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汉语二语教学最常用的线上教学形式主要有直播、录播、直播录播并用三种(王瑞烽2020),探究直播和录播教学形式的特点、效果及其成因对于教师合理设计线上教学方式、学生更高效地进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有的研究者对不同教学形式进行理论探讨,有的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不同教学形式对汉语二语学习者学习情感、学习效果的影响(崔希亮2020;王瑞烽2020等;史金生、王璐菲2021)。王瑞烽(2020)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线上教学中师生言语交互很重要的留学生占69%。关于师生对不同教学形式的评价,研究发现,留学生更喜欢直播课+录播课的教学模式(史金生、王璐菲2021);学历生最喜欢“异步互动”,语言生最喜欢“同步互动”(徐来等2021)。从师生互动的时间特征上看,直播教学为同步互动,互动师生进行即时的信息输出和接收;录播教学为异步互动,互动师生的信息输出和接收存在时间间隔(Murphy et al.2011)。上述研究都发现了师生对同步互动的直播与异步互动的录播教学之间不同的倾向。教学是由师生通过互动逐步推进的、不同环节构成的系统,那么,在同步和异步互动式教学条件下,师生之间在互动过程的不同环节存在哪些异同?导致其异同的原因是什么?已有的研究通过理论探讨或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了线上不同教学形式之间的异同及师生的选择倾向,为我们了解各种教学形式的特点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但是有效教学的设计与开展还需要来自对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精细分析。 线上教学互动是基于线上环境、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促进的过程:它既是互动的过程,也是通过互动导致的彼此认知、情绪、行为方式发生的改变(罗吴淑婷2020)。了解汉语二语学习者在线上不同互动方式下的学习规律及其原因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而潜在的神经生理机制是对学习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根本因素(冯丽萍2020)。教育神经科学领域运用超扫描技术①为线上线下的互动、教学差异研究提供了脑间同步的神经生物学证据(Jiang et al.2012)。大量的超扫描研究结果表明,人际神经同步(interpersonal neural synchronization,INS)是衡量互动个体间行为协调、认知加工过程一致程度的有效神经指标(Zheng et al.2018;Liu et al.2019;Pan et al.2020;Zheng et al.2020等),社会互动学习进程的流畅性和有效性与脑间同步的程度有关。在超扫描研究领域,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简称近红外)由于较高的时空分辨率和优良的生态效度正成为教学互动研究中最受欢迎的技术工具之一。Zheng et al.(2018)、Liu et al.(2019)等成功使用近红外超扫描技术以母语者为被试进行了教学互动方式研究,发现涉及更多眼神、口型、面部表情等多模态信息和话语轮转行为的交互方式更有利于师生参与互动,也引起更大的INS。其中,Zheng et al.(2018)发现,在数字推理的教与学互动中,演讲式(同步、师生无互动)、互动式(同步、师生有互动)和视频式(异步、师生无互动)三种互动方式下,在右侧颞顶联合区的脑同步增加值存在显著差异,演讲式、互动式的脑同步增加值显著大于视频式,该研究认为这反映了交流过程在视觉和言语信息输入丰富程度上的差异。Pan et al.(2018,2020)等以母语者为被试的研究还发现了整体式与分散式、解释式与支架式等不同教学方式下师生脑同步机制的差异,上述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不同互动方式下的师生脑间同步机制,也为我们深入探讨汉语二语互动式教学的精细过程提供了技术参考。汉语二语教学由于互动师生双方在语言理解、师生互动关系构建、对互动目标的要求等多个层面不同于母语教学,且汉语二语的知识点教学一般按照不同的阶段推进,因此不同互动条件下师生之间在各教学阶段的脑同步机制如何?形成其脑同步机制异同的因素主要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不仅能够丰富教育神经科学领域的师生互动神经机制模型、深化汉语二语互动式教学理论,也可为线上教学的精细化设计与测评提供实证依据。 综上,本研究针对直播与录播两种教学形式,选择直播教学下师生间可同步问答互动,录播教学下教师基于问题进行反馈,即异步互动这两种线上教学方式,以汉语二语熟语的线上互动教学过程为研究内容,使用基于近红外的超扫描技术,通过人际互动的神经指标分析,探究在线上教学环境下,同步、异步两种互动方式间师生脑同步机制的异同,并结合音视频探讨产生不同脑机制的原因。具体来说,本研究将探讨以下问题:师生之间的脑同步是否可以作为探测汉语二语教学中师生互动过程与效果的有效神经标记?不同互动方式下师生间脑同步机制有何异同?导致不同方式下脑同步机制差异的原因为何?基于已有师生互动实证研究成果及汉语二语教学师生互动的特点,我们假设,在汉语二语教学中,脑同步可以作为探测师生互动质量的有效神经标记;不同互动方式下的师生脑同步可能在脑区分布和教学阶段上存在差异。 二、实验研究 2.1 被试 被试包含学生被试与教师被试。学生被试为24名中高级汉语水平二语者(男9名,年龄24.17±3.5岁,汉语学习时长3—6年),未系统学习过汉语惯用语、歇后语(经实验前调查,这些被试的母语中均没有与所教材料类似的内容,因此不限制其母语背景)。其中,中高级汉语水平的界定标准:(1)HSK通过5级或以上,本实验中,HSK5级11名、HSK6级13名;(2)实验前通过汉语二语水平快速测试卷(冯丽萍等2020)对学生进行测试,正确率在60%以上。 借鉴Zheng et al.(2018)、Pan et al.(2020)等研究中的被试选择和分配方式,3名教师被试具有6年国际中文教育学习和实践背景,均为女性,年龄23.93±0.48岁。每名教师随机分配教8名学生,分别进行汉语惯用语、歇后语的同步和异步教学。为排除教师个体差异的影响,实验后分别在两种方式下对3名教师所教学生的学习效果②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教师间个体差异不显著(同步:F(2,21)=1.402,p=0.268;异步:F(2,21)=0.457,p=0.640)。 2.2 实验材料 2.2.1 教学内容材料 根据《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GF0025—2021),汉语熟语中的惯用语与歇后语都是中高等级的学习内容,难度相当且为汉语中的特殊词语,教学中涉及词汇和语法结构、意义等综合内容,因此本研究选取汉语熟语中的惯用语和歇后语为教学内容。控制所选熟语③的结构、类型、字数和组成熟语的各部分词语难度,并通过问卷评定的方式控制其理解难度。这里的理解难度是指熟语整体意义从其构成要素的可推知程度,即看到一个熟语,如果很容易便能从字面义理解或推知出其实际含义,则为理解难度低,反之为理解难度高。问卷使用五度评分法,1分为最容易理解,5分为最难理解。按照评定结果,选取难度在3分左右(2.54—3.33)、评定分值标准差小于1.5的惯用语和歇后语各6个作为实验中的教学和测试材料,其中,惯用语的平均理解难度为2.90分,歇后语的平均理解难度为2.9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