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看现代教育的生产性价值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从科技生产力角度考察了现代教育在现代生产中的作用与地位,并从历史与现实纵横两个方面论证了现代教育的生产性价值。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马克思曾经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12月第1版,第372页。)根据现代生产力的实际情况,邓小平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但是,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怎样才能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成为“社会实践的器官”(马克思语),由精神变物质呢?教育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呢?现代生产力的大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的作用呢?本文从几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 教育价值观嬗变的透视

      所谓教育价值观,是指人们对教育的作用的根本看法或观点。不同的时代,教育对于社会的作用和价值不尽相同,因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育是一种消费性事业。早在我国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之初,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之科技发展尚处于萌芽时期,人们便认为,只有生产发展了,人的温饱问题解决了,才能搞教育。孔子把这归纳为“庶—富—教”。(注:《论语·子路》)后来的孟子也主张,只有有了“五亩之宅”,“百亩之田”, 才能“谨庠序之教”。(注:《孟子·梁惠王上》)孔孟的这些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应该说还是有它的合理意义的。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情况下奢谈教育的确是不太可能的。再者,在当时科技与生产力发展都非常低下的情况下,教育的生产性价值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过程主要不是依靠科学技术的运用,而是依赖于劳动者的经验成规以及体力的运用。经验成规只需在劳动过程中由长者向年轻一代面传口授即可,体力的发展基本上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这些都不需要学校教育来培养。因而学校当时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它的政治价值上,学校里开设的课程多以儒家经典为主,教学内容多限于一些伦常道德以及识字断句,自然科学知识较少。其教育目的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治术人才,“学而优则仕”,他们并不进入生产领域。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初,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教育的确是一种不具生产性的消费性事业。

      历史进入到今天,情形已大不一样了。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生产已不再是“屈从于劳动者的直接技巧,而是科学在技术上的运用”,劳动者的体力与经验已不占主导地位,科技已成为提高生产率的首要因素。生产和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功能,教育已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物质生产过程。教育的生产性价值已不容置疑。对教育的生产性价值的认识,对教育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过程中的作用的确认,对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的肯定,莫过于邓小平同志。他以一个卓越的领袖人物的智慧与敏锐,论述了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才,教育与四化的关系等问题。他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第37页。)“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第92页。)邓小平同志十分明确地提出了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条件。从而在根本上引起了国民教育价值观的革新。人们不再认为教育只是一种消费性事业,而是更具生产性价值的一种事业。

      事实也正是如此。现代教育不单具有消费性的一面,还具有生产性的一面——它将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的这种转化作用是由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一个国家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仅要有钢材、木材,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才,不仅要大力开发自然资源、物质资源,更重要的是要开发人的智力资源。教育就是开发人的智力资源的有效工具。基于这样的认识,党的“十二大”第一次将教育列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党的十四大报告再次强调: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十五大提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目标。从而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勿需讳言,教育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财富,因而教育投资不可避免地具有消费性的一面。然而,教育会将今日有限的消费,转化为明日巨大的生产。前苏联学者科马洛夫认为:国民教育费用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之比是1∶4。同样的投资,用在教育上比直接用在物质生产上经济效益要大得多、持久得多。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指出: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远远超过被看作实际价值的建筑物、设施、库存物资等物力资本。重视、拓展和强化教育的生产性价值,在当今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究其根源,是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决定的。

      二 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动因的历史回顾及其启示

      自十八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从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到如今,人类在短短的两百多年时间里已经历了几次工业技术革命。伴随着科技革命的步伐,人类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革命的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呈现出加速度,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是十分惊人的。美国本世纪以来,综合国力一直居世界首位;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短短的几十年里也一跃而为世界经济强国;而产业革命的发祥地——英国,为何自本世纪以来难以再展雄风而走向相对的衰落?其根本原因何在?这里不妨作一些简要回顾与分析。

      英国之所以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而成为当时的经济强国,历史因素固然不少,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英国在十八世纪已经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工细密的手工业工厂和大批熟练工人(如钟表匠、铁匠等),技术工人是英国当时工业革命前后宝贵的人力资源。当时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靠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其继承的方式是师徒间的面传口授。工业革命之初的一些技术革新家,如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哈格利夫(珍妮机)、卡特莱特(动力织布机)以及大名鼎鼎的蒸汽机的改进者瓦特等人,大多出于劳动者行列,并没有受过系统的科学教育。因此,工业革命之初的这些特点,使得英国政府不曾体验到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关系,而把特定历史条件下获得的成功经验当作了普遍规律,以为不必依靠教育也能提高生产。再加上英国是处在“人皆落后,唯我先进”的情况之下的,所以,它丝毫不曾感到发展速度的压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