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农民兼业化的形成及其原因初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欧世健 广西民族学院历史系

原文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8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如何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差距,让终日劳作而又处境艰辛的摆脱农民贫困,安居乐业,是各国政府始终不敢忽视而同时又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战后日本的农民通过兼业化的生产方式成功地发展了农业经济,根本改变了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成为人多地少国家解决农村问题的一个比较成功的典范。

      在经历了特需景气(1951——1953年),神武景气(1954—1957年),岩户景气(1958——1961年)这三个工业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之后,面对相对落后的农业,雄心勃勃,试图挟工业高速增长的余威再演一幕惊世之作的日本政治家们,又开始踌躇满志地策划一个以美国式的大规模的农业经营生产方式为蓝本的农业改革:通过竞争、兼并,使单独分散经营的小农户难以继续维持正常生产而脱离农业,具有现代化特色的、高效率、专业化的大农户则乘虚而入、取而代之,并逐渐成为日本农业生产的支柱,从而结束延续千百年历史的分散落后的农业。于是,政府颁发了一系列的法律条例和措施,促成改革的实现。可结果却令人意想不到,那些原以为将要被清出历史舞台的小农户,通过实行兼业化的生产方式,适应了时代的变革,不仅顽强地生存下来,而且还日益发展壮大;相反,那些得到政府扶持的农户却难以为继,逐渐衰落。不过,殊途同归,日本农业通过兼业化的生产方式,农民的收入迅速增加了,日本农业的现代化也基本实现了。最令人感兴趣的是此成就并不象别的国家那样,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以大量农民涌入城市,造成城市人口、就业的不堪重负为代价的。

      日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普遍的农民兼业代的现象呢?

      一、战后初期的农地改革确立了日本现代农业的基本格局

      1946年,在美国占领下的农地改革,是以日本的非军事化为目的的,也就是通过提高农村中农民的收入,来达到切断日本工业低工资劳动力供应源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国内需求的增加来缓和日本人对外出口和侵略的意识;更重要的还在于占了日本军队大部分的来自贫困乡村的农民,会因为有了生计的保障,降低了从军的热情,从而有效地限制了日本军队的征兵能力。这样,农地改革自然就贯穿着明显的平均主义的倾向。政府以每反(约1.49亩)978日元的价格从地主那里收买过来,再以每反757日元的价格分给农民。这个价格在当年仅约为每反土地一年产值的7%,若再考虑到当时日本的物价上涨率高达100%这个因素,实际上这种收购价格已是接近于没收地主的土地,再转而分给农民了。通过土地改革,约190万公顷的水旱耕地转到自耕农的手中,1945年自耕地为279万公顷,佃耕地237万公顷,到1950年自耕地变为468万公顷,而佃耕地仅为48万公顷。(注:[日]中央大学经济研究所编:《战后日本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6页。)为缴纳高额实物佃租(“征收农民收获的60-70%的地租税。甚至有的地方实行‘八二地租’,即农民收获的八成作为地租缴给地主。”(注:刘天纯:《日本现代化研究》东方出版社,第183页。))而苦苦挣扎的农民,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成了小块土地的所有者。

      由于农地改革是在战败这一特殊的背景下进行的,这样与因遭受空袭而残垣四处,失业、物价飞涨的都市相比,农村便显得格外优越,“这里没有蒙受战灾的难民,并且由于黑市异常活跃,价格猛涨,把米、麦子、山竽之类的主食,萝卜、胡萝卜之类的蔬菜运到城市,很快就能以高价卖出,昔日家中仅有一反土地的小农户都是些‘穷光蛋’,而这时,靠这一反土地每年可唾手可得城里职员两年的收入。”(注:[日]户川猪佐武:《战后日本纪实》,1984年版,第35页。)于是,出现了城市人口向农村倒流的现象,农村的人口空前增多。战前的农户基本停留在550万户左右,到1950年增加到618万户。在这期间耕地面积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平均耕作的规模只能有所缩小。

      

      ④(注:[日]中央大学经济研究所编:《战后日本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7页。)

      在表中可以看出,与1941年相比,不满一町的农户数,不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都增加了,而一町以上的农户数,不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都减少了。零星小块土地的经营耕作方式,构成了战后日本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

      二、农业发展相对滞后,政治家决定另辟蹊径

      刚刚成为土地新主人的农民高昂的生产积极性和当时粮食严重紧缺的局面,使得农业生产先于工业于1949年便已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大米的产量达到了历史上最高水平。而且,农业生产连年持续增长,‘丰收和历史上最高产量’的报道接连不断。”(注:[日]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到1955年,日本仅大米产量就达到1238万吨,比40年代末50年代初增加了1/3以上。”(注:刘天纯:《日本现代化研究》东方出版社,第200页。)不过,农业形势的表面乐观却难以冲淡政治家们心中的忧虑。

      忧虑之一,国际粮食市场的状况发生了转变。原来由于战争、饥荒而一直岌岌可危的国际粮食市场,到1948年,由于风调雨顺和肥料工业生产的迅速恢复,供应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到1953年更变为供过于求,粮价大跌。而于1958年由于黄金外流导致外汇储备下降的美国要求日本放弃进口管制的保护主义的做法。1958年来日本访问的西德经济部长艾哈德也表示了要日本开放其国内市场的意见,面对欧美国家施加的压力,境外廉价粮食的虎视眈眈,日本政府坐立不安。零星小块土地的耕作方式,必然导致成本的居高不下,若这种状况不加以改变,日本的农业势必会在外国农产品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而要迎接挑战,只有走规模化经营这一条路子,也就是说走美国式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