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经济变革与难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勇勤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

原文出处:
学术界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8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晚清的经济变革,是近代中国带有历史性转折特征的大事。既属于变革,相应地也就必然出现极难解决的问题。在这场变革当中,哪些难题对深化变革具有阻碍作用,这是本文想要来探讨的。

      一、经济变革中以五行业为导向的近代化趋势

      晚清的经济变革,以工业、金融信用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农业为导向,十分明显地表现出近代化趋势。

      工业的近代化,以民用企业为例,从制造业看,创办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共设立808家;从采掘业看,创办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共设立145家。这953家工矿企业,经营形式有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商办和中外合办五类,创办资本总额达2亿多元〔1〕。这些新式企业分布在纺织、粮食加工、机器、化工、水电、造纸、印刷、制材、制药、制革、玻璃、水泥,以及煤炭、金属采掘等各行业中。

      金融信用业的近代化,从银行来着,共设立31家;从保险公司看,共设立14家。银行的经营形式,出现了官办、官商合办、商办、中外合办四类,企业数量比是10:3:17:1,可见商办的占多数。保险公司的经营形式,出现了官督商办、商办两类,企业数量比是3:11,也以商办的居多,就可知创办资本的26家银行和11家保险公司统计,两者的创办资本总额是3238余万元〔2〕。

      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从铁路看,自清政府开办铁路到1911年,中国出资及借外资建筑的铁路总计5858.4公里,占晚清时期中国铁路总长度的60.9%〔3〕。晚清共成立铁路公司19家,其中1886年1家,1904——1907年间18家,经营形式有官办、官督商办、商办三类。20世纪初的15省商办铁路公司占的比重最大,筹集的资本总额达9000多万元。从航运业看,创办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企业共设立211家,经营形式有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商办、中外合办五类,企业数量比为4∶1∶5∶20∶1,商办的占了绝大部分。据104家可知创办资本的企业统计,创业资本总额约1719万元〔4〕。

      商业的近代化,从商业企业看,迟至20世纪初才出现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公司,最早的两家是华侨在香港创设的,它们是先施总公司(1900年)和永安百货公司(1907年)。1909年,全国向农工商部注册的商业公司有15家〔5〕。从新式商人组织看,到1912年,全国出现的商会(包括商务总会、商务分会和商务公所),共有2000个左右〔6〕。开设商会,借用时人的评价,“为中国商业史上之第一纪元”〔7〕。

      农业的近代化,从近代农业企业看,以东北的奉、吉两省为例,到1912年,奉天创办农牧垦殖公司12家,吉林创办8家,这20家企业共缴资本95万元〔8〕。再以1902年在锦州大凌河一带出现的天一垦务公司为例,所集股款就达60万两,承领的牧场地有10多万亩〔9〕。从科技兴农看。已引进农业机械,如1906年前后,山东省有个农场由美国购进新式农具20多种,由日本购进数十种,同时农场为了增产,发展农田灌溉面积,还购进凿井机器。试验新法凿井,开发井灌工程〔10〕。又如1906年奉天设立的一个有1300多亩土地的农业试验场,也购进了多种新式农具〔11〕。改良农业的措施,还有如1904年和1906年,山东省的农工商务局曾先后两次从美国购进棉花良种,分发棉区试种。穆藕初是近代著名的民族企业家,是留美回国的农学硕士,1915年后,他在自己的德大纺织厂附近,创办了一个“从事于改良棉质之研究”的植棉试验场,对此还在《藕初五十自述》中提到,“中国之移植美棉”,“不自余所设立之棉场始”〔12〕。这指的就是。清末,地方政府已经从美国引人棉花良种,示范栽培,试验农作新法,并在一定范围内加以推广了。

      工业、金融信用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农业的近代化,从总体上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五行业的近代化,又各以不同程度,增强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反映了晚清的经济近代化程度,虽然相对于当时外国资本主义国家仍是相当落后的。但毕竟在缓慢之中还是向前发展着。政府想要通过以经济近代化方式的“富强”,最终实现“自强”,那么,晚清的经济变革也就必须实现经济增长这个最直接、最重要的发展目标。

      二、政府参与经济活动面临的四大难题

      政府城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一些特定的经济领域和经济行为,必须由政府参与才能正常运转。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具体行为,主要是规划制定经济活动秩序,维护正常经济秩序,调解、裁处经济矛盾和纠纷,直接或间接调节社会经济活动,计划和规划经济发展与增长,充当某些特殊经济活动的主体等。但是,当政府履行它的主要经济职能时,总要在现实中碰到一些难题。晚清时期,政府直接主持“数千年来未有”〔13〕的经济变革活动,自然就有出现的难题在困扰着它。

      难题一:财政收支不平衡。

      先来看国际收支。在中外正常贸易中,1864年以前,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然而必须注意到,这时的出超,是指在正常贸易范围内。而在当时的中外全部贸易中,鸦片贸易是占有很大比重的。如1840年输入中国的鸦片为15619箱,1856年达58606箱〔14〕。另据王先谦在光绪五年的一条资料披露:“洋药进口,每年约七万余箱。洋人每箱售银五百两,总计三千五百万。中国每箱收税三十两,总计不过二百一二十万。洋药厘捐,各省多寡不同,总计只二百数十万。中国所得,皆民输官用,并非获自洋人,而外洋以此毒物收中国之银,岁至三千数百万之多,中国如之何而不穷也。”〔15〕所以,清政府虽然在正常贸易中居于出超地位,但国际收入并非真能增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可以动用的现银,被鸦片所吸收。”〔16〕。1865年,清政府第一次出现入超。以后,入超年份增多,出超年份减少。到70年代后期,就连年入超,再也没有出现过出超,直到1911年清政府覆灭。长期入超,造成了国家储备资产减少和外流,反映的是国际收支不平衡。国际收支是国内总收支的一部分,国际收支有赤字必然要靠国内收支来抵补。而长期国际收支不平衡,必然给国内各项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经济的稳定,造成一定的压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