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选择:跨世纪教师素质结构的重组

作 者:

作者简介:
郭彩琴,女,1964年生,社会学硕士,现为苏州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原文出处:
江海学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1世纪各国之间的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而知识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教育的竞争。这一观点已成为国际共识。在世纪之交,我国顺利召开的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再一次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强调国家兴旺、民族强盛关键在于教育,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即拥有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因此,从中国跨世纪发展的高度来探讨教师素质的重组,意义十分深远。

      挑战:不可回避的现实

      一、时代的挑战

      教师素质结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本世纪50年代以来产生了以原子能、电子技术和空间技术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时代,这一时代具有明显不同于以往时代的特征。首先,知识的高速增长、高速传播和迅速转化。当今时代,知识迅速地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全世界每年发表的高科技论文的数量在急剧增长,人类的科学知识每3~5年就增加一倍,可谓知识爆炸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及网络化的最新成就,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与扩散,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机遇大大增加。“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只不过是几年前的事,转眼之间E—mail 已进入许多家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微电子领域的成就独领风骚,信息技术几乎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一切领域,生命科学的发展成就目不暇接,遗传学的许多突破,克隆技术的问世,脑科学和生态学的最新成就,预示着生命科学的一个个高峰的来临,这一切将预示着21世纪的人类生活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其次,知识快速普及和学习社会的到来。社会的发展要求国民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西方各国纷纷要求普及教育,学习社会已经到来。克林顿第二次当选为美国总统后于1997年2月1日的演讲中提出,让每一个18岁的美国学生必须能走进大专院校,每一个美国人必须能够终生学习。1994~1997年,世界召开了两次终生学习会议,会议强调:终生学习是21世纪人类的生存概念,人类已强烈地感受到了不学习的危机。因此为生存而终生学习成为时代的呼声。再次,知识和人的素质在国民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中起决定作用。信息、材料和能源相提并论作为社会的三大资源,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的主导,知识经济迅速兴起且呈现巨大的迅猛势头,知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智力资本将是企业的核心资产。时代发展中呈现出的上述特征无疑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素质结构再也不可能一成不变。

      二、现代教育发展的挑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传统社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要求他们“知书达理”,衡量学习程度的手段是考试,然而,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手段最后变成了目的,于是被称为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实际上就是指单纯按高一级学校选拔的要求,以应付考试为目的,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标,以填鸭式的方法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的“以教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它忽视个性的发展,造成极大的教育浪费。这种教育与时代格格不入,因而必然为素质教育所替代。所谓素质教育,是指根据受教育者自身的需要进行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坚持因材施教,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种“以学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它体现了时代的要求。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主席埃利雅德博士指出:未来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掌握三张教育通行证,即关于能使自己在社会上起有意义的、满足自我作用的学术性通行证,关于在技术快速变化的世界上进行劳动所需要的教育的职业的通行证及关于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通行证。现代教育迫使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形成合理的现代素质结构,以胜任时代赋予的重任。

      第二,变专才教育、通才教育为通识教育。所谓专才教育指强调培养专门性的人才的教育,以满足社会分工、社会分化后对专门人才的需要。通才教育,主张教育与市场经济接轨,培养适应面宽的通用性人才的教育。这两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时代合理性,但这两者都具有片面强调为专业或职业服务的功利主义倾向。现代社会,学校教育应该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公益性和培养人的专业素质的功利性相统一的通识教育。

      所谓通识教育(Generalor liberal education)指面向全体学生所实施的一种素质教育,通才教育和通识教育思想的区别于:前者致力于人力(man power)的形成, 后者注重于全人(man hood)的形成,它反对一味迎合社会暂时的或短期的需要,过分专业化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这一变化符合高度分工、高度分化后又加强各部分之间的高度整合的现代社会的要求,使得只培养某一专门人才而忽视全面发展的学校被社会所淡漠。

      第三,变阶段教育为终身教育。现代社会知识更新日趋加速,传统的从学龄阶段开始的学校教育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1981年,美国的奥恩斯坦指出:与现代社会日益增加的复杂性和人们相应地需要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拥有各种各样利用教育资源的机会相一致,教育将日益成为一项终生的事业。1982年,美国的库伯斯又指出:构建一个更加广泛更加多样的学习网络,把正规与非正规教育模式联合起来,以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终生学习的需要。因而,教育伴随人的终身已成为必然。从生命之发轫到其终结,不仅贯穿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而且将占据每个阶段的所有时间。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就要求跨世纪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不仅传递给学生不懈求知、自我更新的科学态度和坚定信念,而且自身首先必须高扬不断求知的精神,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生命的潜能,使一生成为教不自满、学不厌倦、教学互补、生生不息的动态过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