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23)05-0077-06 20世纪后半期以来,文化理论界经历了“空间转向”,产生了一些具有后现代特征的空间理论创新,如詹明信的“超空间”、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等。受此思潮影响,文学空间的研究也引起了中国学界的重视。早在2004年,陆扬即发表了《空间理论和文学空间》一文,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①当前国内外涉及文学空间的研究多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中的空间叙事元素和叙事结构特征分析;二是空间生产和文化研究视域下的文学空间批评。②这些研究涉及文学空间得以产生的文本叙事特点和外部文化因素,都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但它们较少关注的是文学空间建构过程中的另一重要方面,即读者的审美心理。例如在论及文学空间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时,董晓烨认为“要加强对文本的建构空间、读者的认知空间和其他媒介叙事空间的研究”③。 文学作为艺术形式之一,有其特有的空间呈现方式,但文学空间和现实空间显然是有区别的。文学空间是读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并结合文本内容所构建的抽象的知性空间和虚拟空间。因此,读者的阅读和诠释是形成文学空间必不可少的一环。本文通过分析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认知体验、审美经验和情感注入,探讨读者参与文学虚拟空间建构的心理要素及其主要特征,希望能从文艺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为拓展文学空间研究的视野作一初步尝试。 一、读者介入与文学虚拟空间 文学空间的建构离不开读者对文本的介入,它基于文学文本和读者阅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主客观相结合的虚拟空间。文学文本产生后,只提供了虚拟空间的物质基础,尚未完成其空间建构。在读者阅读文本之后,通过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才得以完成。不同读者因其不同的社会背景、心理需求和诠释视角,对同一个文本的空间建构可能是不同的。因此,文学的虚拟空间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主客观融合性和丰富多义性。“文本内的作者意图、读者的意图和文本的意图,所有这些对于开放性的产生和定义都是不可或缺的。”④ 读者在文学意义实现中的重要性早已受到批评界的关注。在20世纪,读者反应批评和接受美学理论聚焦于读者、赋予读者诠释作品的自由。伊瑟尔(Wolfgang Iser)将注意力转向文学文本与读者的关系,强调阅读文学作品的“关键在于作品结构与其接受者之间的相互作用”⑤。伊瑟尔区分了文学作品与文本,并指出作品的位置介于读者和文本之间。斯坦利·费什(Stanley Fish)也认为所有文学作品在某种意义上都不能排除读者的参与。因此文学分析的客体应是读者的阅读体验,而不是文本本身。“文本的客观性是一种‘幻象’”,而“阅读作为一种活动才是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⑥。费什所描述的读者是一种混合类型的读者,他们对文本的阅读和审美千差万别,对文学空间的建构自然也各有不同。但是他们的阅读心理体验具有共通之处,因此可以成为文学研究的分析对象。 在读者反应批评和接受美学之前,持存在主义思想的萨特已明确指出了读者对于文学的重要作用。1947年,萨特(Jean-Paul Sartre)在《什么是文学》中提到艺术的为他性:“精神产品这个既是具体的又是想象出来的客体只有在作者和读者的联合努力下才能出现。”⑦因此,作品在阅读过程中依附于阅读者的主观意图而存在,而作品的存在与读者的需求、意愿、状况、能力等特征相对应。萨特明确指出:“既然创造只能在阅读中得到完成,既然艺术家必须委托另一个人来完成他开始做的事情,既然他只有通过读者的意识才能体会到他对于自己的作品而言是最主要的,因此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项召唤。”⑧可见,作者和作品的地位自不必说,读者也是实现文学意义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文学空间建构的关键一点。 艾布拉姆斯指出,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点:作品、艺术家、世界和欣赏者。为此他设计了一个类似三角形的模型:⑨ 在艾布拉姆斯看来,可以把以往“阐释艺术品本质和价值的种种尝试大体上分为四类,其中三类主要是用作品与另一要素(世界、欣赏者或艺术家)的关系来解释作品,第四类则把作品视为一个自足体孤立起来加以研究”⑩。此处艾布拉姆斯虽然没有特别强调读者的作用,但他分明也同意读者是文学作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和作者一样重要。
刘若愚认为艾布拉姆斯的图式不能涵盖许多中国传统文论,于是提出了一个基于中国传统文论的图式,作为对前者的补充:(11)
该图式反映了中国传统文论对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的认识。它没有将任一要素置于中心来单独与其他要素产生联系,而是描绘了一个整体的动态世界。就读者要素而言,刘若愚的模型指明了读者与宇宙、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进一步突出了读者在接触作品时的能动作用。 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试图通过描述读者与现实世界和文学作品的联系,进一步挖掘读者在文学虚拟空间建构过程中的作用,其初步模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