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综合育人价值的教育性实践,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将直接影响劳动育人价值的实现尺度。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劳动教育要“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随后,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在充分发挥传统劳动、传统工艺项目育人功能的同时,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对此,针对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及其新特征,设置现代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拓展与创新内容选择的范围,进而构建出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成为推动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现代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设置的时代趋向:应对劳动形态的新变化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育人价值的教育性实践,课程内容的设置将直接影响劳动育人价值的实现尺度。现代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应直面经济社会生活中劳动形态的新变化,拓展劳动教育课程内容选择的范围,发挥劳动新形态的育人价值,提升其内容体系的时代品质与育人时效性。 1.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应确立劳动形态的分析视角 长期以来,关于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认识与定位存在分歧,或将其等同于劳动作用的对象,或将其定位为劳动技术课。将待加工的自然资源或经过加工的物质原料等劳动作用的对象理解为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实际上误读了劳动对象与劳动教育在内容载体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劳动仅成为生产物质资料或物质财富的活动,劳动教育内涵的丰富性及其形态的多样性便大打折扣。这一思路下,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也将仅限于校内外体力劳动、工农业生产劳动。同时,将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等同于讲授生产原理与工艺过程的劳动技术知识或原理等的劳动技术课,劳动教育成为劳动相关常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这势必忽视了劳动教育的独特性,窄化了劳动教育在树德、强体、育美等方面的综合育人价值。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基于劳动形态的分析视角,对劳动教育的内容选择、设置做出了明确要求,强调不仅应重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还需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可见,该意见明确提出了劳动形态的分析立场,强调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及其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遴选、组织劳动形态。一般而言,劳动形态作为劳动实践的存在样貌,是劳动的目的、资料、对象、工具、方法等要素在特定劳动场域中自组织形成的具有整体性、综合性与实践性的劳动表现形式。《教育大辞典》将劳动形态定义为劳动的表现形态,并从人的劳动能力、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具体结合过程及物化的产品三个视角,分析潜在、流动与凝结三种形态的劳动差异[1]。可见,基于不同的劳动目的或方式,运用不同的劳动资料、工具等,劳动实践就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进而蕴含着不同的育人价值与发展潜能。在此,劳动形态的视角不仅有助于从劳动要素整体性的视野凸显劳动的关系性、综合性,而且为把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独特性提供了新的视野。具体而言,劳动形态从劳动的目的与方式、劳动的工具与资料、劳动的对象与场合等劳动要素相互联系、实践整合、情境摄入的视角,凸显了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实践性与情境性,进而有效避免了将其等同于劳动对象或相关劳动资料等的局限。也就是说,这一分析视角不仅有助于凸显劳动教育的特殊性,也有助于理解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独特性。那么,现代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设置的核心议题便成为如何直面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及其时代特征。 2.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应体现劳动形态的时代变化 当前,人类社会的时代特征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运用,人类劳动实践变革的重要趋势在于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劳动工具,以信息、知识、数字等为劳动资料,逐步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迈进。放眼全球,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正高度依赖信息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信息服务的创新与供给,进而催生出了知识劳动、科技劳动、信息劳动、数字劳动、智能劳动、虚拟劳动等新的劳动形态。这些新形态将劳动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固定流水线式的工业劳动中解脱出来,构成了推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型的核心力量。在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看来,这些以信息劳动、数字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劳动新形态,成为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驱动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性运用正深刻影响、创新社会分工与职业分类,并不断提升劳动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2]。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产业转型、行业升级的新方向与新常态,也成为传统与现代劳动形态相融合的典范。 在我国经济社会产业变革的时代进程中,尤其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各产业之间的重组与融合日益活跃与频繁,正挑战基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建构出的劳动形态格局,也不断催生出新的职业类型与丰富多样的劳动形态。比如,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衍生出休闲农业、农村养生、体验耕作、创意农业、阳台农业、生物农业、智慧农业等一系列呈现跨界形态的新业态,进而推动劳动实践的目的、方式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为核心,格外注重劳动的服务、科技与审美等维度的价值。在此背景下,生产与技术、知识与价值、信息与文化、时间与空间、情感与审美等劳动要件的耦合比任何时代都更加复杂多样[3],服务性劳动、审美性劳动、创新性劳动等正成为经济社会产业变革与新业态中劳动的主要形态。可见,劳动形态所发生的多样化、复合性、复杂性等新变化,意味着对劳动的创造性、数字化、审美性及个性化的要求逐渐增大,对劳动者的综合性劳动素养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综上,劳动形态的新变化表明,劳动成为一项兼具发展性、多样性与复杂性的实践活动。这期间,劳动不仅是体力、脑力的输出,还是信息技术与数字工具嵌入的对象化实践。劳动不仅具有生产性,还体现出创造性、服务性及审美性等多元化、复合性特征。劳动形态的新变化与新特征对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