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而发展教育又被视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过去的七十余年间,有众多国内外学者对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过实证研究,但迄今未取得一致结果。[1]学者之间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有关教育发展的测量。以往绝大多数研究惯常采用数量指标反映一国的教育发展水平,而近来有学者提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增进人的技能发展而实现的,因此,测量一国教育发展水平应关注教育质量而非数量。[2]二是有关教育对经济影响的动态性。随着发展阶段的跃迁,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通常会发生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亦可能随之发生变化,这使得采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3] 我国即将迈入高收入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要实现从粗放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这一转变急需教育的助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教育对推动强国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在这一背景下,运用翔实的国际数据就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对推动我国教育强国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教育发展究竟能否促进经济长期增长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促进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源泉,而发展教育是增进一国人力资本最为重要的途径。[4]教育可以通过知识传递与技能培养,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与决策效率,鼓励劳动迁移与多元就业,促进知识创新及技术进步和扩散,这些对于提升个人收入与推动宏观经济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5]20世纪70年代,该观点成为一种理论共识,并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重要国际机构和组织所采纳,成为指引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6] 然而,从发展中国家长期的经济增长表现看,符合这一理论共识“铁律”的成功国家案例并不多,“反例”倒不少。譬如,多年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每年平均以超过GDP5%的财力投资于教育,这些国家的小学与初中入学率及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都得到大幅度提升,[7]但经济增长依然乏力,由教育投资所产生的经济“追赶效应”并不明显。再如,20世纪60年代,巴西、阿根廷、智利等拉丁美洲国家,无论是人均收入还是人口教育水平,都高于中国及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按理论预期,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速应高于东亚,而事实恰好相反。[8] 理论共识与经验观察不相一致,学界对此有多种解释。其中,有研究认为,以往国际机构与各国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测量大都采用各级各类教育入学率、国民受教育年限等指标,[9]这些指标的优势在于口径一致、易于获得,其缺点在于它们只能反映一国在教育数量扩张方面的表现,而不能反映一国教育发展的质量。人力资本概念强调的是教育对于人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因此,评价一国教育发展对经济长期增长的作用,不能只看该国教育数量规模扩张了多少,更要看该国的教育发展是否真的促进了人的学习,以及人的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只有将学校教育转化为学生的有效学习与真实技能的提升,才能使得教育发展具有生产性,进而对一国经济长期增长产生持续的内生推动作用。[10] 基于这一理念,近三十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国际机构开始尝试对各国学生认知技能水平进行跟踪测试,包括国际性测试,如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以下简称PISA)、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以下简称TIMSS)等,以及地区性测试,如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第二次和第三次区域比较研究项目(Second/Third Regional Comparative and Explanatory Survey,以下简称SERCE和TERCE)、南非和东非教育质量监测联盟项目(Southern and Eastern Africa Consortium for Monitoring Educational Quality,以下简称SACMEQ)、法语国家教育系统分析项目(Programme d'analyse des systèmes éducatifs de la Confemen,以下简称PASEC)等。这些技能测试覆盖的国家与地区不同,所采用的技能量表与测试设计亦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使得不同测试所取得的认知得分数据不可直接对比。[11]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有一些国外学者致力于采用一定“校准”技术形成国际可比的认知技能数据库,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12]本研究借鉴汉纳谢克(Hanushek,E.A.)、乌斯曼(Woessmann,L.)和安格里斯特(Angrist,N.)等人提出的“校准”技术,[13]将不同国家和地区测试数据合并,形成1960-2020年159个国家和地区可比数据库。本研究以一国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该国教育数量的代理变量,以一国国际可比的学生认知(标准化)平均得分作为该国教育质量的代理变量,就教育数量扩招与教育质量提升对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对不同经济体的异质影响,并立足中国目前发展阶段对统计结果进行讨论。 与之前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本研究期望有三方面突破。一是除认知技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外,进一步分析教育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不同类型经济体的异质影响;二是聚焦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与现实需求,就经济体由中等偏上向高收入的转变过程中认知技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变化,做进一步的分析与讨论;三是利用其他国际可比数据进行对照分析与检验,尽可能保证统计结果的稳健性与因果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