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汉语的演化历史中,动结式(亦称述补式)的产生与发展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形成标志着上古汉语单动词使动用法的衰落,是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学界目前的主流看法是动结式从上古汉语的并列连动式演变而来,但对于动结式的具体产生年代仍存在不少争议,由此形成了先秦说、汉代说、六朝说和唐代说等不同见解(见梁银峰,2006:17-24的梳理),其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连动式的
何时从他动词变为自动词。然而,单纯依赖连动式
的句法性质变化来判定动结式的产生年代并不可靠(姚振武,2013),也无法从根本上解释动结式的形成机制。本文主要探讨从并列连动式到动结式发展过程中涉及的核心偏移及其相应的句法机制,并从中管窥句法系统生成机制的演化。本研究认为,从连动式到动结式发展过程的关键一环在于“融合”是晚于“并入”出现的新型句法操作手段,该操作是在表达丰富性和精细化的语义要求下运算系统对句法生成机制进行调整的结果,它很可能促成了汉语其他句式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从更广泛意义上推动了汉语从动词框架语向卫星框架语的类型转化。 二、关于动结式产生动因的既有研究 学界普遍认为动结式的产生与古汉语使动用法的衰落密切相关,但从大量语料来看,后者并非前者的直接来源。多数学者支持动结式由上古汉语的连动式发展而来的观点(吴福祥,1999;赵长才,2000;冯胜利,2002;帅志嵩,2014;石村广,2016等)。赵长才(2000)提出,上古汉语连动式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形式,广义连动的早期形式是
和
各自带宾语,两者的宾语往往具有相同指称,逐渐通过“而”来连接,形成广义连动的后期形式“
而
”。随着双动共宾结构的大量出现,该形式逐步为不带“而”的狭义连动式取代,而后
从及物动词(或他动词)转变为不及物动词(或自动词),最终形成动结式(表示为VRO)。这一演化过程如下表所示:
从形式上看,狭义连动式与动结式非常相近,二者属于同形异构(石村广,2016:341),前者应是后者的直接来源。两者的差别在于狭义连动式的
仍具有使动用法,与
的地位平等,而动结式的
(即补语R)已从致使他动用法演变为自动用法,与
形成动补关系。多数学者的看法是,判定一个连动式是否已演变为动结式,关键看
是否仍保留使动用法。蒋绍愚(1999:330)指出,“只有断定这些自动词不用作使动,和后面的宾语不构成述宾关系,才能肯定是动结式。” 如果动结式是由上古汉语连动式演变而来,那么原本各自独立且地位平等的
和
缘何能凝固为一个复合动词?目前学界的主流看法认为,动结式产生的原动力是汉代以后兴起的双音节化趋势,即
与
的结合是双音节化驱动的结果(志村良治,1984;石毓智,2002;董秀芳,2011;石村广,2016)。石村广(2016)提出,动结式的产生本质上是古代使动用法从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的历时演变结果,即历史上消失的单音节使动词经过双音化变成了动结式,后者弥补前者消失后在表达体系上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