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连续性考察

作 者:
叶坦 

作者简介:
叶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讲席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者”讲座教授(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学术研究

内容提要:

在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中,文明发展的连续性居于首位,不仅因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而且更因其经历了几千年历史发展的证明。迄今为止,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大河中唯一赓续绵延、源远流长的文明形态,其能够数千载一脉相承,必有一以贯之的核心内涵传承延续,也有与时俱进、不断鼎新的新要素持续融进。考察中华文明连续性有各种不同角度或视域,本文重点梳理分析流传千载、跨越时代的“以民为本”理念,并对其发展演进轨迹与治理绩效进行历史考察。这一理念贯穿于中国历代政治治理和经济政策之中,成为创造出灿烂的经济文化并很早发达于世界的重要思想源流,也是近现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民为本”向“一切为了人民”超越升华,“人民至上”成为“以民为本”理念的新境界,这赋予优秀传统理念鲜活的时代内涵。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4 年 01 期

字号:

       众所周知,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等古老文明都先后衰落湮灭,唯有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历数千载时光演进至今,赓续绵延,源远流长。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这有利于系统理解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机理和关联逻辑,有利于深刻阐释文化传承的发展动因及其相互联系,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以民为本”理念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核心要素和生命力所在,通过对亘贯千年的“以民为本”理念及其历史演进轨迹进行梳理和诠释,能够从新视角揭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一、中华文明连续性的特殊地位

       首先,为什么以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作为考察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五大特性时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并非平铺并立,而是有各自要义与逻辑关联的,其中置于首位的就是连续性。这点明了连续性具有特殊地位,其不仅是最为根本和突出的,而且是经过数千年历史发展演进所验证的史实呈现,更是寰宇各大文明相互参照、比较后所凸显的中华文明独有特性。能够直接印证对中国古代—现代—未来进行贯通理解的,就是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数千年来一脉相承,既有其一以贯之的核心内涵传承延续,也有与时俱进、不断鼎新的新要素持续融入。

       其次,如何认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认识或许有多元视域、多种方法和角度,但先要搞清“文明”或构成“文明”的标志性要素是什么。文明构成要素中最主要的有语言文字、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制度沿革、身份认同等。诚然,一个文明的湮灭并非所有要素全部消亡,但主要或大多数文明要素失传或变样就是标志。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体现的就是,中华文明标志性要素的传承与发展。例如,作为文明流传最基本的要素,汉字文化从未中断。尽管有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到隶书、楷书的变迁,有繁体、简体的演进,但汉字的六种构成方式(即“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没有改变。再如,文化传统不曾中断。自先秦诸子百家,儒、墨、道、法各派(儒家为主,亦有变化)的思想主张、价值观念形成的文化传统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忠孝仁爱、舍生取义、诚信守约、自强不息等观念传承延续,姓氏、宗族、习俗、节庆等更是代代相传。外来文化的传入也多受中华本土文化的影响。以宗教信仰为例,本土的道教、汉传的佛教等源远流长,“三教合流”和谐发展,即便是基督教传入也要适应本土斯民的习惯和需要,传教士穿华服、讲汉语,甚至还有的取中国姓名,以便为国人接受。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是促进文明持续发展的助力。制度沿革更是文明传承的重要体现。尽管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王朝更迭,疆域变迁,甚至有少数民族统治时期,但历朝历代都延续传统的治理理念、君臣治道、行政规范等。金戈铁马得天下建立的王朝,也自认是前朝的继承者,为前朝官修史书成为传统,要续朝代“正统”才有统治的合法性。即使在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地方政权仍多沿用前朝名称(如后汉、南唐等),政治谱系理念与文明传承意识根深蒂固。身份认同更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重要标识。中华文明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无论天南海北,我们民族的身份认同都是自觉自愿、代代相传的,一个形象的表述就是“中华民族都有一颗中国心”。直至今天,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不仅在风俗习惯、节庆礼仪、道德意识等方面处处都有体现,而且蕴积成为“中国特色”,乃至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根基和深厚底蕴。我们“共同富裕”的理想,可追溯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史记·七十列传·平津侯主父列传》)等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观,能够在老庄阐发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中找到渊源;如此等等。所谓“中国特色”,正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时代反映。

       最后,中华文明如何实现连续性并历久弥新?这就要理解文明的创新性是连续性的源头活水。中华文明能够历数千载风雨沧桑,拥有强劲的生命力,彰显的是文化特质之“传承”和“创新”的张力。没有绵延不断、代代相传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蕴,文明形态就不可能存续发展数千载;没有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创新机制和制度保障,就不可能为文明发展演进注入源源不断的勃勃生机。传承体现于“法先王”“法三代”等基本理念成为历代治道传统,这在客观上蕴积了“一脉相承”的制度文明底色,并体现于政治治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不断积淀凝聚成中华文明的精神气质,为文明永续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等成为中华文明创新性的经典标识。

       还应当看到,中华文明得以跨越时空、传承演进,离不开其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历史,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共同追求和共同愿望。包容性则体现了中华文明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气质品格。开放包容、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保持文明旺盛生命活力的重要途径。和平性昭示着中华民族尚礼贵和、爱好和平的民族特性。我们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正是这些文明特性,成为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肌理与文明赓续血脉,滋润中华文明从古老到现代直至未来,涵泳进化,生生不息。

       二、“以民为本”的基本理念与制度设计

       中华文明能够历经千载沧桑巨变而弥新,其中蕴含了多种要素和民族特质。其中,最根本的要素之一就是“以民为本”的基本理念,因为这一理念蕴积了十分丰富的内涵,聚集了中华文明的多重核心价值观,是能够涵括相关方面的关键性聚核。它既是文明要素(文化传统、制度沿革等)的汇聚,又是政治治理要求遵循的理念,更是基本经济思想、观念和政策的凝聚。这一理念跨越时空千载延续,既为各家各派的思想家所称颂拓扬,更要求历朝历代为政者秉持践行,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演进,不断创新,并有新的时代内容融入。它是传统时代政治经济不分的历史特性体现,更是在社会经济文化变迁(尤其是市场经济发展)下鲜明地体现时代演进的思想观念反映。“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是已被历史证明的事实,关键是如何解读和诠释更具合理性、科学性和说服力。既不能仅仅以文化谈精神文明,也不能仅仅从经济谈物质文明,而“以民为本”理念是延续至今且不断新进的文明连续性的核心要素之一,可以成为考察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新视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