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存再研究及中国稻作农业起源新认识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东南文化

内容提要:

文章认为中国栽培稻的驯化史可能始于距今1.5万年前后,距今8000~9000年左右中国南方淮河南岸古代居民率先发明早期稻作农业。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8 年 06 期

字号:

      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在1962年2月被发现(注: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洞穴遗址试掘》,《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同年3~5月及1964年4月(注:江西省博物馆:《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洞穴遗址试掘》,《文物》,1976年第12期。),江西省文管会对其进行了两次发掘。196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亦对之进行过调查和短时间的发掘(注:黄万波、计宏祥:《江西万年仙人洞全新世洞穴堆积》,《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3年第7卷第3期。)。1995年9~11月,由北京大学考古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美国安德沃考古基金会联合组成考古队,再次对该遗址进行发掘(注:刘诗中:《江西仙人洞和吊桶环发掘获重要进展》,《中国文物报》,1996年1月28日。)。至此,仙人洞遗址出土的石、陶、骨、蚌、牙器;兽碎骨;人类骨髂;以及烧火堆、灰坑等等遗迹;在数目上已颇为可观。其中最新发现的距今1万年左右的栽培稻植硅石(注:吊桶环与仙人洞仅相距800米,这两个遗址出土的遗物十分相似,推测它们属于同一人们的群体。故吊桶环出土的栽培稻植硅石可视同于仙人洞所出。赵志军:《稻谷起源的新证据——对江西万年吊桶环遗址出土的稻属植硅石的研究》,第二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更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深入分析仙人洞遗存的具体内涵,并进一步推进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的探讨,笔者以见诸报道的仙人洞遗存为对象,试作下面的爬梳和阐述。

      一

      黄万波和计宏祥先生,认为仙人洞属于水平洞穴,系由水平循环带的水,沿着层面和裂隙溶蚀而成(注:黄万波、计宏祥:《江西万年仙人洞全新世洞穴堆积》,《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3年第7卷第3期。)。

      仙人洞形成之后,由于洞里地下水位较高,并且比较稳定,于是在洞底堆积了第Ⅰ层棕色砂质土。黄先生等因而推定该层的地质年代为更新世。笔者以为,这些情况说明仙人洞开始填充时期,气候条件较为多雨或湿润,可能正值更新世的某一次间冰期。

      形成了第Ⅰ层之后,洞里地下水逐渐减少,主要由洞外填充入洞的黄色砂质土和洞内崩塌的石灰岩岩块,堆积了第Ⅱ层。地下水逐渐减少,应与气候比较干燥有关。第Ⅱ层中夹杂大大小小的石灰岩岩块又说明,该层形成时气温很低。黄先生等指出,这种堆积物不受洞穴高程的限制,并且在大块石头的表面有裂痕。这些性质很可能与气候变化的因素有关,……可以推论是寒冷气候的产物。(注:黄万波、计宏祥:《江西乐平“大熊猫——剑齿象”化石及其洞穴堆积》,《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第7卷2期(1963年)。)。此外,第Ⅱ层堆积物的基本色调为黄色,明显是冰期的反应(注:袁家荣:《略谈湖南旧石器文化的几个问题》,见《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2年。)。综合种种现象,笔者推测黄先生等划分的仙人洞第Ⅱ层,其形成时间大致在晚更新世的某次冰期。

      

      根据考古报告的描述,62T[,3]③C乙层,64T[,4]⑥A、⑥B层,64T[,5]⑥层,可以和第Ⅱ层对比(见万年仙人洞遗址地层对比表)。这意味着,在第Ⅱ层推积形成过程中,既受到自然力的影响,也有少量的人为影响。两者发生作用的时间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限于客观条件,我们对95年发掘的详情尚不得而知(注:目前仅知95年发掘把62T[,3]北壁揭开,向内掘进50厘米(西区);又将64T[,6]西壁揭开,亦向内掘进50厘米(东区)。东区第2层、西区第2、3层为上层堆积;东区第3、4层、西区第4层为下层堆积。至于这些层位如何与62年或64年发掘的地层对应尚不清楚。刘诗中:《江西仙人洞和吊桶环发掘获重要进展》,《中国文物报》,1996年1月28日。)。但已公布的一组有关95下层的[14]C测年数据却极有价值。这组数据显示,仙人洞最早的居民的活动时间大致在距今2~1.5万年之间(注:刘诗中:《江西仙人洞和吊桶环发掘获重要进展》,《中国文物报》,1996年1月28日。)。换言之,人的因素此时在第Ⅱ层堆积中留下了痕迹。

      从全球情况看,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距今1.8万年前后发展最盛,海面降低达百米左右(注:杨怀仁、赵英时、谢志仁:《中国东部晚更新世以来的海面升降运动与气候变化》,《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地质出版社,1985年。)。我国东部的孢粉资料也反映距今2~1.5万年是晚更新世以来气候最寒冷的时期(注:杨怀仁、谢志仁:《中国近20000年来的气候波动与海面升降运动》,《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地质出版社,1985年。)。故笔者认为,所谓仙人洞第Ⅱ层堆积,应是晚更新世末大理冰期的盛冰期和仙人洞最早的居民的生存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下伏的第Ⅰ层堆积则可能为晚更新世的庐山——大理间冰期的产物。

      黄先生等把第Ⅲ层,分为第Ⅲ[,a]层和第Ⅲ[,b]层。第Ⅲ[,a]层系黄色砂土,由砂、细砂和泥质物等组成。含有大量的文化遗物。第Ⅲ[,b]层系灰色坚硬的砂土,夹有磨圆度较好的砾石,其余包含物与第Ⅲ[,a]层略同。到了全新世晚期,由于当地喀斯特洼地的地下水位升高,第Ⅲ层的堆积受到洞外文溪河的侵蚀,从而在第Ⅲ层之中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空隙。于是在第Ⅲ层空隙,又堆积了第Ⅳ层。第Ⅳ层是土质疏松的灰色土,含骨镞、骨锥、穿孔石器和石斧等磨制石器。黄先生等认为,第Ⅳ层是后期人类活动的遗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