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1-5558(2023)04-0098-12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18年,笔者主持申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当代神话学的体系建构”获批立项。该项目主要针对并力图纠正中外神话学界大多以古代典籍神话为研究对象,以“向后看”(backward-looking perspective)为主导性研究视角,以对古文献及考古学资料的文本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状况。这一状况固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使得世界神话学学科中弥漫着“崇古”“迷古”的气息,总体上与现代社会有些格格不入。该项目希冀通过对在当代大众流行文化以及文学艺术领域(例如电影、电视、电子游戏、自媒体、遗产旅游、网络文学、传统文学以及雕塑绘画等)中普遍存在的神话的挪用和重构现象的考察和研究,对上述不足和局限予以修正,以更有力促使神话学与当代社会接轨,并由此推进神话学学科体系的创新,建立一门“朝向当下”的当代神话学。 建构当代神话学体系是一项创新之举,那么,如何建立这样一门新学科体系?其框架如何?与以往的传统神话学相比,它应该具有怎样不同的学术立场和追求、研究对象和方法?它是否会如一些学者在该项目的开题论证会和随后的研讨会上所表达的担心那样,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只狭隘地注重当代,而把当代与历史割裂开来? 在随后的近五年时间里,笔者和项目组成员紧密围绕中国神话在当代社会中最频繁出现的场域(包括电子媒介、遗产旅游、文学创作以及视觉艺术)中的挪用和重构,展开了文本分析、田野作业以及网络民族志研究。我们观察神话在当今不同语境和媒介中的表现,思考其自古至今发生的变迁,探索其担负的功能及对当代人的意义。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相关学术成果的陆续发表,笔者对神话的基本观念以及神话学学科的立场和目标也有了诸多新的认识,或者说有了更自觉和更清晰的认识。 简言之,通过主持这一重大项目,笔者认为今天应当进一步打破在世界神话学领域盛行的对远古时代和较单一语言文字媒介的迷恋,自觉地以动态和开放的视角,特别是在整体时间观和流动的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这是建构当代神话学学科体系的根本立场和追求。 二、执着于“向后看”的传统神话学 在人类创造的所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神话学大约算得上是对时间维度最为执着的学科之一: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神话学者将神话视为原始、远古、洪荒时代的文化遗留物,主要研究的是古代文献、考古文物以及现存的土著民族——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一译“马凌诺斯基”)所谓“土著人”或“野蛮人”[1]5-6,雷蒙德·弗思(Raymond Firth)所谓“文明世界以外的原始社会”[2]142——中记录和传诵的神话;眼光向后去追溯这些神话的起源、神祇的原初形貌以及这些神话流传演变的轨迹,是世界神话学的核心内容。因此之故,神话似乎被“封印”在了今天遥不可及的荒古岁月,我们听到的是透过甲骨、岩画、故纸的记录以及原住民的吟诵遥遥传来的、模糊断续而又神秘莫测的古代人的心灵绝唱。在中外神话学界享有较大声誉的三种神话学论著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马昌仪所编《中国神话学百年文论选》,选编了1903-2000年间99位中国学者撰写的“有重要影响的中国神话学研究论文(含神话学专著中能独立成篇的章节)115篇,以期展示出20世纪百年间中国神话学所走过的道路和所取得的学术成就”[3]1。其中最早的是蒋观云发表于1903年的《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最晚的是发表于2000年的四篇论文:冯时的《古代天文与古史传说——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塑遗迹的综合研究》,陈泳超的《舜与音乐的传说研究》,高有鹏的《鲁迅的神话学观》,以及马昌仪的《山海经图:寻找〈山海经〉的另一半》。刘锡诚在该书的序言中十分有见地地指出:“反观百年中国神话学发展史,始终存在着两股并行的学术思潮:一股思潮是西方传来的人类学派神话学的理论和方法,一股思潮是以搜神述异传统为主导的中国传统神话理论和方法……后者在其发展中又分了两个方向或支流:一是把神话作为文学之源和文学形态的文学研究,主要依附于古典文学研究中……二是把神话作为历史或史料的史学研究。”[3]2-3由此可见,尽管在百年中国神话学史上,学者们研究的问题各异,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也各有不同,但是总体而言,以“搜神述异传统为主导的中国传统神话理论和方法”与“西方传来的人类学派神话学的理论和方法”——其特征同样是“取今以证古”,即通过对现存所谓“原始”民族(部落)的神话、信仰及风俗的搜集和考察,去了解并恢复古代神话的面貌,力图由此探寻并重建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历史[4]206-213——大体上均以“向后看”为特色。 第二种神话学论著是美国民俗学者阿兰·邓迪斯(Alan Dundes)所编《西方神话学读本》[5]。此书原名为《神圣叙事:神话理论读本》(Sacred Narrative:Readings in the Theory of Myth),1984年由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收录了22篇由东西方研究者撰写的经典论文,包括威廉·巴斯科姆(William Bascom)的《口头传承的形式:散体叙事》,劳里·杭柯(Lauri Honko)的《神话界定问题》,马林诺夫斯基的《神话在生活中的作用》等。该书中译本的主要译者朝戈金认为,该书“基本上反映了至20世纪80年代西方神话学的前沿性成果,而且它们至今也是许多国家民俗学者一直称道和反复引证的经典性理论文献”[5]6。邓迪斯在其总括性的评论中指出:“从这些神话理论文章的选汇中学者们会发现,在关于什么是神话和如何分析神话问题上是存在着分歧的……19世纪的神话理论家最初将兴趣放在神话起源问题上。一些权威推测神话流行于进化进程中的早期,通常是最初阶段,或者神话是神话时代的原始人试图解释……自然现象的结果……把神话原始形态的历史重建作为目标……20世纪的共时(synchronic)理论……学者们转而考虑神话的结构和功能……强调走到田野去亲历和感受神话吟诵,了解神话对活生生的人们所发挥的影响。”[5]3不过,从收录论文所论述的对象看,所谓“活生生的人们”仍然基本上局限在当代的土著社会,包括美拉尼西亚的特洛布里恩德岛土著、提科皮亚人、肖肖尼印第安人等。其中,功能主义学派的先驱马林诺夫斯基在批评以往“仅限于文本的探讨”的神话研究的局限性时,还明确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