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句末“嘛”“呗”看反意外的多声性  

作 者:
陈禹 

作者简介:
陈禹,男,湖北武汉人,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法学、语用学,E-mail:hkchenyu@hust.edu.cn(武汉 430074)。

原文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内容提要:

句末“嘛”“呗”的意义辨析相当困难。两者意义有类似之处,但语感差别明显。目前两者各自的释义方案都不易理解,有些方案甚至互相解释也完全说得通。验证“嘛”“呗”的区别性特征需要有分辨度的对比角度与有统摄力的理论框架。利用构式竞争框架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嘛”在评价类、定性类与反诘类等语境下无法替换成“呗”;“呗”在自行抢答类、必然结论类与轻率敷衍类等语境下无法替换成“嘛”。多声性学说有助于统一把握两者发生直接对立的区别性特征,其交锋的界面在于如何对待多声性:“嘛”肯定多声性,而“呗”否定多声性。根据共现测试与追补测试,我们验证出“嘛”“呗”之间的竞争实质是反意外语气在多声性维度上的分工。两者之所以能够统一于反意外语气,是因为“嘛”“呗”都是依靠反意外的关键特征,通过不同语用策略,最终获取互动交际中的话语权力。以多声性为代表的交互主观性理论学说针对汉语语法具体问题的精细化努力值得借鉴。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24 年 02 期

字号:

      一、引言

      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嘛”和“呗”都有“显而易见”的意义。例如①:

      

      例句中的“简单”“容易”都在“嘛”“呗”小句的高层,意指“嘛”“呗”小句传递的信息是可以轻松获得的。而且如果把“简单”“容易”换成“复杂”“困难”,则跟“嘛”“呗”小句的语气发生抵触。显而易见是两词的共性,即使例(1)(2)中的“嘛”“呗”互换,显而易见的意思依然保留,句子也依然成立。只是互换后语气上存在微妙的差异,以至于在部分例句中,句末表显而易见的“嘛”“呗”互换后,句子反而不成立了。例如:

      

      “嘛”“呗”的语气各有细腻之处,学界对此展开过一系列精彩的讨论。屈承熹(2006:118)指出“嘛”的基本功能是表示事实、保证、劝告②;语用上具有执著功能,意思是说话人希望听话人接受。以上论断影响很大,而且贴合语感,但观察语料可知,“呗”也有表示事实、保证、劝告的功能,在这个层面上,此三者并非“嘛”的区别性特征;执著说很有洞见,因为“呗”似乎无明显要让听话人接受之意。徐晶凝(2007)认为“呗”的语用功能其实是述唯弃责,意为不管听话人接受与否,所言是唯一可能性。述唯弃责说触及非常细腻精妙的语感,是展现“呗”区别性特征非常重要的尝试:无所谓听话人的认同,区别于“嘛”所暗示的听话人应当接受(徐晶凝2008:177)。只不过,唯一可能性为什么导致无所谓听话人的认同?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阐释。而且“呗”的唯一可能性是在哪个层面上?比如例(2)与例(4),何处唯一可能并不容易判断。强星娜(2008)探索“嘛”情绪方面的特点,指出“嘛”附带不满的情绪。郭红(2012)总结为“嘛”侧重说理,“呗”侧重道情。赵春利、石定栩(2015)具体给出“呗”的情感特点:不作为不在乎、不能为无奈何、不屑为不耐烦、不难为不满意。赵春利、杨才英(2016)也将“嘛”的情感特点细分为四类:气愤不满意型、急躁不耐烦型、撒娇不遵从型、无谓不在乎型。情感分类框架囊括了两词的绝大部分用例,不过我们依然希望追问:其中有共通性的几类情感处于哪个场域?呈对立关系的几类情感又交锋于哪个界面?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统摄力的理论框架。崔希亮(2019)、王咸慧(2021)尝试运用信息结构的理论框架对句末“嘛”加以统摄,崔文采用的是主位-述位框架,而王文则是前景-背景框架。信息结构框架的解释力很强,但较为棘手的是,两框架的分析对“呗”也完全适用。更有针对性的理论框架仍有继续寻求的必要。

      前贤时彦的研究成果无疑大大加深我们对“嘛”“呗”的理解。本文希望在此基础之上,明确两者的区别性特征,一方面采用可操作性高的对比手段,验证两词截然分开的特征界面;另一方面运用合适的理论框架,定位区别性特征所共享的统一场域。

      二、“嘛”“呗”的区别性特征:多声性

      构式竞争方法是合适的对比手段。此法不仅可以有效辨析同形异义的构式/词项(陈禹2018b),而且对异形近义的构式/词项有更强的区分能力(陈禹2021b;陈禹、陈晨2022)。简而言之,构式竞争方法是在真实语料中观测对比项目的可替换情况。可替换的语料必须语法上不违背,语义上不违和。然而可替换语料在实操中一般作为剩余处理,不可替换语料才是重点。具体来说,我们先要找出形义方面强制不可互换的语例,再将这些语例分组,归纳出这些组所体现的区别性语境,最后提取对比项目各自区别性语境的核心要素,凝练出截然对立的特征,从而准确切割出区别性特征的交锋界面。因此,构式竞争方法很适合二元近似构式/词项之间的形义描写。

      2.1 句末“嘛”不可替换成“呗”的情况

      我们随机抽样考察了CCL语料库中1000例句末“嘛”的用例,不考虑与“呗”关系较远的话题标记“嘛”与话语标记之中的“嘛”③。我们找出848例不可把“嘛”替换成“呗”的例句,除去过于特殊的语境之外,这些不可替换类按照语例数最多的是评价类、定性类与反诘类,分别占比21.46%、18.63%与11.44%。我们先依次考察这些不可替换类。

      (一)评价类

      评价类指的是“嘛”所在小句的作用纯粹就是评价,表达说话人的态度与情绪。例如:

      

      例(5)是积极评价,例(6)是消极评价,但句末“嘛”都不能换作“呗”。评价类多反映说话人的主观性,“嘛”强化这种主观性,但“呗”在这个意义上与之违和。

      (二)定性类

      定性类一般是判断句或命名句,指的是对事物的性质做出论断或者给出名称。例如:

      

      例(7)是判断句,例(8)是命名句,两者都对前句所指事物加以定性。定性类重在给出新知,说话人的定性不能与已知信息相同。“嘛”符合这种信息要求,“呗”无法满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