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基于中国实践的经济史考察

作 者:

作者简介:
焦建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邮箱:jhjiao@xmu.edu.cn;李文溥,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院特聘教授,邮箱:wpli@xmu.edu.cn(厦门 361005)。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辨析了关于中国对外开放起始时间的不同观点,指出关键在于对外开放概念的模糊。本文认为对外开放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概念,是一国市场经济关系在对外经贸领域的延伸,是一国为保障独立市场主体平等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而做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其形成关键是该国经济体存在大量自主从事对外经贸活动的独立市场主体。因此,1978年才是中国从封闭半封闭状态转向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折点。基于此,本文详细梳理了1949年至今中国外贸领域独立市场主体的消灭与再造进程,从经济史角度证实了1978年是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转折点,更证实了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的共生共存关系。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4 年 02 期

字号: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开放与改革并列,共同决定了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并成为我国此后的基本国策,也是这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之一。因此,1978年,是中国从封闭半封闭转向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折点。这一认识,不仅见诸于国家领导的讲话以及中共中央有关决议和文件,①而且也是40年来中国学术界较为普遍的共识。

       然而,对于多年来被视为共识的上述判断,近年来却出现了不同意见:唐闻生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始于一九七八年,但中国开放源头应从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八日中美签署《上海公报》算起”。②江小涓认为,中国自1949年起就始终是对外开放的。③孙玉琴等认为中国的对外开放始于西汉,1949-1978年为封闭与半封闭的有限开放,1972-1978年是对外开放的准备期,1978年后才是自主对外开放,是真正的对外开放。④

       从这些不同意见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开放到底始于何时,不是一个简单的时点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何谓对外开放的理论问题。如果始于1972年,那就意味着,对外开放可以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选择;如果认为中国自1949年起就一直是对外开放的,那意味着中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始终是对外开放的。那么,对外开放不仅与市场经济体制兼容,而且与计划经济体制兼容。如果认为中国的对外开放始于西汉,则更意味着:对外开放是一个相容于任何经济制度的概念。

       进一步讲,以上说法似乎也可以带来如下认识:如果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任何经济制度,不仅都可以,而且都是对外开放的,那么将开放与改革并列,且作为一个时代的特征,就不准确了。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仅仅进行了经济改革,似乎更合理。然而,回顾1978年以来的历史,似乎并非如此。

       有感于此,本文拟从经济理论及经济史的角度对对外开放这一概念进行探讨。

       一、对外贸易与对外开放:概念辨析

       上述关于中国对外开放起始年份的不同看法应是基于学者们对对外开放概念的不同认知。当然,对外开放就广义而言,应当包括一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全面交流,包括商品、资金、技术等经济方面,还有政治、文化、教育、体育、军事等方面,⑤正如有些学者认为,它“绝不是,也不可能只是一个经济概念”;⑥要从发展战略、历史趋势和客观状态三方面内容统一认识,才能理解对外开放作为发展战略的全部内涵。⑦但笔者认为,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其初衷是解决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故其核心内容应是经济层面的。鉴于此,本文对对外开放的理解与探讨仅考虑经济层面的相关内容,即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有学者认为对外开放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把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世界商品经济挂钩,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包括商品市场、货币与资本市场、科技和信息市场、劳务市场)上的各种有利因素和条件,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⑧也有学者认为,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则表现为生产的国际化、国际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政策协调的国际化,以及信息、人员跨国流动的自由化。⑨但笔者认为这些只是对对外开放概念的描述与归纳,或仅是意见和说法,作为社会科学的概念,还需要更严谨的论证。

       首先对对外开放始于1972年、1949年及西汉的观点进行辨析。

       对外开放始于1972年的主张者认为,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美《上海公报》。从此,中国逐步向世界打开了大门。这里所说的,显然不能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对外开放。因为,尼克松访华之后,中国的经济体制及运行方式——不论是国内经济还是对外经贸领域——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即使说“中国开放源头应从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八日中美签署《上海公报》算起”,也值得商榷。一国总统来访甚至两国建立外交关系,能否导致本国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的变化与开放,不是本文的研究内容。但参考一下其他国家的情况,或有启发。英苏建交于1924年、美苏建交于1933年,当时的苏联并未因与英美建交而改变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制。相反,在此期间内,苏联结束了新经济政策,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推行农业集体化,使本国经济全部转入计划经济,各方面的开放与之前相比并无明显进步。对外开放,是一个主权国家自主的政策选择,尽管外因对它不无影响,但从来不是决定因素。

       认为对外开放始于1949年,甚至西汉的观点,是基于1949年或西汉时期,中国就存在与外部世界在商品、资本、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交流。这种看法确实是从经济角度出发的,但仍值得斟酌辨析。

       一个国家是否需要进出口商品、服务,首先是本国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匹配问题。即使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基本上自给自足的家庭农户也存在着部分交换需要。考古学研究指出: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文字尚未诞生的新石器时代,商品交换就在亚洲大陆不同部族之间出现了。在二里头和二里岗早期国家时代,“金属制品的生产和流通也促进了社会复杂化的发展。金属饰品、工具和武器显然在青铜时代受到珍视。贵族阶层对这些物品的需求,导致其对相关资源和贸易路线的控制,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跨地区的交流。”“中华文明并不是孤立演化的。在2000多年前连接古代中国王都和罗马帝国的洲际贸易路线(19世纪以来被称为‘丝绸之路’)被开通之前,中国与其周边地区的交流就已发生了。”⑩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尤其是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以后,世界范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普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