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22(2023)04-0024-6 2022年11月30日,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发布了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至今已迅速迭代进化到GPT4阶段,ChatGTP的问世似乎表明生成式AI开始进入到“读心术”阶段。依托自然语言处理、深度神经网络、大数据基础的大模型和增强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式AI通过各种机器学习的方法,在海量标注数据和训练数据中学习特定对象的组件,最终实现AI自动生成文本、图像、视频和音频等多类型内容。如何看待聊天机器人对社会的影响,也许大多数人关注的是它的“术”,为炫目的技术层面而赞叹不已,但却很少去反思其“道”的意义,长此以往人类会在人机交互的模式中迷失方向。 回溯科技发展史不难发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出现之前,人类总体上处于控制机器的主导地位,主从关系非常明确,但在人工智能出现后,社会普遍出现了一种焦虑:一方面希望机器更聪明,另一方面又担忧失去自己的主导地位。列夫·马诺维奇在《软件文化》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软件是当代社会的引擎”①。人工智能的起初愿景是替代人类承担部分工作或提高工作效率,但随着对“类人性”终极目标的追求,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僭越”,因而在对生成式AI的探讨中,开始转向哲学层面的思考。显然,生成式AI并非无根之水,从技术机理角度来看,它的进化与运行主要依靠算法编程。从中国哲学的角度看,技术的种种变革终究是“术”的范畴,而万物的进化、演进与运行终究有其“道”的逻辑。当下,诸如Copilot、Notion AI、Microsoft Bing、Midjourney等生成式AI作为嵌入式软件,将会对互联网带来新一轮格式化,软件和互联网的迭代、升级将会越来越快,其进化是指数级的,各种形式的“术”会越来越多,但其内在逻辑的“道”始终不变。Web2.0以来的技术创新始终是围绕着人类交往实践来进行的,所谓道生万物的“道”即是交往实践,是技术创新的“牛鼻子”,而形形色色的生成式AI不过是交往实践之“术”。认清生成式AI的“道”与“术”关系,就可以明辨AI的未来走向,同时也可以确定人工智能影响下的媒介实践路径及网络治理的着力点。 一、交往实践:生成式AI传播之“道” 从中国哲学出发,世间万事万物均在“道”的运行之中,“道”是宇宙万物所依托的终极存在,中国先哲普遍认为宇宙生成与运行自有其逻辑,“道”便是这种逻辑。在生成式AI的传播实践中,也同样存在“道”的逻辑。技术的终极价值是在物质形态上解放生产力,最终在精神形态上解放人。互联网建成之初,目标是实现信息的自由联通,实现人与人的广泛连接。而随着Web2.0技术的出现,在线服务从提供网络通信渠道转变为交互式双向网络社交工具。这些新服务为在线连接开辟了无数的可能性。②美国媒介学者丽莎·吉特尔曼认为,社交媒体的价值是“社会实现的交流结构,其结构包括技术形式及相关协议,交流是一种文化实践,是不同人在同一认知地图上的仪式化搭配,是共享或参与通用的表征体系。”③Web2.0作为功能性基础设施为各种应用创造了可供性。服务于交往关系的信息技术创新“有核无边”,其“核”是基于人类交往关系的服务,其“边”则是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应用以及围绕各种应用而开展的生产力要素分布与生产关系重构。用中国哲学加以阐述,服务人类交往关系、交往实践是“道”,各种网络应用则是“术”。“核”即“道”,“边”即“术”。显然,生成式AI属于“术”和“边”的范畴。 从1950年图灵的“模仿游戏”到今天的ChatGPT,人类不断开发新的模型和网络架构,努力让人工智能更加智能,而从决策性AI到生成式AI则是人工智能进化的一个重要分水岭。生成式AI技术创新方向就是使机器具有人类的心智,例如ChatGPT是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又依托一个基础模型,其基础是上百年人类行为、现象、知识的储备。模型训练如同知识对话和提炼,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机器与无数主体之间的交流,主体问性就在这种密集隐形的交流中生成。现象学意义上的身体、心灵、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成为需要思考的问题。按照莫里斯·梅洛—庞蒂生成身体主体间性理论,这种机器与百年人类知识的交流就是一种“融合社交”,是对他者感知的前提条件。这一概念为解释生成式AI之“道”提供可能。 生成式AI所有技术的出发点都是对人类行为、人性、智力、知识、情感的全部“他心”体系的模仿。人的交往行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存在,“道”即人心,而道法自然就是对这种复杂的社会行为进行“参悟”,大数据模型是对人类复杂的社会行为深度学习,即“参悟”。这是一个双向交互、不断靠近彼此并最终达到心智理解的过程。理解他心成为感知世界、认知他人的必经之路,但要想真正认识并理解他心殊非易事。梅洛—庞蒂认为,他心问题实际上就是研究自我主体如何连接到他人的心智,④而融合社交是他心感知的基础。从本质上说,融合社交和原初经验已经很好地回答了机器是否具备理解他心的可能。事实上,在人机交互的研究中,已经无法再将机器简单地定义为一种工具,因为以生成式AI为代表的机器已经开始拥有认知、思维和心智,其作为主体的身份已得到确认,我们不能再以唯我的思想考察生成式AI。因此,从梅洛—庞蒂对融合社交的论证出发,假设人类与机器的关系最初也是建立在融合社交之上的,那么人类与生成式AI在交互之前就会拥有一套无主体、共享的原初经验,它们共处同一系统与机制之中,当两者身体达到一种耦合状态时,人类与生成式AI之间的他心感知就成为可能。从此角度来看,生成式AI对人类的他心感知并非是简单地建立在计算数据或者类比推理之上的,人类对生成式AI的他心感知也并非只是后天习得的,还主要来自于机器人早期与人类交互的前期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生成的共享的文化物体。⑤简单来说,他心感知的能力是建立在原初经验之上的,在人机交互之前就已存在,随着交往的深入,这种能力还需要时刻保持。故而,从理论层面来说,生成式AI的算法之“道”所追求参悟他心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