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成绩是学力成长的重要标志。本文考察教育心理学的若干实证研究,借以阐明学力与个性的关系。 一、学业成绩的因子论研究 制约学业成绩的因素分析,从来就采取了种种不同的方式在进行。这其中有许多是依据日常教育活动的直接观察作出的论述,或是依据极一般的调查资料所作的论评性分析。不过,这方面的最古老的实证研究,当推伦敦学派的学力分析研究。可以说今日许多教育心理学研究亦源于这一传统。 “伦敦学派”以高尔顿(F·Galton )等人的人类学测量法为鼻祖,然后经由斯皮尔曼(C.E.Spearman)为首的诸多学者的继承发展至今。该学派所用的有效方法是相关法及其发展——“因子分析法”。这种方法将学力与能力的各种测验变量相互关联起来,对其相关行列作出统计分析,从而发现隐匿于其中的心理结构。弗农(P·Vernon )在其专著《人类能力的结构》中归纳了这些研究成果。据称,该学派在当时所作出的巨大研究成果之一就是,证实了一切的知性活动都存在共同的一般因子(g),并用实验证明了在一般因子下结构化了的群因子。 这个结果对于阐明学力与个性之关系提供了启示。首先,学业成绩受语言教育群因子所制约。这就是说,所谓学业成绩当然是处于一般的g 因子影响之下的,但g因子自身又形成一大群因子。顾名思义, 这种因子是有关语言性学习经验的,因此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教育环境因素的支配。根据相关法来表示这种因子的存在,可以实证性地表明学业成绩与个性之间的基本的接点。 然而,这些研究所带来的更重要的启示是,学业成绩除了受上述因子及其他知性因子影响之外,还包含了另一类群因子。这类群因子就其性质尚不明确,姑且称之为x因子,但其特质无疑是情绪性、 性格性的。当时因子分析的主题在于阐明知性能力自身的结构,这种x 因子的研究似乎尚未提上日程。不过,按照现代的解释看,这就是个性、性格、气质、态度、价值观一类的因子。这类因子对于学业成绩的预测力极大。这样看来,年年举行的升学考试,与其采用单纯测量一般因子、语言因子、数因子等等知性能力的测验,毋宁一并考察日常的学业成绩更为有效。这是因为,在学校中的日常成绩评定里面,介入了教师观察到的学生个性这一因素。但是当时尚未对这种x 因子的内涵与结构作进一步分析,也没有实际的测验方法。它全凭“教师的判断”,而这种判断往往被视为极其主观、不稳定。因而这个问题尚未在当时进一步展开论述。今天,从新的角度加以论述有其重要意义。立足于新学力观与评价的角度,教师对学生个性作出的理解,与其依靠单纯的主观判断,莫如提升到更为实证性的科学的高度。这就需要探讨基于客观测量和调查资料基础之上的高级的评价模式。不管怎样,直至20世纪50年代,在以英国伦敦学派为中心的能力结构的研究中,学业成绩的评价是大量介入了个性因子的。它不是靠单纯的日常观察作出推测,而是展开了因子分析的实证研究。这在学力研究史上是极有意义的。 此后,影响学业成绩之要因的分析,不仅靠因子分析,而且依据教育现场的几多实践活动作出论证。不过,在实验心理学研究中探讨这一问题的,依然是英国的因子分析研究学者。 其中最突出的是卡特尔(R.B.Cattell),他的研究留下了巨大的影响。卡特尔以560名13—15 岁的男女学生为对象,分析了影响学业成绩的三个主要因子。这就是能力(智力测验)、性格(个性测验)、动机(动机测验)。对这三种测验结果同标准测验的学业成绩的相关作出分析。他认为,这三种因子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基本因子,且证实这三因子间呈无相关、系各自独立的因子。卡特尔的研究结果表明,学业成绩同这些因子之间呈高度相关。结论是在影响学业成绩的变量中,能力、个性、动机各占大约25%。倘若考虑到后两者均属情意性质,那么,其贡献量约占50%。也就是说,制约学业成绩的种种条件中约有半数属情意因素。这就实证地表明,个性因素对学业成绩所起的作用巨大。再者,对组合上述三因素能在多大程度上预测学业成绩的问题,有人采用重相关系数法作出了分析:“能力+性格”的场合,其预测量为62%,“能力+动机”的场合,预测量为59%。这就是说,因子组合所产生的影响远比单因子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要大。我们往往单凭一个因子,特别是智力因子去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其实,倘若兼顾个性因子作出的预测更为有效。 二、学业与个性 (一)“能倾教法交互作用”的认识 关于教学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极多,但在现代,仅仅泛泛地确立一般法则和原理是没有意义的。还得作过细的分析:“在怎样的情境中,哪一种教学方式对哪一类学习者有效”。这就是所谓的“教学最优化”的研究方向。这里存在一个假设:旨在最大的学习效果的最优的教授,是视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之结构而不同的。这就是说,由于不同学生的知性能力的类型亦即能倾不同,对于教授的反应方式也不同。这也叫做“能倾教法交互作用”(ATT)。 这个观点当然适用于个性与教学关系之研究。就是说,“怎样的个性结构与特性最适用于怎样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EPI的构想 艾森克(H.J.Eysenck)从英国传统的因子论出发, 分析了个性的结构。他是从两个基本的维度来把握个性的,其一就是所谓的“向性”维度。自然,它是一个从“外向性”到“内向性”的连续轴。“向性”的观点并非艾氏首创,它原本是精神分析学派荣格(C.G.Jung)所倡导的。精神分析学中所谓的心理能源——“力必多”朝自身之外的事物、人类、社会开放的人,被视为外向性,这种力必多朝自身内隐的方向封闭者,被视为内向性。因此,外向性往往是发现客观的外部世界的价值,对人类、社会或自然是往往抱有浓厚兴趣者。因而一般说来,这种人善于交际,行动积极,感情丰富,果断但不执着,富于通融性。内向性的人则对自身的内部世界兴趣浓厚,试图发现本质的价值。因此一般说来不善交际。孤独、稳健、一丝不苟。往往不够果断,但一旦决断便不易变化。上述认识是司空见惯的。因此关于它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问题,历来以种种方式作出了不少观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