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审计学科是一门专门研究审计理论和方法、探索审计发展规律、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的社会学科,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审计学科建设不仅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推进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而且为新时代“研究型审计”监督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更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然而现阶段审计的学科建设仍存在学科归属不明、学科定位过低、学科发展不足等问题,已远不能满足审计工作实践、审计理论研究和审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现实需求。理论界为此开展了关于审计学科升级为一级学科的学术探讨,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审计学科究竟应归属于哪种学科门类上。 传统观点认为审计学属于管理学科,审计行为由于横跨了国家政治生活、资本市场运转和企事业内部管理,涉及政治学科、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因此属于大管理学科。其中,政府审计本质上是对公共资源、公共利益的管理,归属于管理学门类更为合理。从学科升级角度看,审计学科与管理学门类的有更多相似性、审计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审计是广义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内容不断拓展且调整起来成本最低等,大多数学者认为审计学应在管理学门类中升级为一级学科。有学者建议由于审计学科建设离不开会计,应当和会计联手申报,共同成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 一种观点提出,审计学属于经济学科,就理论而言,审计是为了切实维护与经济要素相关的全体人民的利益,应归属于解决稀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经济学门类。就历史而言,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与社会生产关系对应不同的审计职能及学科发展需要。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内涵与外延都是为了统治阶级利益的最大化,在本质上并无显著性区别。且管理学本身就是起源于经济学科。就实践而言,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经济资源监督保障,必须进一步优化调整审计职能,并相应扩展审计学科的外延,覆盖全部经济资源领域和社会生产、收入分配等范围,构建更加系统完整的审计学科体系。 另一种观点提出,在法学学科门类下增列审计学一级学科的设想,审计权本质上是一种监督权、执纪执法权,直接服务于国家和组织治理,保障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廉洁性。作为以审计为研究对象的审计学具有与法学门类的直接关联。任何行使国家公权力的行为都是依法治理行为。在法治国家,无论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还是企事业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其内部治理也必须严格依法。基于契约基础的社会中介从业人员如律师、会计师等是市民社会的主体,而市民社会又是现代法治的基础。唯有法学门类才能涵盖审计的三种类型,也唯有法学门类才能合理解释我国的国家审计现象,因此审计学科应属法学学科门类。其中,国家审计的学科属性与学科设置既受到国家审计政治性的影响,又受到国家审计科学研究纲领的影响。政治性是国家审计的本质属性,政治性使其区别于会计理论,技术性又使其独立于政治学学科。 还有一种观点提出,审计学应成为“监督学”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权力的监督是一门科学,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权力监督体系。“监督学”应该成为与经济学和管理学并列的学科门类。从审计产生至今,审计工作的各个层面始终没有离开“监督”这一主线或内核。审计学应当归属于监督学。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审计学应当定位为交叉学科类一级学科。在新设立有交叉学科门类的条件下,应当按照审计的交叉学科属性,将审计定位为交叉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 上述关于审计学科门类归属的探讨都是基于审计学科的某些方面特征来进行理论推演论证,以求逻辑自洽。然而学科是不断演化的产物,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从零碎的状态发展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审计学科体系的形成,是吸收、采纳、辐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多种学科知识与方法的结果,对于审计学科归属的问题需要追本溯源,明晰一些基本问题。例如:审计学科的知识来源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对其他学科有怎样的影响?哪些学科与审计学科的关系紧密?审计学科的相关特征又是如何随着时间变化的?只有在厘清这些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关于审计学科门类归属的探讨才能更加科学。 相对于已有研究,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从审计学科知识流动视角来全面梳理审计学科的成长过程。二是理论方法的创新。根据普赖斯知识增长定律将1982~2022年审计学科知识增长划分为三个阶段,以文献的引用量与被引用量作为知识来源与知识扩散的测度指标,按照帕累托分析法衡量审计与其他学科间的亲疏关系,并运用托尼比彻学科分类方法来测度不同阶段审计的学科特征。由此得出的研究结论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仅有利于把握审计学科研究的重点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也有利于为审计学科的门类归属提供依据。 二、相关理论方法 (一)知识流动:知识来源与知识扩散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65)曾指出“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学科是主体在认识客体的过程中形成的系统有序的知识体系,是知识生产、传播、应用积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学科之间的知识流动是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提和基础。知识流动不仅影响学科的成长,还能透视出学科的成长轨迹。科特莱宁(Kortelainen,2001)将知识来源与知识扩散视为一种过程,既可以是某种观念或经验总结在社会系统中通过特定渠道传播出去,也可以是使用者与创新者互相交流融合的过程。在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文献是最重要的传播方式,学者通过将观点或者经验发表在期刊上形成文献将知识扩散出去。学者通过引用各种文献将不同的知识带入自身的研究领域中,不同的引用文献勾勒出知识来源结构的不同,引用文献的频次多少可以刻画出知识来源的集中度。同理,被引用文献则代表学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多大程度上被其他人认可并使用,被不同学科的引用代表其扩散范围,被引用文献的频次代表知识扩散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