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网络的运作:在互动中互塑 施春宏 随着理论探索和应用分析的逐步深入,构式语法已经发展成为主流语言学理论之一。然而,目前的构式语法研究仍以对具体构式的形义特征及其演变过程的分析为主体,对构式网络尤其是构式联结的研究相对缺乏。基于此,文章讨论构式网络运作的基本原理和机制,以此考察构式网络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进而探索互动构式语法的理论空间。文章在定位构式和构式语法基本属性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将构式网络运作的基本原理概括为形义匹配性、经验适应性、价值调变性三个方面,将构式网络运作的基本机制概括为互动机制、压制机制、反馈机制三种类型。文章着重讨论了构式网络的多重互动方式以及构式创新与发展的根本动力。文章指出,构式网络是在互动互塑中更新迭变,形成动态适应的复杂性系统。构式语法的互动互塑观具有普遍性意义。 《世界汉语教学》,2024.1.11~31 “后现代”城市空间语言 ——语言景观透视 卢德平 陈纪宁 城市空间语言是以空间为语境、以语言景观为载体、以人作为交流主体的语言形态,区别于作为自然语言的口语和书面语,是透视城市空间结构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棱镜。语言景观不仅表征了空间的功能,还表征了城市空间中共存的“现代”和“后现代”两种生活方式。“现代”语言景观通过分类范畴安排空间,“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主要依托于空间的实体性功能服务。“后现代”语言景观通过修辞和多模态符号手段建构空间,其中内蕴的生活方式强调主体的观念和兴趣。两种类型的语言景观并置于城市,表明“现代”和“后现代”生活方式尚未形成明确界限。其中,选择“后现代”生活方式的社会群体总是能够在“现代”语境和“后现代”语境之间反复穿越。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78~86 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翻译的伦理问题 吴美萱 陈宏俊 自然语言处理与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机器翻译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契机。机器翻译作为翻译技术中的重要一环,能够有效助力中国精神的弘扬,在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和融通过程中展现其强有力的工具性作用。然而,从技术伦理视角对翻译技术的发展进行反思可发现:目前在机器翻译的技术层面和“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的应用层面还存在亟需探讨的伦理问题,具体包括算法偏见、数据泄露、语言处理的局限性及对语言发展的消极影响、译者主体性的消解、责任主体的模糊性以及翻译成果的版权争议。聚焦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翻译的伦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伦理规范,有助于应对机器翻译等翻译技术带来的伦理挑战,进而推动信息技术、技术哲学和语言翻译智能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 《外语学刊》,2023.6.13~18 汉语儿童早期应答语的发展 李慧敏 王磊奇 文章运用纵向个案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结合CHILDES转写系统、CLAN程序以及INCA-A系统考察汉语儿童一至三岁期间应答语的发展情况。文章发现,成人引发语为汉语儿童应答语提供了语法结构框架,儿童通过对成人引发语模仿、删除、扩展等句法操作完成应答,同时习得句法结构。成人利用特殊疑问句向儿童询问事物信息,儿童用陈述句回答是成人与三岁前儿童最常用的交流模式。早期成人多采用引起儿童注意的方式引导儿童参与对话。儿童在掌握与成人对话模式的过程中学习与练习的时间是错置的。“成人引发—儿童应答”的互动交流模式对汉语儿童早期应答语的习得具有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研究结论支持基于用法的语言习得理论。“意图解读”技能和“模式探究”技能对于语言习得至关重要。 《当代语言学》,2023.6.917~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