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促进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的作用机制与实现途径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兆东,霍奕玮,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

原文出处:
财会月刊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24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党的二十大将自然资源管理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之中,提出了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的概念。一方面,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现代化在整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地位;另一方面,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现代化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监督控制系统之一,应当为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通过追踪自然资源管理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审查自然资源管理资金的拨付与使用情况,监督自然资源管理具体行动,预防、揭示、抵御自然资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审计已经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审计的总体环境随着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目标的正式提出发生了变化,审计理论的滞后性限制了审计作用的发挥,如何调整审计方向与方法使其适应这种变化,使审计的活力完全被激发,最终促进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国家审计促进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原因

      (一)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对国家审计监督存在内在需求

      提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和优先级,将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实现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俞可平,2014)。国家治理体系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层面,那么,针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就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起整体和部分相互协同发挥作用的现代化治理体系。自然资源管理系统的重大更新,需要构建一个以完备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思想价值引导和管理依据的现代化自然资源管理结构体系,以建立明确多主体权责范围的协同管理模式和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效用为主要目标,重视各个部分的关系反馈,对具体的自然资源管理手段进行创新和变革,最终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的总目标。

      高质量的自然资源管理主要依靠的是政府的力量,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很多自然资源管理方案的提出和项目的实现都依靠政府拨付资金来支撑,与此同时,各类风险也隐藏于拨付资金的各环节中。国家制定的与自然资源相关的政策在各级政府的落实过程中可能存在不规范的情况,使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与预期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对资源管理投入进行量化以及怎样评价管理后的效果是需要社会公众关注和监督的两大难点。目前的资源管理在规范主要管理行为、合理使用财政金融资金、投标建设工程项目、治理相关企业行为和引进金融产品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一种监督机制来降低自然资源管理的风险,并解决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审计作为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能够完美地胜任这项工作。在审计的监督下,可完善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合理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审查自然资源管理资金的拨付情况,纠正滞后的管理理念,最终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

      (二)国家审计监督能为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国有自然资源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自然资源管理对生态文明建设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这一更高要求被提出。2015年国家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要将所有权和监督权分开,明确每个部门具体负责的事务,整合全国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并赋予所有者职责。党的十九大也对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讨论,在报告中表示要加强对各方权力的约束。在各级政府部门数年的探索和努力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工作已经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但依然存在无法忽略的缺陷。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在划分产权、开发保护、分配利益和监督管理方面形成了较有逻辑却并不完备的体系。从宏观角度来看,以具体种类为单位对自然资源进行管理,会导致负责管理的部门各司其职,使得自然资源信息不集中,完全统一管理规划的格局无法形成。这就容易出现自然资源使用不完全和责任界定不清晰等问题,甚至出现产权所有者和监督管理者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现象,使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赖度降低,从而影响政府公信力。

      受托经济责任是指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经营管理受托经济资源并报告其绩效状况的义务。审计基本理论认为,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的重要条件或首要前提。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其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为国家治理服务(蔡春等,2012)。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的反腐力度进一步加大,旨在创造出党员干部不敢贪腐的政治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审计法》应当更加完善,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也必须进行改革。在维持基本审计制度的同时,《审计法(修正草案)》明确规定国有资源、资产、公共资金和银行机构也必须纳入审计目标。扩大审计范围,提高审计质量,通过“治已病,防未病”的方式强化国家审计以确保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挖掘工作中的细节,不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发现现阶段自然资源管理的不足,厘清缺陷出现的内部逻辑与发展规律,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将公示流程透明化,积极推广宣传优质审计案例,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审计和其他违法违规现象发生,杜绝社会资源浪费(程乃胜,2020)。

      (三)国家审计拥有对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监督的现实条件

      在贯彻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国家审计通过大量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已经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发挥出支撑和保障作用。我国从2015年开始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试点城市的环境状况和自然资源资产丰富度相比试点前改善显著,由此使得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一项常态化审计工作在全国各地开展。查阅《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得出以下数据: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9%,比2021年上升0.4个百分点;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电石综合能耗下降1.6%;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2%;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0.8%;全年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的面积占81.9%;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83万公顷,种草改良面积321万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万平方公里。这些显著成就的实现离不开审计工作的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