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近代经济三元结构的产生与发展(之一)

作 者:
林刚 

作者简介:
林刚,1948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8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二、近代长江三角洲三元结构的困境及顽强生命力

      近代长江三角洲形成三元结构的经济格局后,其自身的整体发展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各结构间的相互关系也并非总是呈现了“正相关”的协调关系。三元结构是在极为困难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中成长的,历经坎坷。但虽然如此,三元结构这种近代经济格局毕竟未被压垮,而是屡起屡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顽强地生存下来。

      (一)长江三角洲三元结构的困境

      二十年代以降,尤其是二十年代末期以后,长江三角洲的三元经济结构受到宏观社会经济环境中不利因素越来越大的冲击,处于越来越恶劣的生存环境之中。帝国主义愈益强烈的政治、军事、经济侵略,是致使三元结构生存困难的主要原因。由于近代中国是一个丧失独立主权的国家,资本帝国主义的洋货得以肆无忌惮地冲击我国内市场,严重危害了民族产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二十年代初,这种危害已至为明显,二十年代末特别是三十年代初,由于日本侵占我国东北,更使以东北为主要市场的长江三角洲部分农村工副业受到巨大损害。国内市场受冲击后,原来形成的城市近代工业与农村工副业的相互协调关系受到了多方面的干扰、破坏。

      长江三角洲农村手工织布业与近代机器棉纺织业之间关系的变化,是生动的典型事例。

      早在1904年,日本通过日俄战争对东北进行侵略并控制了东北南部后,就倚仗各种特权以机器纺织品大肆抢占中国土布的传统市场,严重威胁到关庄布的销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更大大加紧对东北的侵略,进口棉布不断激增。而南通土布终因缺乏国家的有力扶持,生产方式又为小农分散形式,个体生产力量单薄,弱点颇多,终难与日本机布长期抗衡。关庄布销量持续大减。请看下列各表:

      表1 东北口岸直接进口棉布价值表(三年平均指数)

      年 度

      指数

      1913 100

      1914—1916

      82.3

      1917—1919 136.8

      1920—1922 157.7

      1923—1925 155.7

      1926—1928 218.1

      1929—1931 159.2

      资料来源: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第167页

      表2关庄布销量表

       年度产销量(件)年度产销量(件)

       1904150 000① 1926 95 777

       1920157 400② 1927 87 911

       1922104 348③ 1928 71 528

       1923120 142

      1929 76 517

       1924 72 187

      1930 64 828

       1925118 392

      1931 39 545

      ①年产量。见林举百《近代南通土布史》

      ②年产量。见《通海新报》民国十年三月二十七日

      ③销东北量,《南通报》民国二十一年五月二十一日,下同。

      1931年“9.18”事变,日本军事占领东三省,就完全断送了关庄布的市场:“近自“九·一八”事变发生,运销东北三省纱布,骤自二十余万匹减至三、四万匹,几如绝迹。……兹据纱布同业公会之调查,四十余家纱布字号,本年来倒歇者已十余家。平常通海两县,赖以为生约六十余万人,但今年线机停织,工人失业约十万人,因之平民生计,大受影响”〔36〕。

      不独南通关庄布受到洋货的强烈排挤,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各类土布都受到程度不等的严重影响。以“布码头”著称的无锡,所产土布自二十年代后即因受外国纺织品之竞争而明显衰落,据说1921年无锡土布产量只及江阴的十分之二〔37〕。武进土布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即“因英日两国之竞争,遂使本市所产出的土布,到处受人唾弃,销售不易”〔38〕。日本强占东三省后,对整个江南土布均造成极大打击:“东三省亦为江苏土布之一大销场。民国十年前后,由上海远销东北者,每年约三、四十万包,售价高至五十两,低则三十两。但最近数年以来,销场锐减。考近年冀鲁鄂豫各省平民往东北垦荒者,为数至少在二百万人以上,所需土布,为数当不少,而实际销售数量,适得其反。考其原因,则以日人纺织中国式土布……至(九·一八)事件发生,东北全部在混乱状态之中,土布销场,急转直下”〔39〕。

      由于中国近代纱厂的市场基础——农村手工织布业受到严重损害,纱厂为了生存下去,不能不改变原有的经营方针。常州、无锡等地,处于沪宁线上,受洋布倾销影响强烈,农村土布衰落较早。严峻的形势使一些精明的纱布商早就敏锐觉察到,纱厂若继续依赖农村手织业为产品市场,前景殊不乐观。若想生存下去,纱厂只有改变经营方向,将所产机纱在本厂中直接制造成布,方能与洋布抗争。因此,大量纱厂在本厂增设织布机用以织布。例如无锡,除丽新厂系由布厂发展而成之外,其他如业勤、振新、广勤、豫康等纱厂,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建厂时均未设置布机,全部生产供农村织布用的机纱。申新三厂在建厂时亦未设布机,只是在1921年开工后因纱市不畅,订购了布机500台。 全无锡的纱厂只有庆丰建厂时购置布机250台。然而至1929年, 无锡各纱厂设置之布机已明显增多。至1936年申新三厂已拥有布机1478台, 庆丰为720台,振新252台,广勤82台〔40〕。另一些厂,如无锡丽新、常州大成纱厂,则变为纺、织、染、整的全能企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