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是一哲学范畴,80年代引入到教育中来,90年代成为教育中热点的热点。人们运用主体概念似乎是“不言自明”的,乃至根本不予注意,更不愿意费力地作一番清楚、明确的界定。从理论上讲,为了避免概念的歧义性引起的无谓的争论对主体概念作清楚、明确的界定是必要的。但现实做不到,主体一词在哲学上本来就是多义的,而在教育中人们在多重涵义上使用它已成为习惯。在这个问题上,任何“统一思想”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明智的做法是承认这一现实,只是留心使用者究竟在什么意义上使用它。这一概念似乎“先天下足”,为理论研究中的混乱埋下了隐患。 一 在“主体热”中,人们将目光凝定在教育活动中主客体关系上,围绕教师和学生谁是主体、谁是客体展开了一场大论战。有教师唯一主体论、学生唯一主体论、师生双主体论。各种观点内部又是“同室操戈”、各自立异。仅双主体论就有“主导主体说”、“主导主动说”、“轮流主客体说”、“双主体主从说”、“三体——双中心人物说”、“教育主体的滑移位错”说、“同时主客体”说,等等(注:《教育主体性问题论争述略》,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1994年第5期,第133页。)。而在以上三种主要观点之外,后来又有“超越主客体”论(注:《超越主客体》,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1995年第5期,第89页。)。每种观点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谁也说服不了谁。对此,有人认为这好比盲人摸“象”,每个瞎子的手头,都掌握了“象”的一个片面,得到部分真理;对于得到“真象”,大家都是有成绩、功不可没的。但只有愿与别的瞎子多向互补的瞎子,才可能得到“真象”。这一比喻似乎很生动形象,富有哲理,对各“论”各“说”都是个安慰。但仔细推敲一个就不难发现,这些不同的理论很难做到相反相成。如教师唯一主体论和学生唯一主体论怎样互补?即使在同一种大观点下的不同的观点(如师生双主体论中的师生轮流主客体说和师生同时主客体说)也无法互补。人们除非不介入这场讨论,一旦介入,不可能既承认A,又承认B。这种争论似乎已进入了高原期,人们要么赞成以上某种观点,但这只能是老生常谈,说不出新意来。要么再提出更新的不同的“论”或“说”,但这只能制造更大的混乱。这种论争“剪不断,理还乱”。难怪教育界有人对某些论争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你不说我还清楚,你越说我越糊涂。”理论界如此这般锲而不舍,真的能深化研究吗?“真象”能越辩越明吗?会不会走向繁琐的经院哲学呢?这种论争不同于“地心说”和“日心说”,它大概永远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 在“主体热”中,主体的能动性问题是关注的中心。教师和学生谁是主体,谁在教育过程中就是能动的。然而,我们有必要对主体的能动性作一分析。从自主性角度上看,主体的能动性有两种。一种是自主的,它植根于自我独立的观察和思考之中,是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行为。另一种是非自主的,表现为对某种力量的屈从和盲从。非自主的能动性实质上是被动性,但它以一种积极、能动的假象表现出来,较难识别。非自主的能动性往往与社会出现的某些“热”联系在一起,成为群体行为。而在这个“潮流”之外的冷静的观察者反被处于“热潮”中人看作是消极、被动的。甚至在教育界的“主体热”中也难免有这类现象。人们可以以一种被动性的形式去倡导能动性的教育,如以千篇一律、人云亦云的方式去反对培养千篇一律、人云亦云的人;写出毫无个性的文章去提倡个性教育;以鹦鹉学舌的方式高呼充分调动主体的能动性。当今,人们言必称“主体”,没有“主体”不成文章。在出声的鹦鹉学舌中,在文章之所书中,“主体”作为“套话”传播开来。一些人在主体性的呼唤中其自我的主体性、理论的个性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海德格尔说:“此在(指人)在谈起它自己的时候也许总是说:我就是这个存在者;而偏偏它‘不’是这个存在者的时候它说得最响。”(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2页。)呼唤主体性的人并不一定个个都是能动的。可能偏偏是其能动性丧失的时候喊得最响。也许,有一天,当人们不再一哄而起,不再将“主体”作为“套话”来传播,人的主体能动性、人的个性就会真正显露出来了。在教育中要善于识别非自主的能动性。 二 “主体热”中的主体教育理论在理论上对教育究竟作出了什么贡献呢?它追求的目标是人的全面自由地发展,这马克思早已说过。它要培养师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个性……等等。而素质教育、创造性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不是都在讲这些吗?主体教育理论与它们的区别何在呢?有一点可以肯定,主体教育理论还没有自己特有的概念、范畴与逻辑结构。主体教育理论本身缺少个性、缺少理论者们的主体能动性。但不管怎样,“主体热”使人们达到了一种“共识”,即将所有教育实践中成功的经验都归为主体教育,所有失败和不如人意的教育现象都归为没有进行主体教育。它有时已变成好的教育的形容词,是一个十分抽象、贫乏的概念。 “主体热”浮在表面,在概念和观点上纠缠不清,由于人云亦云者的介入极容易使“主体热”流于闲谈。这反映理论界“尚同”心理比较严重,只要有新观念的引入,自然有一呼百应的效果。仿佛没有“主体”就不成文章,没有“情感”、“意志”更难写出教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