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走向21世纪的最佳选择

——创造教育初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邓小平1983年9月对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是对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的总体设计。落实“三个面向”,千头万绪,而最基本的是要深化教育改革,面向我国21世纪发展的需要,致力于培养大批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质人才。为此,对旨在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创造教育的研究,以便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实施,包括在各学科教育中渗透,就势在必行了。

      一

      纵观世界教育发展的历史,人类的教育为了不断地适应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围绕着培养什么样人才的目标,在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等诸方面,也不断地发展变化,走向更深的层次。

      从总体来看,人类教育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和发展层次,即:书本型教育——工具型教育——智能型教育——创造型教育。书本型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读死书”,“崇古迷贤”,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学生只能囿于传统的习惯和圣人经论,“述而不作”,仿而不创。这种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得到了充分发展。毛泽东同志在70多年前就批评这种教育说:“他坏的总根,在使学生立于被动,销磨个性,灭掉性灵,庸俗的随俗浮沉,高才的相与裹脚。”(注:毛泽东《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这种“坏的总根”只能把人变成“人形鹦鹉”、“两脚书橱”。“工具型教育”是适应资本主义萌芽到发展早期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旨在传授科学的知识,训练现代文明的技能,学校“只有划一的教授,而学生无完全的人性。只有机械的管理,而学生无完全的人格”。“工具型教育”的功能,“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把人训练成机器罢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8—269页)“智能型教育”是近30年来欧美各国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产物。这种教育旨在发展人的智能,但人的心理发展与现实世界发展同步。为达此目的,它重专业基础,重方法,重应用,重学科间的联结。很显然,“智能型教育”在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变化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创造型教育”与上述三种教育有着质的区别。它虽然也重智能发展,但它又将“智能型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水平。“创造型教育”旨在造就富有创造力的优质人才。创造力是人的最高智力的总概括,是人的创造性的心理素质即创造个体所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最高水平的综合作用的反映。“创造型教育”依据创造力的心理构成及其形成规律,致力于建构民主和谐的环境,实施人的优化教育,使人的心理得到最好的发展。

      创造型教育诞生于本世纪四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后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迅速兴起。创造教育的兴起是迎接当今世界新的技术革命挑战的对策。也就是说,七十年末以来出现的以微电脑技术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无论是新技术的科研,还是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学校学习,都需要创造精神和相关的创造能力。教育必须实行人才观的转轨,与这场技术革命的运行对接,培养能在这场革命中骁勇善战的人才。

      面对当今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的形势,对创造力的研究和培养便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普遍重视。美国、日本和前苏联等科技领先的国家对创造力的研究和开发尤为重视,他们把培养创造力视为“走向21世纪的道路”、“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甚而把培养创造力明文写入宪法。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会认识到实施创造教育,开发创造力是人类推进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我国有过灿烂的古代文明,曾以“四大发明”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用翔实的材料证明,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间内,仅科学技术上领先于世界的发现与发明就有100多项。 他赞赏中国古代文明说:“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宋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的全部属于中国人。”(注:引自《方法》1988年第1期第30页)我国真不愧为“发明的国度”!但是,到了后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奴化教育,“独尊儒术”、“中庸之道”的思想道德规范,窒息了中华民族的创造思想,压抑了中国国民的创造力。解放后的较长时间内,我国教育又为“左”的政治路线服务,突出政治,不可能实行创造教育,这使得我国在创造力的开发上,比发达国家大大落后了,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现代科技落后的重要根源。今天,我们的科技要立于世界之林,赶上或超过先进国家,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创造教育的开展。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史无前例的“创造性工程”,这一工程亟待教育开发中华民族的创造力,造就众多创造性人才去完成。时不我待,中国教育必须面对现实作出自己的选择了!

      二

      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人类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这首先是因为发育中的人在大脑结构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大脑的可塑性及其变化,将导致学习、记忆、行为以及精神等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大脑的可塑性具有终生的特征,这使神经系统形态与功能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力。人脑的发育变化,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遗传信息,另一方面又受到后天环境和教育的极大影响。人脑的可塑性是人的创造力的源泉,表明了人存在着可能开发的潜能。神经生理学家的研究还证明了人的大脑具有“超剩余性”。(注:周忠昌《创造心理学》第88 页,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据研究,到古人阶段以后,人脑不再增大,由古人到现代人也没有显著生物进化,但人类却从“追逐野兽同时自己又被野兽追逐的洞穴人”发展到“用机械武装起来的计算机时代的人”。从人脑的角度说,这种发展进步就是“超剩余性功能”所发挥的作用。但是,人类对大脑的利用率,一般人仅仅为10%,即使杰出的专家学者,也不会超过30%。也就是说,人脑的潜能资源还有70~90%处于“库存”和“封冻”状态,这些“库存”“封冻”的难以估量的部分便是“剩余”的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