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中央宣传部门通过报纸、通讯社、电台、电视台推出了一系列典型人物和典型群体,构成了我们当代绚丽的精神文明景观。这些典型人物已家喻户晓,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在跨世纪的征途上豪迈地前进,这证明中央宣传部门的舆论导向是正确的,这也充分地说明江泽民的“舆论导向正确,全党全人民之福”的论断是多么地富有政治远见。 一、宣传典型人加强舆论导向的时代意义 为什么要宣传这些典型人物,考察这些先进典型的时代意义,离不开这些典型出现的时代背景。《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论孔繁森的时代意义》作了很深刻的论述。 从国际上来看,冷战已经结束,世界正向多极化的方向演进,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流。要使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经济与科技的马拉松比赛中急起直追、跻身前列,一要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二要有一大批忠诚地为党为国为民奋斗和奉献的领导骨干和普遍劳动者。从国内来说,我们处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新阶段。这一新历史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引起了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的深刻变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如经济利益、经济效益变得突出了,个人的物质利益受到重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大大丰富,金钱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人们同外部世界的交往愈益频繁。这些巨大的变化,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人民的利益,但是体制转型期难免利弊交织,一些消极腐败思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也开始滋长蔓延,这种情况反映在人们的思想上,种种困惑和迷误出现了,这样就对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新的形势下,还要不要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要不要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要不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作风? 我们党在这方面的回答是坚定的、明确的。邓小平反复讲,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江泽民也一再强调,共产党员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此同时,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舆论导向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1989年11月28日,江泽民在全国省、市、自治区党报总编辑新闻工作研讨班上就提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1996年,江泽民先后视察《解放军报》社和《人民日报》社,对舆论导向作了深刻的论述。1995年3月5日,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国各个领域、各个地区涌现了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举出了张鸣岐、包起帆、韩素云、李双良、赵雪芬、王思明、彭宝林、曾峻,作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模样。 丁关根说:“正确思想的树立、高尚精神的塑造、美好道德的培育、优良风尚的形成,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中央宣传部门按照中央的精神铁肩担道义,一步一个脚印,两年多时间推出了如此多群星灿烂的典型,确实做到了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二、典型人物身上的时代精神 中央宣传部门推出的这些典型,是一个伟大的英雄模范群体,这个英模群体以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伟大的人格力量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激荡回响在寰宇,这些典型人物身上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首先,这些典型人物身上都有坚定的精神支柱。他们处处以共产党员和合格公民的标准要求自己,笃信共产主义理想,坚持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孔繁森在日记中写道:“参加工作30年来,我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没有动摇、改变过。”好支书王廷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认识到:“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的”的道理,他心中装的是共同富裕的目标,脚下踏的是共同富裕的大道,手中举的是共同富裕的旗帜。给水团长李国安明确提出以“参加革命为了人民,手中有权服务人民,一生一世造福人民”为宗旨,并且宣称“共产党员就是要干为党立碑的事,就是要在困难面前逞英豪。”李素丽在十米车厢骄傲地说:“对内,我代表首都,对外我代表中国,”“每一条公共汽车的线路都有终点站,但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我永远属于我的乘客,属于我的岗位。”这些语言铿锵作响,掷地有声。他们都把共产党人的党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精神支柱,保持着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在行动上,他们表现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以实际行动为人民造福,为政府增光,为党旗增辉。 其次,这些典型人物都在价值观上定准了位置,树立起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突出地表现在,面对“怎样做人,为谁活着”这个人生的题目,他们都作出了共同的答案: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全天候市长”李润五之所以是“活地图、数据库、总调度”,是由他和老百姓心贴心决定的。他多次说:“不关心群众疾苦,算什么共产党人?”为了人民,他鞠躬尽瘁,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闪光的金盾”崔大庆,为了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把生死置之度外,“纵死犹闻侠骨香”。“永远闪耀的红星”段德彰为了劳苦大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奋斗了一辈子,在他生命的晚年仍然遵循“人民是根,为民是本”这个原则,为人民的艰难困苦奔走呼号。这些典型人物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依归,把人民当作“衣食父母”,把生命融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