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列”结构及其超越:融合新闻的时间叙事形式及语言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涛,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薛雅心,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原文出处:
新闻记者

内容提要:

经典叙事的基本条件是序列结构和因果关系,而时间则是一种基础性的情节组织逻辑。离开时间所提供的“序列”逻辑,叙事学所关心的故事、结构、形式都将无从谈起。从经典叙事学到数字叙事学,原本的时间命题——时序、时距、频率都已然超越了原初的时间性内涵。在传统新闻叙事中,时间只能在线性结构中发挥作用,融合新闻则呈现了一幅前所未有的时间图式,即一种嵌套的、网络的、拓扑的、面向未来的时间图式。相对于传统新闻而言,融合新闻对于经典叙事的“序列”结构之超越,主要发生在叙事结构、表征方式、认知模式三个维度:在叙事结构维度,有别于经典叙事对时间线的高度依赖,融合新闻创设了一种全新的时间线形态,即叙事结构的形成不再局限于历时性的时间图式,而是存在多种可能的“生成之线”,具体体现为可视化的图像结构和嵌套式的褶子结构;在表征方式维度,融合新闻超越了传统新闻的“现在时态”,不仅沿着“复现过去”与“预测未来”两个维度拓展了时间叙事的边界和空间,而且在数据基础上打通了过去、当下、未来之间的通约语言;在认知模式维度,基于可视化的视觉修辞实践,融合新闻在数据、空间、符号维度上重新发现并建立时间的概念与意识,相应地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时间图式,即数据化的时间图式、空间化的时间图式和符号化的时间图式。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24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210

       时间是衡量一切运动的标准。任何事件的变化与发展,小到个体发展印迹,大到宇宙运行轨迹,究其根源都是一种时间性的活动。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认知坐标,时间限定了事物存在的“状态”,也铺设了事物发展的“通路”。古往今来,对时间的追问,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奥里留·奥古斯丁(1963:242)曾说:“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牛顿时代,因实证科学迅速发展,时间被认为是自在的实体,是绝对且客观的存在;而在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那里,时间被视为一个图式命题,其既包含了范畴的先验形式,又包含了现象的感觉因素,因而作为一种连接范畴和现象的“中介”,实现了知性和感性的结合(汤姆森,2015:22)。

       时间如同穿梭的光影,投射在不同学科那里,总会照亮一些常常被忽视或遗忘的“暗面”。在叙事学这里,时间作为衡量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尺度,早早地便寄居在意义实践的“躯体”里。甚至可以说,因为有了时间的维度与刻度,事物的变化与发展才拥有了一定的“度量”方式和“标识”方案,而所谓的故事与情节,不过是时间“累积”的产物。在经典叙事理论中,故事形成的基础是对情节的有序排列,而时间则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情节组织逻辑,即故事本质上是在“序列”结构中形成的。正如英国小说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2009:74)所指出的,故事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情节则是指这些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大卫·波德维尔和克里斯汀·汤普森(2015:90)将叙事视为发生在特定时间、地点且具有因果关系的一连串事件,并给出了叙事的形成过程:“一个叙事均由一个状况开始,然后根据叙事因果关系的模式引起一系列的变化;最后,产生一个新的状况,给该叙事一个结局。”显然,时间如同一种基础性的逻辑力量,赋予要素一定的组织结构,也赋予意义一种框架图式。正因如此,建立在线性逻辑之上的传统媒介实际上是一种时间性媒介,其特点便是依托时间逻辑来讲述故事。概括而言,经典叙事本质上意味着一种时间叙事,离开时间的向度,要素、意义、结构便失去了基础性的结构力量。相应地,时间叙事意为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或因果逻辑呈现故事发展的叙事形式。

       从经典叙事到数字叙事,叙事的内涵与特征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问题需要综合多种理论视角加以研究,而一种可能的研究进路便是回到原点,即重返叙事学的基础命题——时间,从时间叙事这里寻找答案。如果说数字叙事是对经典叙事的一种超越,那么,这种“超越”首先需要在时间问题上有所“作为”,如突破了原有的线性逻辑,或者改写了传统的因果关系,抑或贡献了新的时间命题,否则,数字叙事的合法性便大打折扣。按照经典叙事学的观点,时间既是一种叙事元素,亦是一种逻辑结构,其之于情节推进和故事形成可谓意义重大。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时间叙事命题在数字媒介这里又会呈现出何种形式与变化?这一问题无疑成为数字叙事研究亟待突破的理论命题。

       基于此,本文立足数字叙事学的理论视角,聚焦于融合新闻这一数字媒介文本,从新闻叙事的问题域出发,重点思考融合新闻的时间叙事形式及语言,即将时间作为一种认识方法,探究时间视角的引入所打开或拓展的叙事学问题以及深层的知识生产问题,尤其是考察原有的时间叙事命题在融合新闻领域呈现的新问题、新特征与新机制。

       一、数字叙事学视野下的时间及时间叙事

       之所以关注数字媒介的时间叙事,主要原因在于:时间是经典叙事学的构成基础,离开时间的认知向度,叙事所依赖的故事、结构、形式都将无从谈起,这是由经典叙事与生俱来的“序列”逻辑决定的。因此,在数字叙事的语境之下重返时间这一古老命题,一方面有助于揭示“时间叙事”这一基础的叙事形式在数字媒介环境下的新形式、新语言、新机制,从而在理论层面推进时间叙事本身的知识生产;另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数字叙事有别于经典叙事的独特内涵,从而在时间维度上拓展数字叙事学的知识谱系。简言之,关注时间叙事的意义,不仅在于时间叙事研究本身的认识论意义,还在于时间之于数字叙事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只有回到经典叙事学,从时间叙事的基本原理出发,才能真正建立数字媒介的时间叙事的问题意识。故事(story)与话语(discourse)始终被视为经典叙事学的两大核心命题:前者关注叙事的内容或素材,后者则关注内容和素材的表现方式(查特曼,2013:5-6)。目前,关于时间叙事的研究,也多从故事与话语的关系入手,分析时间要素在两个层面的作用原理,以揭示故事时间与话语时间的差异(申丹,王亚丽,2010:112)。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时未被加工的原始时间状态,也被称为所指时间;话语时间即叙述时间,是指故事被叙述者加工后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也被称为能指时间。叙事时间的双重性使得叙事作品中的各种“时间畸变”成为可能。法国叙事学理论家热拉尔·热奈特(1990:13)将二者的关系分为三种类型——时序(order)、时距(duration)、频率(frequency)。由于数字媒介携带着与生俱来的超链接、互动性、多模态等特征,数字叙事突破了经典叙事中的时间限制,扩展了时间的多维边界和呈现方式。因此,探讨数字媒介的时间叙事特征及机制,可以从经典叙事学的基本时间命题——时序、时距、频率三个维度寻求突破,以此把握时间命题在数字叙事学领域的“超越”方式。

       时序反映的是叙事作品中讲述故事的时间顺序问题。由于叙述时间是对故事时间的选择、裁剪或编辑,“叙事文本中的叙述时间(话语时间或文本时间)的顺序永远不可能与被叙述时间(故事时间)的顺序完全平行,其中必然存在‘前’与‘后’之间的错置关系”(谭君强,2008:122)。因此,在经典叙事中,叙述时间和故事时间往往存在不协调的状态,即“时间倒错”现象。倒错的时间序列又可以分为闪回(flashback)与闪进(flashforward),二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倒叙(analepsis)和预叙(prolepsis)的实例(查特曼,2013:49)。而在数字叙事中,故事时间与叙述时间拥有了平行“展开”之可能,如移动直播的诞生便实现了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的同步呈现,也打破了“错置”的时间状态。简言之,如果说经典叙事中的时序问题是难以避免的,数字叙事则解决了时序问题的“困扰”,即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之间具有多元结合的可能与潜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