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近代经济三元结构的产生与发展

作 者:
林刚 

作者简介:
林刚,1948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8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世界诸国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发展的历史上,有过各种不尽相同的农业与现代工业、乡村与城市的相互关系。英国早期工业化是建立在传统农村经济组织被破坏的基础之上的,一般被视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一种典型,而传统农村经济结构的破坏,也被视为现代经济兴起的必要前提。当代的发展中国家,则普遍存在着一种城乡关系上的“二元结构”,即城市中以大工业为代表的现代经济与农村中以落后农业为代表的传统经济长期并存的经济结构。许多学者认为,在这种二元经济中,传统农村经济在社会向现代经济的演进中,作用往往是消极的,它一般只是被动地向城市输送剩余劳动力和部分原料。只是在农村剩余劳力被城市工业汲尽,用高资本高技术取代传统生产方式后,农村才可能走上“现代化”轨道,整个经济从而从“二元”变为现代化的“一元”。

      然而,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向现代社会经济的过渡历程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种殊不相同的情景,既不同于英国早期的现代化,也不同于发展经济学中论述的二元结构状况。出现在历史上的是三种经济类型并存的局面:农村传统农业经济,城市大机器工业经济,以及既富有传统色彩、又深受大工业影响、带有近代经济因素的农村工副业商品经济。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农村工副业商品经济的顽强与长期性,以及它对近代大工业和农村传统经济的强烈积极影响及纽带作用,已远非一般认为的颇为消极的“过渡”二字所能涵括。本篇所欲论及的,就是近代长江三角洲大地上的这种“三元结构”,中心是探讨三元结构中传统与近代经济结构的联接点——近代农村工、副业即“中元”结构。

      一、近代长江三角洲三元结构的形成过程及相互关系

      (一)“传统农业一元结构”的基本特点及转变动因

      在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冲击前的很长历史时期中,我国长江三角洲一带一直以封建〔1〕性的小农经济为社会经济的基础。 即便是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城镇手工业中,封建性的、依附于农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也占据绝对统治地位。这种社会通常被学者们称之为传统农业社会,它与既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工业又有“传统”农业的“二元结构”社会不同,是较单纯的“传统农业一元结构”。

      小农业与家庭工副业密切结合,是长江三角洲传统农业的基本形式,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发展的盛期。其中农业的主体是粮食种植业,工副业即农民家庭手工业和家庭副业,概括而言将手工业视为副业之一种亦无不可。工副业种类繁多,随着农民对自然产物利用的愈趋广泛而逐渐增加,如棉纺织、蚕桑、织绸、手工编织、刺绣、养猪、鱼、禽,种植果木菜蔬,等等,几乎包括一切农民可以涉及的生产领域。这种农工结合体的重要特征是:农业与工业(手工业)密切结合、相互补充;生产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家庭消费的需要;诸生产要素,如劳动力、生产资本、乃至相当部分生产原料,基本要靠农民家庭内部来获取而无须经由市场交换。土地虽可买卖,但对大多数小农来说,田地或是世代留传的,或以各种租佃关系长期归小农使用。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将这种经济称为“封建性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然而,以“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概括长江三角洲传统小农经济结构,严格说来并不贴切,因为这忽略了该结构的另外一些重要特征。小农家庭生产能力的薄弱,所处自然环境对生产的诸多限制,使长江三角洲小农虽竭力追求自给,却仅凭家庭之力远非可达到自足。一部分生活、生产资料必须求诸于家庭之外的供给。为了换取这些必需用品(如部分的口粮、盐、铁制农具等等),农民需要出售自己有能力多生产的、超出自给需求的物品,这类为了交换而到市场上出售的物品,基本来自农家手工业和副业,这就使得长江三角洲的传统农业经济具有“顽强的自给性生产与较发展的商品工副业生产同时并存、缺一不可”的总体特征。这种总体特征,对近代该区域传统农业经济的“一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自给性农业与商品性手工业相结合的型态以棉纺织业与粮食种植业的结合为典型。长江三角洲地区植棉、纺纱、织布的推行,一开始就与大量贫苦农民苦于食粮匮乏,力谋生计有关。陶宗仪在《辍耕录》中说:“松江府东去五十里许曰乌泥泾。其地土田硗瘠,民食不给。因谋树艺以资生业,遂觅木棉之种,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子……厥功甚艰。国初时有一妪名黄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2〕以上说的是宋末元初之事。至清代前期,以松江府为中心, 包括苏州府的常熟,太仓州的镇洋、嘉定、崇明、宝山,常州府的无锡、江阴,浙江嘉兴府若干县,长江北岸的如皋、通州、海门等地,农民家庭手工纺织业均极兴盛,松江是我国最著名的棉布产销中心。与商品棉纺织业发展的同时,农户又紧紧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所谓“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3〕,“妇女亦事耕耘,兼勤刈获,暇则纺绵织布, 抱布贸银”〔4〕,“植花以始之,成布以终之,然后贸易钱米, 以资食用”〔5〕,等等,都反映了商品性家庭手工业与自给性农业的结合状况。如果说,在农民的家庭棉纺织产品中,还有少量是供自己衣被之用的话,对于江南农村另一主要家庭工副业——植桑养蚕、缫丝织绸来说,则是更纯粹的商品性生产。农民从事这种工副业显然不是为了自己要穿绫罗绸缎,而完全是为了出售,以补充农业收入之不足。总而言之,长江三角洲的传统经济虽然是一元化的农业结构,但在一元农业结构的内部,却生存着两类不同性质的产业部门:自给性农业与商品性工副业,这就为在一定条件下一元结构的分化埋下了基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