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称修辞的认知拓扑识解:以“指桑骂槐”为例 付正玲 文旭 指称修辞是一种基于语境、表达认知主体主观意向的间接指称方式,通过借助名词丰富的指称潜势,从确定性指称向相对性指称转变,从而实现修辞功能。前人从语义、语用、语境等层面对指称修辞加以解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研究主要停留在揭示“修辞如何实现”这个层面,对“修辞为何能实现”的问题探讨不多。本文以典型的指称修辞——“指桑骂槐”为例,廓清指称修辞的特点与实现方式,并进一步从认知拓扑学的视角探究该修辞现象实现的认知机制,以回答“如何实现”的问题。研究发现,指称修辞具备指称间接性、语境依赖性和内容主观性三个特点,通过变换指称对象、延展指称对象和引入跨域指称对象三种方式得以实现,其认知机制是个体拓扑同化、层级拓扑同化和域间拓扑同化,通过这三种机制搭建起概念间的拓扑通道,从而激活意向的指称对象。文章可为名词研究和修辞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路径。 《当代修辞学》,2023.5.80~87 人格特质与调解话语的人际语用研究 吴杰文 周凌 该研究以电视调解类节目为语料,从人际语用学视角分析和谐-挑战性会话及其微观语境,旨在探究不同人格特质对争执话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不同人格特质的语用表征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影响调解效果。具体而言,调解方表现为理性人格,被调解双方表现为统治性人格和温和性人格。统治性人格抑制人际关系,易激化矛盾,对争执话语的调解起消极作用;温和性人格联结人际关系,易缓和矛盾,对争执话语的调解起积极作用;理性人格协商人际关系,可化解矛盾,对争执话语的调解起助推作用。此外,在动态语境中,调解方的人格特质可以推动被调解方的人格向理性人格转变,从而逐步改善人际关系。不同的语用手段同时又可以反作用于人格状态。本研究从交际的心理维度探讨调解实践,拓宽了人际语用学的研究范围。 《现代外语》,2023.5.597~610 新范式何以成为可能? ——社会翻译学学理基础探究 邢杰 社会学于翻译学而言究竟有何效用?社会翻译学在翻译学中构成新范式的学理基础何在?文章尝试针对上述提问作出探索,内容主要涉及三个层面:社会学与翻译学的问题域、翻译学演迸发展的必然逻辑与翻译学价值目标实现的客观需求。研究发现两个学科的问题域密切相关,翻译学演迸发展必然导向社会学思维,而且借鉴社会学有助于翻译学价值目标的实现,此亦具体体现为三个层面:第一,社会学有助于揭示翻译社会生产过程背后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因素;第二,社会学有助于阐明以译者为代表的系列异质性行动者的互动沟通关系;第三,社会学有助于探索新的翻译实践内容与方式对翻译系统分化与演化发挥的功能与产生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指出,当前深入分析社会翻译学构成的学理基础,将有助于追本溯源、加深认识,以推动后续的创新发展。 《上海翻译》,2023.5.6~11 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三重逻辑 ——从ChatGPT谈起 马瑞祾 梁宇 在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急需从驱动、目标和实践三个层面深刻认识并系统阐释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逻辑理路,以此为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在驱动逻辑层面,国际中文教育受到ChatGPT等智能技术的外在影响,催生了构建更具柔韧性、开放性和适应性数字教育生态的内在诉求。在目标逻辑层面,要以提升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更多知华友华人士为核心,运用数字技术在教学结构、环境、模式、目标四方面实现系统性、深层次创变,坚定“+数字化”的转型方向。在实践逻辑层面,经预测,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多模态学习分析、自适应学习、扩展现实和混合学习空间六项关键技术将全面赋能国际中文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河南大学学报》,2023.5.112~11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