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大系统”的运行机制与治理逻辑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国深,男,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郭剑峰,男,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研究生(福建 厦门 361005)。

原文出处:
台湾研究集刊

内容提要:

“两岸大系统”是一套以社会结构功能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系统—结构—功能—角色”为建构逻辑的分析框架,旨在重新检视两岸关系的运行机制与治理逻辑。一方面,“两岸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向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次级系统不断分化的过程,也是大陆和台湾两个子系统边界不断模糊、消弭的融合过程,折射出国家统一的长期性、艰巨性与必然性。另一方面,“两岸大系统”的治理逻辑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治理主体结构因两岸公权力内部的纵向分工与两岸民间社会的融合发展而走向多元化;二是“元治理”范式贯穿于两岸子系统之间的合作行为模式以及“大陆子系统”内部的央地行为模式之中;三是渐进式的治理节奏展现出中央对台治理的稳定性、连续性与灵活性。


期刊代号:D424
分类名称:台、港、澳研究
复印期号:2023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590(2023)02-0019-14

       近年来,两岸关系进入“分殊发展”的新模式。①一方面,由于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公权力合作的政治基础丧失、协作机制停摆,政治关系遭遇极大的困难;另一方面,两岸民间交流合作的基本面依然强劲,在社会、文教、人员往来等方面呈现出规模扩大、渠道拓展的发展态势,两岸经贸依存度也在持续提升。2022年,在疫情冲击下,两岸进出口贸易额仍高达3,196.83亿美元。其中,大陆从台湾进口2,380.9亿美元,大陆向台湾出口815.9亿美元,台湾对大陆出超高达1,565亿美元。正是由于两岸关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造成部分民众就大陆单方面对台让利感到不理解,甚至在网络上引发了“是否应该终止ECFA”的争议,认为惠台政策已成为“‘台独’势力嚣张的经济基础”。②面对舆论压力,大陆方面依旧旗帜鲜明地推动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进程,不仅从中央到地方持续出台了一系列惠台利民的政策措施,并且继续落实在ECFA框架内实施协定税率。因此,如何理解和把握大陆惠台政策背后的治理逻辑,是国家统一进程中亟待探讨的重要问题。

       围绕大陆的惠台政策,前序研究多以新功能主义的外溢效应为理论基础、以发展促统一为主要路径,分析惠台政策与经济红利是如何溢出至社会、政治等领域并产生认同和情感上的亲近效果。③但是,这一基于欧盟一体化实践的物质主义外溢逻辑在两岸关系层面的适用性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有学者就指出,“经济让利尤其是经济互赖会减弱两岸对抗和冲突的可能性,也可能增进彼此的了解,但很难有效影响认同”。④应当说,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固然有助于国家和平统一的进程,但其实际功能尚未被准确认知,因此才会被过度放大甚至导致了民众的误解。事实上,不论是经济关系还是政治关系,都是两岸关系整体结构中的一部分,有其各自的价值作用以及功能限域。推进国家完全统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进行考察,才能描绘出一幅反映两岸关系发展全貌的真实图景,并从中发现中央对台治理的逻辑与策略。由此,本文借鉴基于系统论的结构功能主义,为进一步检视两岸关系的运行机制与治理逻辑,提供一个更具整体性和解释力的分析框架。

       一、社会结构功能主义的适用与拓展

       “结构—功能”分析被引入并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后,形成了诸多各具特色的研究范式。本文主要以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社会结构功能主义为理论基础,尝试在两岸关系层面加以应用与拓展。

       (一)社会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概述

       其一,任何社会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系统组成,而系统又是由相互依存、功能互赖的子系统所组成。社会系统是一个基于行为者互动的体系,并由具有不同功能的多层的次级系统所组成,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⑤就广义的社会系统而言,其由四个次级系统所组成,分别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托管模式系统。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执行各自不同的功能,以维持整个社会系统的运行。越是现代化的社会,分化的层次就越细。社会的进化首先是结构的分化,结构的分化表现为承担着多种功能的单一结构类型向各自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结构类型的转化。因此,各个次级系统的运转和功能发挥情况,不仅关系到整体社会系统的稳定和均衡,也是社会进化和目标进程的测量指标。

       其二,广义社会系统中的四个次级系统承担着各自不同的功能,以满足整体系统的基本功能需求。帕森斯将其称为交换模型,也就是AGIL模型。⑥其中,A(Adaptation)即适应功能,指的是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生存需要而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所需资源,并在系统内部进行合理分配;G(Goal Attainment)即目标达成功能,指确定系统目标之间的主次关系,调动并引导系统内部的资源和力量加以实现;I(Integration)即整合功能,也就是协调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使系统成为一个具有功能的整体;L(Latency)即潜护功能,特指维持系统内部的共同价值体系,消除内部个体的紧张与张力。在广义的社会系统中,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托管模式系统分别承担着AGIL模型的四类功能。

       其三,行动者是社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帕森斯将研究社会系统的结构视为研究秩序的问题,因为秩序是结构的本质,而结构则是由行动者在某一情境中彼此互动所形成的。换言之,社会系统也是一种行动者进行互动的系统,而行动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则构成了社会系统的一种基本结构。由于社会系统中的行动者需要通过一定的身份与社会产生联系,角色因此成为社会的结构单位之一,“位置—角色”是稳定互动模式的基本分析单位。具体而言,“位置”指的是行动者在这个社会系统中所处的结构性方位,而“角色”则表现为一种社会对处于这个位置的行动者之行为的期待。因此,社会互动的实质就是一系列具有不同“位置—角色”规定性的行动者之间的关系表现形式。⑦

相关文章: