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制定与调适

作 者:

作者简介:
于化民,青岛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山东 青岛 266071)。

原文出处:
史学集刊

内容提要:

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主张,只有付诸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达到改造国家与社会的目的。政策的制定和施行,则是实现两者有机联结的关键环节。在解放战争时期与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最后斗争中,尤其是在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到城市之后,应该怎样看待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当时乃至在革命胜利以后,应该对他们实行什么样的政策和策略,这一问题再次被提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面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和总路线,坚持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根本方针和原则,在实践中积极进行探索和调适,注意纠正“左”的和右的偏向,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正确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体系,并且被载入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对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确定与积极的实践效应,成为中国共产党强大政治领导力的突出表征之一。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24 年 05 期

字号:

       DOI:10.19832/j.cnki.0559-8095.2024.0011

       如何认识和对待民族资产阶级,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各阶段制定路线、政纲和策略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而又棘手的问题。在中国这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里,民族资产阶级的人数并不算多,却是一个有着较大政治能量和社会声量的阶级,是中间势力的主要社会基础。“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这样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的。这是一个历史的特点,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过程中的特点,而为任何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史中所没有的”。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能否足够广泛和强大,与是否能够团结和争取民族资产阶级有着直接的关联。进入解放战争时期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集中表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的矛盾,战争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最终手段。在与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最后斗争中,尤其是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到城市之后,如何看待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当时阶段乃至革命胜利以后对其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和策略,这些问题再次被提到对经营农村根据地已具有丰富经验而较少同民族资产阶级打交道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面前。正确的政策来自创造性的实践。中共中央汲取大革命以来统一战线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从阶级关系最新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精准把握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切实纠正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总结经验,最终形成一整套正确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体系,对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迅速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对某个方面具体政策的考察,而对这些具体政策变化之间的关联及相关政策确定的深层原因,目前的研究则略显薄弱。②本文拟结合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内形势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基本政策的酝酿、调整与定型过程,以及纠正“左”右两种偏向的努力和政策实施的效果,作一较为系统的回顾与解析,从而为认识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全面成熟和强大领导力的形成提供一个别样的观察角度。

       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的民族资产阶级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民族资产阶级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努力团结和争取的阶级。全面内战爆发后,国内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还要不要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处在什么样的政治地位,不仅民族资产阶级中的大部分人心存疑虑,党内一些人的认识也是十分模糊的。然而,中共中央很快对这个问题给出明确的回答,在发起并领导建立反对国民党内战和独裁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时,确定了在政治上团结与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

       (一)人民民主革命应当有民族资产阶级参与

       抗战胜利后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集中表现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矛盾的上升。争取和平与民主、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中国共产党与主要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中间党派继续合作的政治基础。1946年11月,国民党强行召开一党包办的“制宪”国民大会,中国共产党联合民盟等民主党派一起进行抵制。民主建国会、民主促进会等11个党派团体联合发表声明,表明反对伪“国大”和伪“宪法”的立场。为了应对国民党向解放区的大举进攻,中共中央在部署解放区军民积极抵抗的同时,把建立全国范围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纳入通盘战略考虑。11月21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会议上提出:“统一战线是一个基本的问题,无论如何要团结最大多数的人。”要大力加强统一战线工作,不断地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孤立国民党统治集团。“要胜利就要搞好统一战线,就要使我们的人多一些,就要孤立敌人”。③“团结最大多数的人”,既是统一战线不变的宗旨,也是统一战线的力量来源。1947年2月1日,中共中央下达了《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的指示,揭示了正在形成的新的反蒋统一战线的特点。指示说,这个统一战线的组成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在内。“这是一个极其广泛的全民族的统一战线。它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相比较,不但规模同样广大,而且有更加深刻的基础”。④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讨论这个指示时说:这次革命的动力是两条战线,就是解放区和蒋管区的爱国民主运动,而以解放区为主。⑤周恩来则把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称之为“第二战场”。曾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占据重要地位的国民党及其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已经被完全排除在统一战线之外,成为统一战线要打倒的敌人,民族资产阶级则被明确地认定为新的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

       民族资产阶级之所以能够站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一边,是因为他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国民党统治带来的生存威胁。国民党为筹借内战经费,滥发纸币,横征暴敛,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和物价暴涨,民族工商业的生产和经营境况日益窘困。⑥著名民族资本家吴羹梅说:“最近二年来,又因战事蔓延,民生凋零,各地交通阻碍,社会购买力减退,致使工业的市场萎缩,原料的来源不畅,外汇缺少和输入管理又使工业器材、原料的补充困难。恶性通货膨胀更使工业资金经常处于贫血状态,物价的疯狂上涨,尤其影响工业的成本和经营的动荡不稳”,“工业的维持已陷于极困难的境地”。⑦另一位实业界巨擘胡子昂对此也无奈地表示:“现在想卖旧存的钢板来维持开支,可是没有人要,要想折价卖给政府,政府又不收,迫得每月借债度日。”⑧据统计,工商业者一般的资金损失达20%~30%,严重的高达60%甚至70%以上。⑨这不能不令大多数民族资本家倍感失望和忧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