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标题的艺术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华新闻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用来揭示、评价文章内容的简短文字。好的标题,能使人过目不忘,为文章、版面乃至整张报纸增色许多。虽然标题应属新闻写作的一部分,但许多报社内部的评奖中,好标题奖与好稿件、好策划等奖项赫然并列,凸显标题的重要地位。新闻标题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1、概述新闻内容,提供简要信息,作为读者读报的向导, 并吸引读者阅读。有人认为,标题是:“向未来的读者出卖报纸内容的重要一环”,在读者选择购买报纸时,赫然醒目的标题就成了读者选择的依据之一。

      2、评价新闻内容。编辑通过选择词语,采用修辞、 直发议论等方式拟就新闻标题,就表明了编辑的态度和立场,揭示新闻事件的实质。

      3、美化版面。标题的形式、字号、 字体都对整个版面有重大影响。设想,文章的标题如果排列有序,横竖结合,疏密相间,版面该是多么美观!

      一个好的标题,发挥的功能就可能同时具有上述功能的一种或几种,那么,在标题的制作中,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以使标题更有艺术表现力,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1、题文一致是基础。即标题要准确地反映新闻或文章的内容, 如果为了追求标题的美观而脱离内容、歪曲内容,那是得不偿失,也是不可取的。如一则标题:

      罕见的“天外来客”(引)

      长沙降落五斤重大冰团(主)

      事后查明,长沙上空落下的大冰团并非“天外来客”,而是一块人造冰。事实是新闻的基础,歪曲了事实,标题再花哨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2、选择精华是重点。对一个新闻标题来说,应尽量把何人、 何事写入主题,使主题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同时,体现在标题中应有所选择,突出新闻的精华部分。这也是体现编辑思想的重要手段。

      3、简洁易懂是关键。标题的阅读一般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所以标题的字数过多,什么都想突出却什么也突出不了。要做到标题的简洁易懂,应尽量不用专业性术语,而用通俗的词语翻译代替;要善于概括、锤炼字句,善用简称,同时可充分利用引题和副题的作用,把非表述不可的内容放到引题和副题中表述。

      如新华社报道,一艘苏联海轮在印度洋夜航时,突然一块圆石击在它的桅杆上……。对这条新闻怎样作标题呢?当时几家报纸是这样做的:

      航海佳话:陨星飞来,正中船桅(《工人日报》)

      陨石落在一艘航行中的苏联轮船上(《大公报》)

      陨石落在轮船上(《南方日报》)

      陨星巧落夜航船(《文汇报》)

      相比较而言,《文汇报》的标题最出色。因为文简洁凝炼,文字协调,用最少的字概括了最多的内容。

      4、生动活泼是升华。标题优美的形式是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 一条标题在准确概括内容的基础上还应更提高一步,借助修辞、借用诗词,巧用标点,实现活泼的形式。

      (1)比喻。如:火树银花国庆夜(《光明日报》)

      (2)借代。如:“小骆驼”跨进大上海(《新华日报》)

      新闻的内容为:江苏某县生产的骆驼牌电风扇打进了上海市场。

      (3)对比。如:冷同志热心肠(《南京日报》)

      新闻说的是某市新华书店一个姓冷的营业员热心为顾客服务的事。

      (4)对偶。如:榜上无名 脚下有路

      (5)排比。如:树先烈丰碑 继革命传统

      立四化壮态(《工人日报》)

      (6)拈连。如:牢房关不住自由的意志(《人民日报》)

      (7)顶针。如:人有岗 岗有责 责有额

      额有利(《天津日报》)

      (8)复叠。如:并非一流设备 创出一流水平(《工人日报》)

      (9)设问。如:彭加木,你在哪里?(《福建日报》)

      (10)呼告。如:醒来吧,沉睡千年的油田!(《人民日报》)

      (11)警句。如:是齿轮,就要不停地运转

      (12)诗文名句。如:车辚辚 马萧萧 凯歌贯云霄(引)最可爱的人回来了!(主)(《人民日报》)

      (13)成语。如:沉轮“东山”再起“东山”是一艘客轮的名字,沉没在黄浦江中,消息写的是“东山”轮被打捞出水的事。

      (14)回目式。如:

      胡荣华祭出杀手锏 着法惊险

      杨官璘来个回马枪 招式新奇(《羊城晚报》)

      (15)双关。如:一路春风(《光明日报》)

      文章说的是北京1路公共汽车文明服务的事迹。

      (16)标点。如:

      ?——收款一元六 发票开两元

      !——为拿月度奖 拒绝收错款(《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