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网络不仅仅是某种专门单一的技术现象,它更多地表现为社会通用的手段,表现为社会文化现象。事实上,在网络运用的并不长的历史中,在网络还处于初步展开阶段的今日,网络与当代文化的运作已经有了非常多的关系。而当网络注入了文化的内容的时候,也就是它更广阔更深刻地影响社会的时候。网络与新闻传播相结合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两者都有着传播信息的最根本共同点,前者是手段、渠道、后者是内容。通过因特网等网络进行新闻报道不仅在今日成了一个事实,而且它还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在,网络传播被视为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媒。国际国内最发达最强大的传播媒体单位都毫不例外地利用了网络,传播直接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这些对于网络和新闻传播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趋势。 一 新闻报道的许多环节都可以借助网络的手段,这主要表现在: 一、传媒机构的综合管理。在这样的网络软件中,各类稿件的写作、接收、审稿、修改、签发、排版、校对直到付印,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稿件的统计、采编人员的业绩评价也可以通过网络软件来完成。这也就是说,新闻报道的内部机制已经可以实现网络化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我国大报都已采用了网络综合管理的手段。《深圳晚报》早在1994年创刊之始,就告别了传统的笔与纸,实现了全程的电脑化。北大方正、华光等新闻综合业务管理系网络提供了这方面的软件,实践效果是好的,比较受欢迎。据《计算机世界》报道,最近,《经济日报》全新的“新闻信息综合网络系统”正式启用。这套采用IBM lotus Notes 整套解决方案构建的先进系统,不仅可以满足目前《经济日报》出报的基本要求,还为该报将来更广义的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发布和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技术保障。《经济日报》还准备以全球互联网为信息载体,实现基于Lotus Notes 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二、传输稿件。建立内部网络并与外部的网络连接,特别是与因特网这样的特大型国际互联网连接,通过网络来传输稿件就显得非常方便了。现在很多传媒包括其中的专栏、版块都提供了自己的网址,记者或其他投稿者利用这个通道,可以把电脑里的文件以电子邮件的方式直接进行传输。这种速度比电传还要快和方便。在九七年7月报道香港回归时,人民日报等新闻机构就是这样的做的, 特别是使用了数字式的摄影机,又可以直接用数码传输过去,在接受平台上解码还原,图片就可以高保真的质量显现出来。通过网络传输稿件还能够省去重新排版这一环节,进一步加快速度。利用这样的方式来发稿,现在已成为记者的一项基本功,据报载,在今年九届人大的采访报道活动中,羊城晚报记者人手一台便携式手提电脑,摄影记者则是带上了多媒体便携电脑、数码相机、底片扫描仪,充分使用网络传输手段。 三、新闻资料库的建立与使用。在网络上可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人民日报的数据库在我国是比较先进的,它收录了多年出版的该报报纸,堪称中国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上海计划在“九五”的后三年组建上海新闻出版信息网络系统。在一些特大型的报道活动中,往往都会建立专门的新闻资料库,比如十五大会议、香港回归、奥运会等的报道,在特设的新闻中心里,就有这样的信息库。九八年3月2日,人民日报网络版为了配合人大和政协两会报道,就专门推出了“历届人大会议”和“历届政协会议”数据库。数据库汇集了从1949年至1997年的人大和政协的重要工作报告、决议、人事变动以及人民日报有关社论等内容。读者只要访问人民日报网络版即可免费阅读这两个数据库,就可以方便地从中寻找报道的材料。 四、查阅电子图书资料。网络里有着非常丰富的图书资料,我国北京图书馆已将部分图书资料转成了电子图书,可以在网络中调用,一些著名的大学的校园网络的资料也十分丰富,还有上网的报刊书籍等等,网络有着异常巨大的图书信息库。广东省南海市综合信息网经过一年多的正式运营,最近在国际互联网上推出,这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的第一个综合信息网络,也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国内类似的地方性综合数据库正迅速发展,新闻报道工作对此必须充分加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料的获取,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进入网络,任意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漫游,确实是非常的自由和方便。从因特网上下载最新也最有独特性的信息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已使新闻从业者尝到了甜头。 五、网络方式传播。不久前丁关根、谢非等领导人视察广州几家大报,当他们走到广州日报电子编辑室时,报道几分钟前他们在大门口受到欢迎的彩色照片就在该报的网络版出现了,这个速度令参观者惊叹。这说明网络上的传播,其速度非常之快,而且还能够是动态性的,比如报道可以同步跟踪势态的发展进程,不断地变化更新。网络传播还具有多媒体的特征,文字、图片、音像等手段都可以自由地配套使用,另外其交互式的功能,又方便了受众,极大地调动了受众参与的积极性。这有利于开展开放式的讨论园地。网络传播将是新闻报道的新途径或新空间。在电脑发达国外,电脑化空间几乎成了传媒抢占的场所,大批媒介纷纷上网,人们都已意识到,网络传播不仅影响着现在,更是决定了未来的利益。是否被时代的大潮所淘汰,上网是个关键因素。最近几年,电脑化空间成了传媒发展的一个相当火爆的热点,全世界的报刊纷纷登上因特网创办网络版,竞相将自己的纸墨新闻或音像新闻转化成比特新闻。在美国几乎每周都有报纸、杂志和电视台宣布上网。以几家著名的报刊为例,《时代》(Time) 1994 年初在因特网上创办《时代日报》 ( Time Daily),《新闻周刊》(Newsweek)1995年公布了自己的网址, 鼓励读者通过电子邮件评论杂志并提供新闻线索。《财富》(Fortune)不仅上了网, 而且创造了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专访的新形式。根据最近统计,美国有500多家报纸上了网, 开设了网络版。美国Newlink Associates的统计表明,载至1997年9月底,全球上网的报纸总数已超过了3600家。在我国,《人民日报》早几年已建立了对外开放的网络平台,接受了大量的网络读者和来访者,《光明日报(电子版)》在今年伊始,也进入因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