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

——三谈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教育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综观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整个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基本特征。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四有”新人,核心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面临着国内“左”的、右的思想倾向以及西方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种种干扰。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前最大的政治,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前提,高度概括地阐示了新时期办学政治方向与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关系。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四有”新人,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邓小平同志站在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有一个长期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根本上还是要依靠发展经济、发展教育和完备法制。要在全社会提倡“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要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既是对全社会的统一要求,又是对学校培养目标的明确规定。邓小平同志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要用中华民族的历史来教育青年,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关于这方面的问题,邓小平同志不仅在教育会议上讲,更多的是在党的会议上讲,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和新时期党的重要工作任务。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四有”新人,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重申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教育方针,要求把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作为培养人才的标准,贯彻到教育的各个领域。他对培养人才“又红又专”的重要意义和红与专的辩证关系作了多次深刻的阐述,并且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理论和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邓小平教育理论中有关教育方针的重大理论贡献,已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总则中得以完整地体现,为我国教育工作指明了总体方向。

      党的十四大以来,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越来越得到全党全社会的重视。党的十五大在跨世纪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中,进一步把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四有”公民,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相信,在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指引下,教育事业一定能够在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中作出重要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