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教学中技术理性与教学情感的分离与融合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福盛,宁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银川 750021);黄一帆,宁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银川 750021)。

原文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内容提要:

教学中的技术理性与教学情感的交互融合,是人工智能时代教学质量保证的基本前提。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学面临着技术摆布下的教学内容难以引发情感共鸣,技术依赖下的教学方法难以创造情感支撑的艺术性,技术控制下的教学互动难以凸显真情实感,技术主导下的教学评价难以体现情感关怀等“情理”分离的态势。其缘由是痴迷于技术对教学内容的知识传输而悬隔情感体验,沉溺于技术对教学方法的效率提升而弱化情感逻辑,迷恋于技术对教学互动的工具革新而漠视情感交流,热衷于技术对教学评价的精确量化而边缘化情感反馈等非理性教学认知行为。采取将认知维度与情感维度深度结合,规范思维与情感思维相互衔接,科学分析与情感交流有机耦合,数据证据与情感反馈科学整合等措施予以融合。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4 年 02 期

字号: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对教学的影响也愈加深刻而广泛。一方面,人工智能的高算力、高自动化、灵敏性及精确性强的优势使师生摆脱了教学中繁重的、低阶性的以及重复的工作,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提升了教学效能,使师生沉浸在智能技术带来的教学便利化和高效化的红利之中。另一方面,也使教学的样态发生了变化,给教学过程中主体间的关系带来了新的面貌。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教学实质上是一种“理性”的计算,它以“理性”的方式,通过形式化、逻辑化、程序化的信息处理实现对教学资源的迅速和海量呈现,以及对学习方式的精准支持,使教学的技术理性价值得到了无与伦比的彰显,为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无限的可能空间。但是,教学既是认识过程,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和伴随过程,是情感和理性的契合,是主体遵循逻辑运算法则进行判断、推理、归纳、演绎的认知过程和主体依据自身好恶体验情绪、态度的情感过程的结合。在教学活动中,技术理性是扎根于教学的实践理性和技术精神,使教学更加科学、便捷、高效,追求教学的“精准度”;教学情感是根源于教学主体生理与心理基础上的自然情感,使教师有意识地关注和洞察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情感理解和关怀,学生也能通过积极的情感反馈回应教师的情感给予,师生的情感在教学中发生共鸣,教学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体现教学的“温暖度”。理性和情感的合二为一,构成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但在智能技术层出不穷,智能应用喧闹无比的当下,人们对此并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相反,各类智能技术在教学中日益深度介入,人们往往陶醉于其带来的便利高效的欢快享受之中,而忘却了这种高效便利背后隐藏的教学内容真空化、教学方法程式化、教学互动失真化、教学评价工具化所造成的情感缺失,也漠视了由此导致的日渐显现的教学情感与技术理性(即“情理”)的分离态势。在此背景下,如何走出技术狂欢带来的“情理”分离的迷雾,在教学中实现技术理性与教学情感的深度融合,切实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当前教学改革中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人工智能时代教学中技术理性与教学情感的分离态势

       法国著名哲学家埃吕尔(Ellul)曾言:“现代人的心灵状态完全受技术价值支配……已被纳入到技术过程之中,并且在其本质上被它改造了。”[1]在教学中同样有此问题。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为了增加和提升学生的认识广度和深度,从越来越多的硬件提供到越来越精细的软件应用,技术对教学活动的介入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被技术支配的窘境。师生之间渐渐缺少了心灵的互动,教学活动处于缺少情感的状态,沦为单纯的信息传输和接受活动,势必出现教学中的“情理”分离。

       (一)技术摆布下的教学内容真空化,难以成为引发情感共鸣的载体

       教学是以知识为载体的认识活动,这种活动不仅涉及知识在师生间的传递和学生新认知的生成,还伴随着情感的交流。“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在土壤里。”[2]相比于传统教学,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具有庞大的知识储备,能够通过强大的数据分析、算法推荐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教学内容,易于向学生呈现满足个性发展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但问题是,这种教学内容看似丰富多样,而由于其实质在于依赖外在的技术呈现和表达知识信息,难以有人际互动的内在情感融入,容易消解教学内容的情感性、价值性和思想性。知识传授实则成为单向度、真空化的重复性活动,知识载体的完整使命就难以完成。这里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一是人工智能具有实时性的特点,能够为学生选择新颖性及前沿性强的教学内容。但与此同时,学生的意识也被卷入技术的“实时”之中,当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求助于智能技术,如拍照搜题、机器翻译、智能答题等,海量的相关信息立即呈现,难以有情感作为选择、判断、解释的依据,学生陷入被动的接受状态,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二是人工智能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准过滤,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但也导致教学资源推送的高度同质化,阻断了异质性思想的生成,造成“信息茧房”效应,使师生在技术依赖中难以逃脱僵化的思维,教学中的灵活性、创造性难以体现。三是人工智能通常是基于已有数据进行学习和模仿,向学生呈现的往往是既定的普适性知识,对于程序性较强的自然学科来说,这种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高效地完成学科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但是对于情境性较强的人文学科来说,这样的教学内容往往缺乏人文化、生活化的气息,知识看似丰富多样,实则冰冷空洞,全面发展的教育效果就难以达到。总之,人工智能所传递的知识并不能作为教学内容的全部。依赖智能技术,师生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感受,知识只会蜕变成脱离生活的教条。这种呈现真空样态的教学内容仅悬停于师生的表层认知中,难以引发师生深刻的情感共鸣。

       (二)技术依赖下的教学方法程式化,难以创造情感支撑的艺术性

       夸美纽斯曾提出,“教学法的含义是教学的艺术”,是“将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无所不包的艺术”[3]。这里需要分清的是,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两者的内在含义并不相同。前者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是回答“如何教的有效”的问题,体现的是程序、规范等科学性表征;后者强调教师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是在“有效”的基础上,回答“如何教的巧妙且富有美感”的问题,体现的是积极、热情等情感性支撑。所以,教学艺术和教学程序的完美结合,才是真正的教学方法。它是基于教师自身的知识经验、学生的个体需求以及具体的教学情境等因素共同创造出来的,能够充分体现教师教学艺术的综合活动,是师生的情感经验和教学智慧的结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技术能够对教学方法进行扩展优化,提升教学方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但是,如果在运用教学技术时缺少教学情感,则会使教学方法落入程式化的窠臼。一方面,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当智能技术走向教学舞台的中央,教学方法的创造性、艺术性被逐渐“抽离”,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智能的算法和程序,教学方法依据智能技术的工具理性思维被设计成简单、线性的工作流程,并逐渐陷入机械化、缺乏创造性的深渊。在这一情况下,教师笃信只要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教学,就会产生预期的教学效果,因而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预设而忽视生成,关注知识性任务而忽略情感性交流,结果沦为了简单性技术路线的执行者和搬运工。另一方面,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虽然智能技术具有精准分析、智能推送、信息挖掘等强大功能,但是智能技术并不能完全理解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文化背景,在教学中难以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实际情况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创造情感支撑的艺术性就难以实现。有教师反映,“信息化教学整体效率不高、耗时耗精力,很多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有效、更高效”[4]。正是源于这种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弱化了师生的情感经验和教学智慧,失却了教学方法中本应具备的艺术性的生动体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