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永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审计处正高级审计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审计、内部控制。

原文出处: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24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近年来,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发展迅速,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加强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在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201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强化了对被审计对象的管理监督,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党的领导,实现审计全覆盖、强化审计结果运用、提升审计信息化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的审计对象是指高校中层干部,通过调查分析,探讨现状与新要求不适应之处,提出审计委员会领导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完善路径。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为深入了解当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开展情况,笔者通过问卷、电话访问、走访的形式调查了某省43所公办高校(其中重点本科院校11所,一般本科院校12所,高职院校20所),发现与审计委员会领导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情况。

      (一)机构设置不适应新时代审计要求

      被调查的43所高校中,有10所高校成立了审计委员会,33所高校未成立审计委员会,其中有不少重点本科院校。《规定》是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之后出台的法规,未成立审计委员会的高校,目前还不能完全依据《规定》要求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利于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43所高校中,有19所没有独立设置审计机构,多数是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机构不独立设置,审计人员身兼数职,开展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大打折扣,审计工作质量难以保障。

      (二)审计内容未满足《规定》的要求

      经济责任审计相比其他专项审计,审计的内容更丰富。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国有资源的管理、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情况为重点来开展。调查发现,目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主要集中在经费预算及使用情况、制度建设及管理情况、资产管理情况、决策程序及效果、个人廉洁情况等方面,对被审计对象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情况,以及对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执行和效果情况涉及较少,审计内容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

      (三)审计评价体系不健全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多样,包括党群系统、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含教辅单位)党政一把手,附属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等,他们的分工存在较大差异。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管理的事项也存在较大差别,需针对不同的审计对象,制定不同的审计方案,健全审计评价体系。调查发现,43所高校中,有13所高校建立了符合自身实际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30所高校未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缺乏定性、定量评价标准,审计质量和审计权威性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在任用领导干部时,部分高校对被审计对象任期内经济责任目标没有进行明确。

      (四)审计范围未能做到全覆盖

      《规定》第十二条明确要求推进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覆盖。调查发现,绝大部分高校对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和院系(含教辅单位)行政一把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比例比较高,对党群系统负责人和院系党委书记(或总支书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比例相对较低,做不到“党政同责、同责同审”。部分高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基本集中在中层换届时,受审计资源制约,只能对部分被审计对象进行审计,不能实现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覆盖。

      (五)“先离后审”问题依然突出

      近年来,高校对经济责任审计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量越来越大。调查发现,43所公办高校中,近三年开展经济责任审计10项以上的有23所,但以任职期间进行审计的只有5所,离任后审计的有11所,任职期间与离任相结合开展审计的有27所,距离以任职期间审计为主的要求仍有差距。“先离后审”情况不利于审计工作有序开展,难以发现审计对象履职中的问题,做不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容易出现带病提拔情况。

      (六)审计结果运用不到位

      调查发现,部分高校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意识不强,审计结果运用不到位,未将审计结果报告及审计整改报告归入被审计对象档案,未将审计结果运用到日常考核管理、干部任免和评先评优等干部制度建设工作中,未将审计结果以适当方式通报或者公告,教职工的监督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七)审计信息化建设滞后

      近年来,高校加强了信息化建设,建立了教学、科研、人事、财务、资产等大数据平台,校园智慧化水平越来越高,这为经济责任审计信息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经调查,目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信息化程度不高,审计人员受知识结构的影响,审计手段比较落后。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多、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审计时间紧,大部分高校因审计信息化建设跟不上学校信息化发展步伐,审计人员时而会遇到入不了门的尴尬局面,从而影响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八)审计队伍建设水平须进一步提高

      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高校审计队伍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审计队伍数量不足。调查发现,43所公办高校中,专职审计人员3人及以下有18所,这些专职审计人员还有不少是工程审计的,真正能从事经济责任审计的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审计力量薄弱。第二,审计队伍素质有待提升。目前高校专职审计人员学财会、审计专业的比较多,懂计算机、法律专业知识的比较少,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加上平时工作任务重,继续教育与交流学习的机会少,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难以满足审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