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提出 建构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理论这一问题是基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对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和与之相应的现代道德教育体系尚未建立这一客观事实和矛盾状态提出的。 对道德教育来说,20世纪既可以说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一个危机丛生、步履维艰的时代。但危机也好,改革也罢,都是因教育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冲突而生,都是围绕更好地解决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自身发展的关系而展开的。与其它时期相比,自80年代开始的中国道德教育的改革是一件具有特别意义的事情。因为随着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中国进入了一个以现代化为根本特征的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社会现代化的实践要求现代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的支撑,需要与之相应的道德教育理念和运作体系。然而,在如此重大的社会变革和如此强烈的社会要求下,我们并没有建立起这样一种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形式,主宰学校道德教育运作的仍是基于较为封闭、单一的社会结构而建立起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因其忽视现代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事实,忽视道德教育之固有的主体性本质,以及忽视现代社会对自主性和创造精神的呼唤,而在解释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解决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冲突面前日显苍白,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传递时代精神、塑造时代品格,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作用。因此,从新的视角构建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对人的引导、提升功能,为现代化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 〕乃是每一位教育理论工作者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 显然,对建构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理论这一重大学术使命的承诺,实质上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对现代道德教育理论要求的反映,也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对这一要求的理论上的自觉。它试图以社会现实要求为基础建立一种新的、综合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以指导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使学校道德教育更灵活、更主动地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对学校道德责任的要求。 指导思想 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的理论建构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因而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亦须符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理论建设的核心同样也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和现代、中国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前者涉及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现代开新,后者则涉及中国教育国际化、国际教育中国化的问题。因此,这里所讲的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的建设实质上是要以中国源远流长的道德教育传统的流变和现代转化为依托,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现实要求和近20年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实践为现实基础,以世界现代道德教育发展、演变的规律和趋势为参照,建构一种既有民族精神、又反映现代世界文明发展趋势,既融摄传统、又体现现代道德教育本质特征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形式。 准此,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的理论构建须首先确立如下指导思想或理论前提。 第一,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这里包括两个基本思想,一是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建设不是无根的创造,它不仅不可能完全挣脱中国道德教育传统一脉相承的链条,相反它还必须以这一传统为深厚的生长土壤,吸纳其中合理的、在今天仍不失其生存价值的因素并将它消融在现代思想体系中。此外,在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朗化的今天,世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既呈现共同化的特点,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向。为了在多极化世界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突出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考虑自己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教育传统。 然而,传统教育的重要并不意味着可以传统的现代移植和现代阐释代替现代理论的重建。因此,在对待传统道德教育上的第二个基本思想是,现代道德教育理念的确立、理论的建设同时意味着对旧的观念、旧的思想体系的突破和否定,没有对过时思想的批判和否定,就不会有新思想的出现,就不会有理论的发展。如果说,对传统道德教育的继承和吸纳为现代道德教育的建设提供历史的根据,那么,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和开新则为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化开辟道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国家来说,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和梳理尤显重要。因为在人类教育史上曾流传几千年的一些陈腐的、旧的教育观念,已渗透到教育机体的每一个毛孔,虽历经时代冲刷,但仍与现代道德教育思想的递演大势顽成颉颃,在支配、影响目前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操作中仍显示出现实的力量,以至于不对其从根本上进行梳理,就难以实现道德教育对时代使命的承诺。 第二,必须确立开放的研究视野,从根本上转变单一的、封闭的价值取向,把中国道德教育的改革纳入世界道德教育改革的潮流中去,吸收一切合理的、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建设有所助益的东西。因为要真正承诺中国道德教育理论建设这一严肃的学术使命,要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就不仅要考虑这一建设所赖以进行的特定的文化基础,而且还要考虑其人类整体发展基础,并为此积极寻求相互间的了解和合作,在相互交流、碰撞中逐步建立合理的外部评价参照系统和健康的内在自我反省机制。 在重视与世界道德教育思想合作、交流的前提下,尤其应该重视对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道德教育的借鉴。这主要是基于他们现代道德教育的先行性实践。 如果不拘泥于历史的具体细节而是着眼于道德教育思想的递演嬗变这一宏观视角,则可以把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约略划分为传统的和现代的两大部分。传统向现代的历史转变大致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如澳大利亚教育史学家康内尔(W.F.Connell )所说:“整个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教育,主要是同依次传递已建立的知识与道德传统、保守地顺应新环境,以及使青年准备谋生有关。20世纪的教育是另有肤色的一种动物。它并没有完全抛弃它的保守主义,但它更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和力图打破已建立的传统。它的任务不仅是保护传统,而且是对其批评和重建。”〔2〕19世纪末20 世纪初在西方所经历的那场在欧洲称为“新教育”,在美国称为“进步教育”的教育革命,无疑是西方几千年教育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教育变革之一。在这场变革中,一切传统的教育思想均都得到彻底的反省,一切机械的教育形式都遭到无情的批判。其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不仅极大地冲击了旧的教育思想形式,而且确立了未来乃至整个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格调。在近一百年的时间中虽然仍存在“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对立和冲撞,尤其是在二三十年代、五六十年代以及八十年代中期也确有“品格教育”的繁荣和复兴,〔3〕但强调道德的个体存在和创造本质、 强调道德教育的主体实践本质、强调围绕理性塑造德性已是理论界的共识。我们认为,经过近百年努力达成的上述理论上的一致和观念上的认同恰恰反映了人们对道德、对道德教育存在本质和存在价值认识的深化,而且,这些发展的主题也正是我国道德教育正在或必将面临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自觉的、及时的觉识可以使我们避免某些不必要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