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计划:新中国轻工业的路径转变  

作 者:
赵晋 

作者简介:
赵晋,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上海 200241)。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内容提要:

作为中国轻工业的典型代表,火柴业在近代史上曾多次面临生产过剩、产销失衡的局面。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决心彻底解决这个历史难题。自1950年6月全国火柴工业会议至1958年“大跃进”运动结束,国家为根治火柴业产销失衡进行了种种努力。但是,令人费解的是,火柴行业的生产过剩、产销失衡状况却并未随着计划体制的建立而终结,反而长期存在。这既同政府的产业政策、地方利益诉求有关,亦与行业布局、生产要素的地域分配密切相关。火柴业的案例清晰表明,同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比,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央计划在很大程度上需妥协于地方“计划”,制度安排往往要让步于政策设计。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更易走上市场化道路的重要原因。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23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23)05-0011-13

      自1949年建政伊始,生产的盲目性及由此导致的生产过剩,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对从旧中国走来的私营企业特质的一项基本判断。《人民日报》断言,“资本主义的生产是盲目的,半殖民地的中国自不能例外。……战争的割据更助长了这种盲目的无政府状态之畸形发展。”这构成了私营经济理应接受改造的依据,因为盲目生产“将是中国生产力之极大的浪费。”①另一方面,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和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最终目标,又要求私营企业迟早要走上政府计划产销的轨道。

      那么,对于自晚清以来便已形成的,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众多轻工产业,新政府是如何逐次推进,并最终实现“计划产销”的?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根植于所谓自由市场和旧中国通胀基础上的“产销失衡”问题,是否得到了彻底的根治呢?

      一般认为,1949至1957年是新中国计划经济从准备条件到基本形成的阶段,为1958年到1978年完整形态的计划经济阶段奠定了基础。②进入“完整形态计划经济阶段”后,政府“计划”管理的思路和方式,深受建国头七年探索和实践的影响。③因此,对1949至1957年间轻工行业走向计划产销的历程及个中“计划”成效的考察,是理解中国计划经济的有效途径。学界有关中国计划经济模式的探讨已有许多,秦晖认为同西方世界认为的“福利社会加科学主义”迥然相异,中国计划经济“更多的是带有传统农民战争色彩的‘无计划的命令经济’。具有‘既无市场也无计划’的特点。”④杨小凯注意到中国计划体制中,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关系,特别是分级所有的企业体系形成制度并在政治运动中得以强化,使得中央计划难以推行,反而有助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⑤薛暮桥注意到三大改造完成后政府部门之间,特别是工业和商业部门间不协调的一面,这集中体现在工厂生产与市场需求的脱节。⑥

      尽管前人已注意到中国计划经济的不彻底性和矛盾性,但笔者仍感困惑,中央的产销计划制订与地方执行之间、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与地方之间、政府工业部门与商业部门之间,产生分歧甚至矛盾的缘由在哪里?特别是,较为基础性的经济因素是什么?地方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中央的制度设计与计划安排的?中央计划屡次妥协于地方的原因是什么?另外,1950年代新民主主义时期“计划管理”的尝试,对后续“完整形态的计划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从而塑造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总体来看,前人的研究更多是宏观层面的观察和判断,深入中观层面的行业和微观层面企业的动态考察则较为缺乏。中国计划经济同苏、东国家不同的原因,能否从产业行业和企业的角度,获得一些新的发现和启示?

      有鉴于此,本文选取火柴工业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考察重点放在上海。选择火柴业的理由在于,火柴是家家户户的必需品,特别在广大农村地区,生火做饭、点灯照明都离不开火柴。火柴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和机械化程度低,高度依赖手工劳作,集中体现着近代以来中国大多数轻工产业的特点。⑦更重要的是,火柴行业“盲目生产、跌价竞销”的“无政府状态”尤其严重,因此在1950年便开始了有计划的产销,1954年初更早早成为国家首批全部包销的“计划类产品”。⑧选择上海的原因在于,一来,上海是近代中国火柴工业的中心,诞生了大中华火柴公司这样可与火柴业强国瑞典和日本的企业相抗衡的中国最大的火柴企业,也产生过以大中华为主导的覆盖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的火柴业国货联营组织,有效遏制了瑞典和日本火柴业在中国的扩张。⑨二来,1949年以后,上海火柴工业在生产方式、流通状况、市场规模、原料结构等方面的变化最为显著。⑩更重要的是,自建政伊始,上海便成为中国火柴业产销问题最大和生产最为过剩的地区。政府解决上海火柴业产销困难的过程,便是实践计划产销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几年里,政府实施计划管理的努力、成效、问题与历史影响。

      一、1950年火柴业的困境与计划产销的启动

      (一)“计划产销”的缘起:火柴业的困境

      新中国初期,中国火柴业进入严冬,步履维艰,原因是“近年来的盲目发展与增产,以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火柴的生产过剩。各地火柴同业互争市场,跌价倾销,更不可避免的引起滞销亏本,停工歇业。”(11)之所以“生产过剩”,首先同行业特点有关。火柴产品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低,行业门槛不高,容易出现“遍地开花”的景象。1930年代刘鸿生决心建立火柴业联营社,主要目的即杜绝或减少此类情况的涌现。事实上,在国民政府的扶持下,也曾起到过明显成效。(12)1949年解放伊始,各地竞相设厂、产品过剩的一幕再度上演(13),构成威胁火柴业生存的致命因素。“全国火柴目前消耗量仅为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14)“大家患了贫血症,火柴一做出来,不管到本不到本,就纷纷削价竞销、脱货求现。”(15)

      解放后各地火柴厂纷纷建立,还同地方政府出于经济恢复和财政需求而推动扶持有关。(16)另一方面,也由于新政府对火柴的产业定位。在主管部门看来,火柴产品系危险品,其运输过程有危险性,适宜就地供应,属“地方性工业”。这助推了各地争相设厂。(1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