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客 “儿客”是个称谓一类的词,在正统文献中较为少见。通行辞书,诸如《中文大辞典》、《汉语大词典》等,都据孤例立目,并一律释之为“幼奴”,所引文例如下: (公沙)穆到官……乃上没(刘)敞所侵官民田地,废其庶子,还立嫡嗣。其苍头儿客犯法,皆收考之。(《后汉书·方术传》)从范书原文看,“儿客”与“苍头”并举,应是同类;既已并出,总又该有点不同。辞书编纂者或许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才把“儿客”释为“幼奴”,以与“苍头”相区别。 在文献不足征的情况下,要给一个类似专名的词作出较为准确的解释,委实有点勉为其难。以下先举后汉佛经文献为例:〔1〕 (1)若贤者家中居法,行侵四家得欢喜。何等为四? 一者父母妻子,二者儿客奴婢,三者知识、亲属、交友,四者王、天王、鬼神、沙门、婆罗门。(后汉·安世高译《七处三观经》,2—877c) (2)以在于彼,即有父母爱,兄弟爱,姊妹爱,妇爱,子爱, 舍宅爱,财产爱,儿客爱,所有爱,不厌财求之爱,是故谓为家也。 (后汉·安玄译《法镜经》,12—17c) (3)是以父母、妻子、奴婢、儿客,是非我之有,我亦不是有,亦我是不有,我不应是有。(同上,12—18a) 三例中有两例“儿客”与“奴婢”对举,“儿客”当是指称男性奴仆。在这里我们看不出“儿”为表示幼童之义,“幼奴”之释很值得怀疑。再看下例: (4)父母、知识、臣下、昆弟、亲属为已敬之,奴客、 侍者瞻视调均,亦以教化,斯殊法亦以受重任,是谓众生重任也。(《法镜经》,12—16b) 就语境而言,这例与上举第二、三例大致相仿,而且同出一经。“奴客”即“儿客”,“侍者”即“奴婢”。“儿客”而可称为“奴客”,证明“儿”决不是幼童之义,而应与“奴”同义。其实,“儿”作为下等人之称,古书中常见。例如: (5)袁盎自其为吴相时,有从史尝盗爱盎侍儿,盎知之,弗泄,遇之如故。人有告从史,言“君知尔与侍者通”,乃亡归。(《史记·袁盎传》) (6)今贫民菜食不厌,衣又穿空,父子夫妇不能相保, 诚可为酸鼻。陛下不救,将安所归命乎?奈何独私养外亲与幸臣董贤,多赏赐以大万数,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汉书·鲍宣传》载宣谏文) “儿”指称下等人,男女不限。其中第二例,颜师古《汉书注》引孟康释说:“汉名奴为苍头,非纯黑,以别于良人也。诸给殿中者所居为庐,苍头侍从因呼为庐儿。”由此看来,“苍头儿客”之称前有所承,“儿客”或许就是合“庐儿”及“奴从宾客”而成。 “侍儿”、“庐儿”之类的“儿”不是词尾,王力先生《汉语史稿》早有论述:这类“‘儿’字虽不用本义,但是表示旧社会所谓下等人或不道德的人,也不算词尾。”〔2〕既然是实义语素, 构词时所处的前后位置应是自由的。“儿客”、“庐儿”之“儿”当无二致。男奴可称为“儿客”,女奴也可称为“儿婢”。例如: (7)顷之,狗戴(李)叔坚冠走,家大惊。叔坚云:“误触冠,缨挂之耳。”狗又于灶前畜火,家益怔营。叔坚复云:“儿婢皆在田中,狗助畜火,幸可不烦邻里。”(干宝《搜神记》卷十八)〔3〕 “儿”也可作单音词用,是表示卑贱义的自我谦称。例如: (8)(李)汾开门而看之,见一女端正无比, 惟觉口带高缁黑色。汾问:“娘子莫是神仙乎?”女对曰:“非也。儿是此山中张家女。”(稗海本《搜神记》卷七) 这种用法的“儿”,在唐代文献中多用“奴”,男女不限,蒋礼鸿先生《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论之详明。〔4〕可见,“儿”、 “奴”在这种场合词义也相通。 李维琦先生《佛经释词》根据众多的汉译佛经用例,认为“婢女又有女奴、女仆两义,有做粗活或做侍应等轻活的区别。从佛经看,‘青衣’是从事重劳动的女奴”。〔5〕其论很有启发性。 男奴似乎也有这种区别。统言之,“苍头”与“儿客”都是奴仆;析言之,“苍头”与“青衣”为同类,地位最下,“儿客”与“侍婢”为一类,地位相对高些,是主人贴身侍应。所以,“儿客”也可称为“儿从”。例如: (9)何等为多与?当如上头说,亦从父母爱敬难,兄弟亦敬难,妻子亦敬难,儿从、奴婢亦敬难,知识、边人亦敬难,五种亲属皆敬难。是比丘从多与,福自手与得。(《七处三观经》,2—878b) “儿从”与“奴婢”对文,与“儿客”同义。 以上的论述说明:辞书对“儿客”的解释虽然已尽努力,但终因文献不足征而导致了误释。“儿”不是幼童之义,当与“奴”同义。有鉴于此,我们对辞书的另一词释义也抱怀疑态度: (10)阎显兄弟悉伏诛,瑗坐被斥。门生苏祇具知瑗谋,欲上书言状,瑗闻而遽止之。时陈禅为司隶校尉,召瑗谓曰:“第听祇上书,禅请为之证。”瑗曰:“此譬犹儿妾屏语耳, 愿使君勿复出口。”(《后汉书·崔瑗传》) “儿客”、“儿妾”同出《后汉书》,而且辞书都是据此孤例立目。释“儿客”作“幼奴”为误,释“儿妾”为“妇孺”或“对儿童和妇女蔑称”,恐怕也不可取。 校饰 表示装饰之义的同义复词“校饰”,屡见于魏晋以后的中古文献。通行辞书大多已收入此词,蔡镜浩先生《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王云路、方一新先生《中古汉语语词例释》也都有论及,所举的最早文例出于《三国志》。〔6〕就释义来说,这个词已无疑问, 但在词源的问题上,有人以为“校”有装饰之义,“当为‘铰’之假借”。我们对此持不同的看法,以下便结合文献中的实际问题讨论“校”字此义的来源,兼及“校饰”的最迟产生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