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工作的辩证思考

——试谈几个认识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徐兆荣 新华每日电讯报社

原文出处:
中国报刊月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新闻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人人争着当记者,很少有人愿意做编辑;中国新闻界存在一个问题——重采写,轻编辑。

      编辑工作成为难题,大约是始于近一二十年的事情。新闻队伍人才断档、青黄不接,特别是进入市场经济后,利害得失之间显著的差距,使得编辑几乎成了苦差事的代名词。大学毕业的同学,当了记者的就神气,当了编辑的就丧气。于是,有的单位便把一些当记者当得不好的打发到编辑岗位;有的单位迫不得已向社会招聘编辑;有的单位干脆作出规定,新入社的大学生必须做几年编辑工作。瓜菜代、一纸定终身、拉郎配的组织管理体制,导致了编辑队伍素质的弱化。有人惊呼,现在的编辑队伍素质,比五六十年代乃至于70年代都大大地下降了。这样,在中国的新闻界又形成一个怪圈:没人愿意做编辑——编辑队伍素质下降,——编辑岗位不被重视——更没人愿意做编辑。如此,又构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机制。

      这,已不是个别新闻单位的个别现象。

      就我社而言,去年5月中旬, 在加强和改进国内通稿工作座谈会上,郭超人同志就通稿中存在着稿件偏长、新闻性不强、时效性差、差错较多等问题,强调要精编稿件。国内部就此作出《关于加强和改进国内通稿编发工作的规定》,对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强化编辑质量意识,提高编辑工作水平,作出了具体的要求。去年7月, 在办好《新华每日电讯》的研讨会上,超人同志再一次指出,大广播通稿还要精编;稿件的质量不高,是编辑不到位、编辑工作不到位的表现。

      一方面是稿件编辑的质量不高,一方面是没人愿做编辑,如此循环往复,其结果必然是编辑质量、编辑素质的每况愈下,有的单位、有的部门甚至是助理级的编辑在那里修改高级职称记者的稿件,这又如何能保证稿件的质量呢?!

      形成编辑难题的因素很多,既有主观上认识上的问题,也有客观上体制上的问题。本文只想就有关编辑工作的几个认识上的问题来一个两分法,以期澄清一些认识误区,或可对于编辑问题的深入研究及至解决起一点助推作用。

      关于“为人作嫁”

      “为人作嫁”似乎已经成了编辑工作的代名词。作为编辑,就是把别人的稿件,甚至半成品或干脆就是一堆材料拿过来整理修改编排,为别人绞尽脑汁地删繁就简,为别人殚精竭虑地标新立异。稿件修饰得好,表扬的是记者,没编辑什么事;而一旦处理不妥,或是出了差错,挨批的是编辑。有过无功,吃力不讨好,这就更加惨了。

      说白了,这是一个得失与名利的问题。

      在这里,做编辑工作的,得到的是辛苦和责任,失去的是得到名声和更多的利益的机会。这直接影响到做编辑工作时的情绪和做编辑工作的愿望。

      如何来看这样的问题呢?

      近代史上著名的编辑、我国新闻出版界的典范邹韬奋是这样说的:“一个人光溜溜的到这个世界来,最后光溜溜的离开这个世界而去,彻底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物,只有尽一个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韬奋不仅用他的言论,而且用他的行动,为如何看待得失名利作出了圆满解释。

      首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解放日报副总编金福安做了25年的夜班编辑工作,他是这样看待自己的工作的:“正是在为别人服务的同时,也丰富了我自己。”像金福安这样的一批老编辑,用他们的实践,给编辑工作的名利得失找到了辩证的答案。

      关于“编辑惯性”

      编辑工作做久了,做得麻木了,感觉钝化了,没有了新闻敏感,堕入到陈陈相因、循规蹈矩的求同思维。在记者看来,每天都是新鲜的太阳,编辑也觉得不新鲜了。这就是编辑惯性。

      这种看似惰性的编辑惯性,其实也是编辑应有的品行。否则,做编辑的便无法形成一种恒常的思维,失去对于大局的既定的把握,把记者拣到篮子里都是菜的东西,也当作编辑自己篮子里的菜,把囿于一时一地的记者的一孔之见,也看成新闻编发出去,徒添了一堆文字垃圾,还有可能造成不应有的社会危害。

      同时,作为编辑必备的素质,编辑又必须时时与这种形同惰性的编辑惯性作斗争,要突破这种编辑惯性。否则,编辑无法从大量的日常的来稿中,发现好的有价值的或是有潜力的新闻,适时地把它们推向社会。

      作为一个优秀的编辑,更重要的就是要从大量的一般性来稿中,发现新鲜的特殊的东西,从常规性报道中发现异常。在这方面,有许多编辑实例可资佐证。如1978年,新华社编辑从当时北京市委的一个会议的冗长新闻中,独具慧眼地提取了其中轰动中外的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的新闻,则是非常典型的事例。

      没有编辑惯性,可能会发出去一堆并非新闻的新闻;囿于编辑惯性,则又难以发现真正的有价值的新闻。

      关于“万金油”

      一位做了多年记者又做编辑的同志,自称是先“坐了花轿”而后又“为人作嫁”的。他的体会是:如果做记者是A级的, 当编辑则只能是B级的,甚至是C级的;因为做记者时只管自己的一篇稿,当编辑就不一样了,要管各种各样的来稿,要为各种稿件做标题,没有全面的知识是不行的。

      《恩格斯传》一书的作者是这样记述作为新莱茵报编辑的恩格斯的:“他对该报通讯记者的来稿以及编辑部收到的德国、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报刊,迅速而又有把握地作出判断并加以利用,使其中一些素材为总的革命观点服务。27岁的恩格斯在这个地方使自己的语言知识有了用武之地。从才能和素质来说,他好像生来就是从事政论新闻日常工作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