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这个题目来探讨,是出于迎接21世纪对教育提出的挑战的需要。21世纪的中国,经济体制将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国进一步参与社会经济竞争,教育将更加成为“两个转变”和国际竞争的依靠者;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模式,将更进一步成熟,我国将走上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育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科学技术的新革命,信息将成为重要的资源,开发信息资源将更加依靠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教育要迎接21世纪的上述挑战,就应在培养什么样素质的人才上进行探索。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教学,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是教育思想。当前,我国教育培养人才的素质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究其重要原因,是教育思想的不适应。转变教育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的先导。 一、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 实行这个转变的实质,是要从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 教育的任务,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相联系的。如果说,农业社会是面向过去,工业社会是面向今天,那么,信息社会是面向未来。面向未来的变化速率更快的信息社会,对其成员的创新精神的要求是更高的。 在信息社会里,知识取代土地、厂房,成为最重要的资产,改变了组织评估与资产的方式,也改变了国家的成长模式与国际竞争力。创新的重要性远胜过原料与厂房。科技创新已成为保证一个国家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最主要的因素。被称为软件业龙头的微软公司交战守则中的一条就是“淘汰自己的产品”,否则别人就会毫不留情地超越你。这是微软成功的秘诀之一,也是在21世纪社会里的生存法则。21世纪我国的发展将面临两个制约因素:一是科技,二是资源。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的短缺,人口、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已为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但人们对科技会成为制约因素却认识不足。我国的科学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我国大多数民用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都是以引进为主,技术创新能力还十分薄弱。 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国的许多专家、学者也尖锐地提出一个观点:在激烈竞争的现代信息社会里,不创新,就死亡;而缺乏创新,是我国科技界当前的关键弱点。而这个“关键弱点”是与我国教育的弊端紧密联系的。 总之,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信息时代,越来越突出地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摆到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但是,我国教育的传统,是以继承前人的知识为中心的,这种教育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教学制度和管理方法;考试制度和评分标准;教育哲学和评价人才的标准,等等。 我国教育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过份注重演绎法,忽视归纳法。对此,杨振宁教授曾做过很精辟的比较分析。他说,所谓演绎法,就是从大的原则开始,从已经了解了的、最抽象的、最高深的原则开始,然后一步一步推演出来。这种方法可以使你少走变路,使你一步一步地、完完整整地把一门学科又一门学科学好。这就是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它的特征是:局限于前人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模仿能力,解决同类问题;有确定的标准答案;思维的重复性操作,等等。它的优点是可以使学生很好地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缺点是不引导学生去创新。所谓归纳法,是先抓住现象,然后从这些现象中抽出其中的精神,再用基本的最深刻的原则来验证。它的特征是:不受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局限,鼓励发挥自己的新见解;思考问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鼓励进行移植和组合思维的直觉性和跳跃性,等等。这种归纳法是进行探索的方法,容易走弯路,但却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教育方法。 我们的升学考试制度,特别是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也是一种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继承性教育制度。首先,它迫使学生按标准答案背书,不能有任何的发挥。其次,是一次考试定终身,不给青年人多次选择的机会。第三,考试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仅是笔试,不利于有各种爱好和特长的年轻人都有深造的机会。 我们的管理制度和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往往是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扼杀青年人的创造精神。 很显然,不转变这种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不树立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观念,就不能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当然,这种转变,并非要把传统的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统统丢掉,空中楼阁地去构造一个创新性教育,而是要通过对继承性教育进行选择、继承、改造和发展来实现。第一,要强调传授有效的知识,因为创造力依赖于知识的获得;同时,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但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使学生获得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应用所学得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第二,在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同时,要大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因为非智力因素对创造过程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与补偿”等重要作用。第三,学校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力、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好环境。我们的改革应围绕这些基本方面进行。至于具体的方式方法,则应通过实践不断加以总结、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