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课程的变革趋势

作者简介:
靳玉乐,深圳大学教育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浩扬、胡瑜洁、潘淑苹,深圳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深圳 518060)。

原文出处:
中国教育科学

内容提要:

当前人类正处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且动荡的时代,人文主义价值观的萎靡、生态可持续问题的紧迫和信息时代技术浪潮的冲击等多重问题正在加剧全球矛盾与动荡,当下课程难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因此,以变革未来课程为契机,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拯救岌岌可危的地球,势在必行。未来课程以灵活契合性、多元融合性和跨界联合性为特征,立足培养学生的全球素养,使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并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为此,未来课程应逐渐显现出全球视域下的人文化、资源的综合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和创新的智慧化等发展趋势,聚焦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技术的关系,为实现人类社会更好地发展,维护人类共同利益赋予更多新的可能。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4 年 05 期

字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推动世界各国在教育、科学和文化领域开展多种多样的国际合作,从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教育的发展情况就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发布了三份颇具统领性和前瞻性的教育报告,即1979年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96年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以及2015年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这些报告为我们了解全球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供了重要渠道。时过境迁,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为21世纪的主题词之际,人类再次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诸如前所未有的财富增长、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对环境适应和改造能力的大幅提高等。但是,灾难与成功相生相伴,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淡薄、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科学技术难以驾驭等进一步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因素。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22年发布了《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报告,相比之前更加强调人类群体的共性,注重人类命运的可持续未来。同时,报告指出:“要塑造和平、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教育本身必须变革。”①课程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变革是教育变革的主阵地之一。站在面向未来的岔路口上,审思课程的时代境遇,叩问课程变革的方向与路径,是未来教育寻求出路的明智之举。

       一、课程变革的时代境遇

       当前的世界充斥着动荡与不确定性,课程发展与社会变化息息相关,处在如此困境下的课程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人文主义价值观的萎靡、生态可持续问题的紧迫性和信息技术浪潮的冲击等,都在加剧着社会中的冲突与不平等,将我们与他人割裂开。人类迫切需要向未来社会转型,课程将发挥关键作用,课程变革将成为通向未来教育之路的关键所在。然而,要打破当下的僵局,使课程变革更好地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就需要弄清当下课程变革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一)人文主义价值观的萎靡

       随着以共同价值和民主治理为基础的世界秩序受到冲击,个人主义、极权主义与排他性民粹主义的空前弥漫,不仅使我们在个人实现的道路上偏离航道,也将我们与他人之间的距离拉开。世界局势动荡产生的危机使课程发展面临困境,课程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培养价值观的工具,处在当前历史的转折点上,需要什么样的课程变革把世界各国人民联系在一起,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事情。

       21世纪对个人自我实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个人善于分析自己当下所处的环境,也要求能综合运用自身的资源朝自我实现迈进。②自我实现有利于塑造全球性思维,树立自觉承担作为地球公民的职责,为保护地球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然而,巨大的鸿沟伴随着技术快速发展而出现,教育上不断扩大的不平等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只能掌握在少数精英阶级的手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衡逐渐加剧。这种失衡现象使越来越多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没办法得到保障,他们无法迎接未来的挑战。所有人理应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享有优质且多样的教育资源,自我实现的未来可以是多样的,应当重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事与愿违的是,不仅受教育权得不到充分保障,知识与文化共享也受到了阻碍,各地的种族歧视、专制主义与排他主义轻视不同文化的价值,歧视彼此之间的差别,企图利用霸权手段强行消除这种具有创造性的不同与多样。

       拯救岌岌可危的地球单靠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在庞大的地球面前,个人力量显得过于渺小,将所有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才是唯一出路。教育不仅关系到获取技能,还涉及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的价值观,而这是在多样化世界中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③当前的教育将人们往一个极端、自私的方向误导,只重视个人短期功利性的目标成为现在的社会风气,忽视人类之间的团结、关怀和理解。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密不可分,如果不学会相互关怀,我们就无法学会关怀这颗生命之星。

       (二)生态可持续问题的紧迫性

       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始终经历着变化,从最开始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屈从,到“人定胜天”的二元对立,再到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共生理念,人类一直在摸索自己与自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尽管当前人类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自然已经深受破坏,各种生态危机频发,告诫着人类要迅速作出改变,从而能够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在这样的时代境遇下,培养学生适应、缓解、应对和扭转环境破坏的能力是教育的重要命题。为实现这一目的,课程也应该作出相应的改变。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说:“我们必须反思和重新构想课程,使学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看待人类作为地球组成部分的这一地位。”

       美国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谈到,“正义”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自然界本身并不存在正义,但是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取向却存在正义与非正义之分。④这种态度取向决定着人类到底是和自然长期和谐共处,还是只注重眼前短期利益,即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密不可分。然而,现代课程体系的发展深陷“功利主义”的泥潭,“工具理性”极度膨胀,个体情感发展长期处于亏空的状态,造成学生的自由发展和全人培养完全是纸上谈兵。⑤换句话说,现代课程连社会正义的培养都无暇顾及,又何谈生态正义呢?仅仅告诉学生要成为自然的保护者的课程是不够完善的,这种课程并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学会重新平衡自己、平衡人类与生命世界之间的关系,不能帮助学生形成全球素养以及建立全人类观。课程的建构要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框架,将生态道德、环境伦理等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⑥“课程要让我们重新学习该怎样与一颗生机勃勃却遭到破坏的星球互动,忘记人类的傲慢,这种傲慢已经导致了大规模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⑦因此,要使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慢慢了解与地球有关的丰富知识,从而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人类在受损的地球上继续生存和实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