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货币体系的结构变化研究(上)

作 者:
李槐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云南教育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文章论述了中国古代货币体系的结构变化问题。文章认为,中国古代货币存在由贵金属和贱金属构成的体系。汉代以前,这个体系由黄金和铜钱构成。黄金退出后,由于没有适当的贵金属加入,货币长期混乱,铁钱、锡钱、铅钱和纸币的出现表明了这一点,这是货币体系的结构变化。明清时,白银经过长期积累其数量已与社会经济相吻合,由白银和铜钱构成的货币体系稳定运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8 年 01 期

字号:

      货币经济在中国出现很早,并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在对古代货币状况进行研究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货币体系、货币结构有过十分重大的变化,中国货币史上的许多现象,可以通过对货币体系结构变化的研究得到更合理的解释。

      货币体系,指的是两种或更多的货币组成的有规律的货币整体;货币结构,指的是构成货币体系的具体货币种类及相互间的关系。货币体系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内部结构因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动。货币体系和货币结构的变化,对货币体系本身,对商品流通,对经济发展,乃至对整个社会都有着程度不等的影响。

      中国古代货币经济发达,其间不乏货币体系完整,货币结构正常的时期。大体说来,秦汉时由黄金、铜钱组成的货币体系和明清时由白银、铜钱组成的货币体系是完整的,其结构也是正常的。自东汉末期至明中叶一千二百多年里货币体系出现缺环,货币结构不完整、不正常。在这段不短的时期,由于货币体系、货币结构出观了问题,引起货币的急剧波动。在近十三个世纪里货币的波动情况是复杂的,波动程度也不一样,研究者见仁见智,提出各自的看法,但却未涉及货币体系和货币结构,一些问题的解释使人觉得不那么妥当,还有一些货币问题则没有进行过研究。本文拟从货币体系、货币结构发展变化的分析研究入手,解释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的一些问题。

      一、对货币体系的认识

      由于至今未见对货币体系的研究成果,所以货币体系是否存在的问题需要说明。

      我们对货币体系及结构的认识从理论和史实两方面入手,理论方面又分为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和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观点两部分,马克思的货币理论集中叙述,古代思想家的观点将在后几节和史实结合论述。

      马克思对货币体系问题进行过探究和分析。马克思对货币体系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在开始货币的分析研究时曾着重说明“在以下的研究中要把握住,我们所谈的只是从商品交换直接产生出来的那些货币形式,而不是属于生产过程较高阶段的那些货币形式,如信用货币。”〔1〕这表明,我们所要研究的中国古代货币体系、货币结构,属于马克思分析研究的范围。

      马克思对货币体系的分析研究是从对铸币的论述开始的。马克思认为,铸币在流通中会受到磨损、“它在尘世奔波中磨来磨去,日益失去自己的含量。它因使用而损耗。”〔2〕从而铸币金属的名义含量和实际含量逐渐出现差异。“在流通速度不变时,铸币流通得越久,或者在同一时间内它流通得越活跃,它作为铸币的存在就越是同它的金银的存在脱节。……其他物因为同外界接触而失掉了自己的观念性,而铸币却因为实践反而观念化,变成了它的金体或银体的纯粹虚幻的存在。”〔3〕铸币逐渐成为其金属含量的象征,“这样,由于流通过程本身,所有的金铸币或多或少地变成了白己的实体的单纯符号成象征。……由于金变成了它自己的象征,又不能当作自己的象征来用,所以它在自己磨损得最快的范围内,即在买和卖以最小规模不断重新进行的范围内,取得了一种同它的金存在脱离的象征性的存在即银存在或铜存在。在全部货币中总有一定部分(显然不是同一些金块)在这个范围内当作铸币来流通。这一部分金就被银记号或铜记号所代替了。”〔4〕处于流通的铸币本身的特性允许不止一种币材的多种铸币同时存在,“因此,如果说能够作为价值尺度,因而作为货币在一国之内发生作用的只有一种特殊商品,那末、当作铸币来用的除金外可以有几种商品。”〔5〕为了保持铸币的相对稳定性,“因此,在一切流通发达的国家中,由于货币流通本身的必要性,不得不使银记号和铜记号不论损失多少金属仍具有铸币资格。”〔6〕这样,作为流通货币的铸币在流通中不断磨损的特性使流通山多种货币的并存成为必要和可能。在论述了铸币,说明在流通过程中将出现多种铸币之后,马克思又论述了非流通状态的货币。非流通货币表现为“货币贮藏”、“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三种运动形态.用于贮藏、支付和平衡国际贸易差额。三种运动形态都体现了完全货币的基本职能。〔7〕处于非流通状态的货币既有铸币形式.也有非铸币形式即抛弃了形状和官方印记的无差别条块形态的货币。从马克思对流通状态和非流通状态的论述可以看出货币的种类是很多的。

      多种类的货币并非一盘散沙,随意组合,它们的存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表现出货币的客观规律,它们是按照货币规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有规律的货币组合是多样的,分层次的,如流通状态货币和非流通状态货币就是其中一种,本文所要探讨的货币体系也是遵循客观规律的货币组合方式之一。

      在论述了处于流通的铸币后,马克思提出了“辅币”和“货币”概念并论述了其发展演变过程。马克思指出:“用银铜等金属记号作的辅币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在大多数国家,价值较低的金属过去是作为货币流通的,例如银在英国、铜在古罗马共和国、瑞典和苏格兰等地,直到流通过程把它们降为轴币和贵金属代替它们为止。”〔8〕铸币在流通中发展演变的结果是“辅币”和相对应的“货币”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价值较低的金属在流通中降为辅币。相对应的由贵金属充任的不被称为“主币”而是被称为“货币”。马克思这样考虑是严谨而审慎的,因为马克思在这里所研究的是”从商品交换直接产生出来的那些货币形式.而不是属于生产过程较高阶段的那些货币形式。”近世货币学所提出的,属于生产过程较高阶段的货币形式的,有主币辅币之说。近世货币学所说的主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没有主币的这种能力,处于从属地位,主辅币相互之间并不相权,而只是主币权辅币。古代货币,即从商品交换直接产生出来的货币形式并非如此。拿中国古代货币来说,在货币体系完整时,不管是秦汉的黄金和铜钱,还是明清的白银和铜钱,都各自具有无限的法偿能力,彼此相权。把古代货币的这种构成称之为“主、辅币”不恰当,所以马克思用了“货币”一词和辅币相对应。这里需要说明,马克思在货币理论研究中使用的“货币”一词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全部货币的指称,另一层是指和铸币不同的非流通的货币形态.在货币研究中要注意区分。〔9〕

      货币在流通过程中形成了“辅币”和“货币”,这两者是不可分的统一体,也就是形成了一个体系,我们将之称为货币体系。由“货币”和“辅币”构成的货币体系的形成原因,马克思是这样解释的:“随着流通中商品价值总额的增加,各个国家都觉得用银计算比用铜计算方便,用金计算又比用银计算方便。随着国家日益富裕,国家就使价值较低的金属变成辅币,使价值较高的金属变成货币。”〔10〕流通中商品价值总额的增加促使货币体系形成,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又决定着流通中的商品价值总额、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商品流通情况是由贵金属充任的“货币”和由贱金属充任的“辅币”构成的货币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具体情况也极大地影响着货币体系的发展演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