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学中加大学生学习自由度的作用

作 者:
甘民 

作者简介:
甘民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教学部 湖南·益阳:邮编:413049;职称:讲师。

原文出处:
益阳师专学报

内容提要:

两千多年前的《学记》对当时教学中提出的一些弊端,在现代教学中依然存在,由此引发笔者的思考,并由此提出应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提出加大学习自由度是学生主体能动性发挥,智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学记》批评引发的思考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不悖,其求之也拂。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这是两千多年前《学记》针对当时违反教学原则、不讲究教学方法等提出的尖锐批评。认为当时的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上课满堂灌,只求赶进度,不考虑学生能否接受消化,不顾学生志趣爱好,不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的现象。教师违背教学原则,要求不符合实际,所以学生厌学,怨恨老师,痛感学习之苦,而不感到学习之益。即使勉强结束了学业,也会很快忘掉。教师常常事与愿违的原因也就在这里。

      《学记》中批评的现象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普遍存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在《五年足了》一文严厉抨击教师讲、学生听、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说这是“滑稽”的,也是“残酷”的,“因为学生除了听讲以外再也没有别的工作,这样听讲要连续四五个钟头,实在是一种难受的刑罚”〔1〕。 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也曾说道:“看到十三四岁的孩子们整天埋在书堆里,埋在浩如烟海的作业世界中,没有歌唱、没有娱乐、没有科技活动,谁不着急呢?”〔2 〕上海市特级教师徐振东撰文说:“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教师上课,总希望把学生纳入‘我’的轨道,让学生在‘我’的圈子里转,指令性的话特别多,而指导性的话比较少。”接着他问道:“社会主义现代教学结构应该是怎样的?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到底有多少自由?”〔3 〕这一令人深思的发问显然是针对师生在教学中各自的地位及相互关系这一构成教学活动的主要因素提出的。在现行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只能围绕老师转,缺少自由,其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承认,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于是导致了《学记》所批评的种种现象的发生。就目前而言,可以说有愈演愈烈的趋向。请看一组数据:天津市关于中小学的调查材料显示: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厌学的比例分别为12.5%、35%、53%、60.97%。与此相关的学生中感到活着没有意义的分别为14%、22 %、26%、42%,初三为51%。〔4〕数据说明学生厌学的比例是随年 级的增高而加大的。专家提醒人们:大学生厌学与中小学搞题海战术、死打硬拼、心理超负荷消耗有关。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何在?顾明远认为中小学生学习负担重的内部原因,关键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低,没有用教育科学理论武装自己〔5〕。这是一针见血的评说。 至今许多教师仍在从事刀耕火种,老牛拉犁式的原始教学活动。重温《学记》的批评,不能不使两千多年后的教育工作者汗颜。

      那么,如何解决教师满堂灌,效率低下等问题呢?又如何去构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呢?笔者以为加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是其关键措施。

      二、加大学生学习自由度的理论依据

      加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要涉及到教学理论界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即“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的问题。综观教育史上对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有关论述,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类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地位,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控制和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一类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及教师的辅助地位。在现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点被更多的人接受。现代哲学、认知心理学也从认识发生机制上证实了学生自主活动性的不可缺少。

      桑新民指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而这一实践活动“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作为教师教授之对象的学生不仅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而且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实践的根本目的是要逐步确立和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要塑造和建构学习主体。”“建构的方式包括增加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的毅力,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学习活动的客观规律等,总之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依赖老师到能够独立地学习,进而真正成为自觉的学习主体”〔6〕。 作者用实践的观点来考虑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并由此肯定了教学的实践属性。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当然的实践活动,而实践的主体只能是实践着的人。因此,学生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的实践活动又总是有目的进行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这种社会实践每时每刻都在按照一定的目的改造着外部世界,改造着人本身”〔7〕。这种活动的目的性也就是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因此,建构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更深层次的哲学意义上讲是符合“内因与外因”关系的辩证原理的。相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来说,教师的教只是知识、智力发生的外因条件。学生的主观努力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

      认知学派也给这种观点提供了心理学方面的依据,皮亚杰认为知识、智力的个体发生离不开认识主体的自主活动。他从建构学的观点出发,认为认识的建立不是外界客体的简单复写,也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展开,而是一个由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结构的集合。列昂节夫说道:“为了掌握物品或者现象,应当积极地进行与该物品或现象的内涵的活动。”〔8 〕依据心理学家们的这些理论,一些高度重视学生主体性活动的课程、教学方法(如活动教学法、发现等)被设计出来了。只有当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充分发挥作用时,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教学质量才有真正提高的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