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蕃:宋代泉州蕃商与海洋贸易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云,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暨闽南文化研究中心(福建 漳州 363000);林丽珍,泉州学研究所(福建 泉州 362000)。

原文出处: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自唐中期到宋初以来,泉州逐渐崛起为著名的海港城市,吸引了南海诸蕃国、西亚、东非甚至欧洲的商人到来,这些商人被当时的泉州人称为“黑白蕃”。黑蕃商主要来自今东南亚诸国、南亚次大陆印度洋沿岸国家、东非国家;白蕃商主要来自今天阿拉伯半岛海湾各国、中亚部分国家、小亚细亚、北非、西班牙南部等地。他们开辟了到达泉州的海洋航线,开展海洋贸易,为包括泉州人在内的中国人运来香药、纺织品,也从中国输出瓷器等各种生活器具、丝绸、漆器、金属器皿等。一方面为宋朝统治者提供了高级香药、珠宝等奢侈品,另一方面也为宋朝提供了一些财政收入。宋朝泉州黑白蕃商是10-13世纪海洋贸易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也是宋元时期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建设者和践行者。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4 年 03 期

字号:

       泉州是宋朝著名的港口城市。其地东南临海,海岸线漫长曲折,港口众多,“近接三吴,远连二广,万骑貔貅,千艘犀象”“富商巨贾,鳞集其间”,①吸引了海内外商人来此贸易。这些海外商人在当时被称为“蕃商”或“诸蕃”,即“诸蕃有黑、白二种,皆居泉州,号蕃人巷”。②目前学界对宋代中国海外贸易研究较多,③其中颇有对泉州海商贸易的探察,④但是对于留居泉州蕃商的研究则相对较少。⑤宋代泉州黑白蕃商包括哪些国家或地区的商人?他们如何开展海洋贸易?他们对宋代泉州的海洋贸易做了哪些贡献?这些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宋代泉州的主要外贸港口、潮汐与外来航线

       宋代海外蕃商经过远洋航行后,首先到达中国南方大港广州。虽然广州经济繁华,但广南东西路的经济总量有限,奢侈品消费能力也有限,所以蕃商不满足于只能在广州交易,遂向广南东路市舶司建议,希望宋朝廷能够放宽他们的贸易范围。广南东路市舶司向朝廷报告说,“海外蕃商至广州贸易,听其往还居止,而大食诸国商亦丐通入他州及京东贩易”。崇宁三年(1104),宋廷诏令“蕃商欲往他郡者,从舶司给券,毋杂禁物、奸人”。⑥即崇宁三年市舶法扩大了蕃商在中国的贸易范围,他们可以合法前往其他州郡销售香药等外来奢侈品,购买当地产品,而其他州郡的百姓也可以直接向南洋蕃商购买香药等物。其中,泉州是南洋蕃商比较向往的港口城市之一。

       宋代泉州经济圈辐射福建路、江南西路、江南东路、两浙路部分地区,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北宋蔡襄两任泉州知州,他指出泉州“州称都会,居有版籍之繁”。⑦北宋后期,福州人郑侠(1041-1119)了解到泉州“维平海之大州,乃七闽之都会。土疆差广,齿籍至繁”。⑧两宋之际的张纲(1083-1166)认为,“泉之地并海,蛮胡贾人,舶交其中,故货通而民富”。⑨南宋乾道四年(1168),王十朋(1112-1171)为泉州知州,在谢表中称泉州“乃富商大贾往来之会”。⑩真德秀(1178-1235)指出,“泉之为州,控临大海,实闽陬要会之地”。(11)嘉熙元年(1237),许应龙(1168-1248)《刘炜叔知泉州制》云,“温陵大藩,民繁事夥,蛮舶萃聚,财货浩穰”。(12)刘克庄(1187-1269)认为,“温陵邑屋繁雄,军府殷实,素号闽之乐土”。(13)元人李士瞻(1313-1367)写信给泉州官员说,“夫泉南为郡,控带番广,海舶之所集,珍货之所聚,视七路尤为要冲”。(14)以上多位宋元士人的观点,集中说明泉州的主要特点有这些:临海,位置重要,海洋贸易发达,财源富足。

       (一)宋代泉州的主要港口

       宋朝泉州下辖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德化、永春七县,其中晋江、南安、惠安、同安临海。宋朝泉州诸港南起围头湾(或称围头澳),外有料罗海心、围头海心,中经深沪湾,北至泉州湾,其主要港口有泉州湾的刺桐港与法石港、晋江石湖港、惠安县小兜港(今泉州崇武港),深沪湾的永宁港,南边围头湾的安海港、石井港、围头港等。(15)至宋末元初,后渚港开始兴起。(16)

       宋朝泉州基本上是港寨合一,即于海边交通要害处,设立水寨,安排土兵驻扎,引导蕃船到市舶司申报抽解,并维护海上秩序。宋朝初年,朝廷在泉州下辖的晋江石湖、惠安小兜、南安石井、潘山、德化云峰里设有5个土兵巡检司寨,每寨约300人,员额1500余人。其中晋江石湖、惠安小兜、南安石井为“风帆浪舶往来冲集要害之处”,为沿海诸州军“控扼地方”,设置巡检“防遏盗贼”。(17)泉州湾的宝林新旧两寨、法石寨及深沪湾的永宁寨属于殿前司左翼水军管辖。(18)

       刺桐港为泉州城南环城河的内港,亦称“南关港”,(19)所以有人认为,“一城要地,莫盛于南关”。(20)晋江绕泉州城西北而来,与东南而来的泉州湾潮汐交汇在宋代的镇南门、通津门(即水门)一带。开元六年(718),刺史冯仁知“缘州郭无县”,向朝廷请求析出南安县东部部分地区,设立晋江县,(21)获得朝廷批准。晋江县在晋江南1里处,县治与泉州州治同在城中。开元二十九年,泉州别驾赵颐贞“凿沟通舟楫至城下”,(22)即通过开凿人工河流,把泉州城内河水系与晋江连通,扩大了城内外商品运输体系,泉州城初具港口城市的雏形。随后,王审知、留从效等先后修建泉州子城、罗城。南唐保大年间(943-957),留从效修建罗城,方圆20里,设有7个城门,东门为仁风门,西门为义成门,南门为镇南门,北门为朝天门,东南门为通淮门,西南门为临漳门、通津门。南宋宝庆元年(1225),泉州知州游九功(1163-1243)“始筑瓮门,于城南外筑翼城,东自浯浦,西抵甘棠桥,沿江为蔽”。(23)罗城在镇南桥内,桥跨南壕,“直东抵通淮门,直西抵临漳门”,(24)跨河为桥,“流东西,贯直南,并受潮汐”。这使得泉州成为成熟的港口城市,“四海舶商,诸番琛贡,皆于是乎集”,揭开了泉州成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序幕。(25)

       法石港倚靠法石寨,距离泉州城15里,“系是里巷,去城不远”“正系咽喉之地”“内足以捍州城,外足以扼海道”,为泉州城“防海要冲之地”。法石港处江海交汇处,“水面广阔”,港深波静,适合停泊各类海舶,为南关港的外港。(26)现代考古发现,法石港出海口一带有江口码头,尚存文兴渡、美山渡两个渡口遗址。(2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