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新时代的高校人才培养,突出体现了治理背景下的育人模式变革,以治理理念激发创新活力,汇聚社会创新资源和要素,育人的体制机制的重新设计以及不断增强的高校治理能力保证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也必然引领大学形态和组织系统的重塑。高校审计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以服务高校治理为宗旨,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教育理念的更新,更是促进教育方式方法的改变。系统性的建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审计质量的高低反映了高校治理水平的高低,它在确保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同时,达到人才培养的治理完善,已成为当前高校育人目标的核心使命。然而高校审计工作的职能弱化一直是存在的,并且结合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参与治理的制度性安排和体系架构仍然是滞后的,在高校治理转型和责任体系重构的新格局下,面对内涵式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校审计工作必须适时进行应变。 二、相关理论研究 审计工作作为高校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存在着必然关联性,陈琴(2020)认为二者在内涵上是互融的,目标上是一致的。高校治理状况和水平制约着审计的发展,审计工作在促进高校治理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安排,邱高松(2016)认为,高校审计要实现其职能定位,需要围绕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和提高办学效益不断开拓审计业务新领域,在开展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的基础上,更要探索审计的创新思路。审计参与高校治理的效用如何,吕东云(2023)认为内部审计的首要任务是帮助高校及早发现问题和风险,确保高质量的教育目标实现。而就审计在推进高校内部治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路径,众多研究也做了有价值的探讨。然而,综合来看,以上研究大多集中于审计参与高校治理的关系、职能、能力的分析,很少从高校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分析。对此,本文从高校治理视角分析审计工作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应发挥的功能。 三、育人范式变革下审计参与高校治理的内在逻辑关系 1.审计目标的指向性 治理不同于管理和控制,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众多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社会创新活力,这种活力也必然带来高校治理过程中育人范式的变革。强调人才的创新性,反映在治理目标上,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下,迫切需要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高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高校治理责任则进一步延伸到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义,治理目标和重点无疑在于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治理的目标和重点决定着审计的方向和内容,审计活动的性质、目标、职能和目的都将服从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从传统财务审计向管理咨询服务的增值型审计转变,其效能在于揭示和反映高校治理进程中的体制障碍和制度性缺陷,在规范权力运行中进一步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 2.审计活动的整体性、关联性 治理体系由决策体系、执行体系和监督体系构成,审计所属的监督体系不仅于监督,而是积极融入决策和执行体系中,由关注微观的执行层面向关注宏观战略的决策层面演进,审计作用也从对经济活动的审查向学校整体发展的评价与咨询的方向拓展,最终有利于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由此看出,审计工作应跳出审计业务的范畴,做好整体规划,在审计过程中运用整体分析揭示问题,为高校内部健康有序运转提供支持。创新教育是高校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立足于整体化、关联性的人才培养工程,从理念到行动、从实施到评价,需要全员参与,覆盖全部教学环节。 3.审计结果的实效性 高校治理结构重在突出权责分配体系的明晰化,如何界定主体责任,则是审计工作参与治理的重要任务。在人才培养方面,教育产出与效果、结果与质量的比较反映出人才培养的状况,对应的是决策体系与执行体系的问题,审计工作则是通过自身职能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最终依据审计结果而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期间,审计工作主要对人才培养进行监督、评价和建议,所涉及的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都是审计的基本任务,重在围绕人才培养的权责分配达到考核和评价的明确化。当然,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其内在逻辑和价值追求,审计成果的利用首先要看高校资源配置对此是否倾斜,其次是看配置效益是否能培养出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在资金和资源使用方面的绩效审计是否到位,从资源利用辐射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效益,即产出的效果性是否真正满足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4.审计效能的增值性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认识,价值增值反映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审计与审计对象也是一种主客体关系,审计工作归根结底是为审计对象服务,虽然它并不直接参与创造价值,但仍然可以通过控制、监督、评价、咨询在完善治理制度和资源有效利用方面达到增值的目的。高校治理的价值属性是在价值认识、价值评价、价值选择以及价值实现中协调好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围绕高校治理形成的能够影响高校发展的相关利益者,越来越更深介入高校治理的各个环节,他们更希望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学校也希望在他们积极参与治理下实现更好发展。从利益关切探求高校治理中所遇到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比较重视的是学校出资者、政府、用人单位及学校自身的利益所求,而恰恰忽视了学生作为高校最重要利益主体的地位。在审计评价中,学生之外的这些群体或个体利益被摆在高校治理的最高位置,审计所发挥的职能作用被用来促进高校经济价值的产出,以及能够给这些利益群体或个体带来更大的利益,但却忽视了治理中最主要的学生主体的利益诉求,那么高校治理偏离人才培养的宗旨也就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