区地图和文字说明的各种评论,如丁邦新1996,梁金荣等1997。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一件令人十分高兴的事情。因为开展正常的学术评论,是一个学科繁荣的标志,也是一个学科取得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正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最近有机会重新检查了汉语方言分区的各幅地图,重新粗读了有关的文字说明。十年前汉语方言学界为编制汉语方言分区图而辛勤工作的情景犹在眼前。那是一段难忘的日子,现在想起来仍然十分令人振奋。 贰关于汉语方言的分区 对汉语方言的分区问题,许多学者做过十分有益的探讨,但真正大规模付之实践的是《地图集》。《地图集》的汉语方言分区图和文字说明,是汉语方言研究理论和实践上比较好地结合的产物。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出了汉语方言分区的框架,在画分层次上提出了全新的概念。传统上往往用“方言——次方言——土语”三个层次来画分汉语方言,同样也用于画分其他语言里的方言。这种画分框架,在近期的讨论方言分区的论著里,仍然不时可以看到,可见有很深的影响。显然这是不准确的。它没有反映不同层次方言的本质。这种三个层次的画分框架,把方言的层次画分,误解成了方言的优劣差别,似乎方言有主次之分,有雅俗之分。从使用人口,对周边方言的影响力,在推进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而言,方言有优势方言和非优势方言的不同。但就方言本身而言,从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而言,任何方言都是平等的,无所谓主次、雅俗之分。其实,方言分区的时候,之所以必须分成若干层次,只是一种分类上的需要,也便于称说。层次越大的方言,大类的共同性越概括,越抽象,能够函盖这个大类所有方言的共同特征也就越少;反之,层次越小的方言,小类的共同性越具体,能够函盖这个小类所有方言的共同特征也就越多。因此,方言的层次画分,本质上只是根据共同特征所作的不同层次方言的一种分类。《地图集》对汉语方言提出了“点——小片——片——区——大区”的五个层次画分法。点指方言点,一般指县市或相当于县市的行政单位,在方言复杂的地区有时也用于指小于县市的行政单位;若干个点组成小片;若干个小片组成片;若干个片组成区;有时若干个区组成一个方言大区。除了方言点外,其他各个层次根据实际情况范围有大有小,有时候一个方言点就是一个小片。在同一个小片、片、区、大区内的方言,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共同点。这是用共同特征作标准,对汉语方言进行多层次的画分。显而易见,这种五个层次的画分法,对比于传统上的三级分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